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看了《红楼梦》以后,林黛玉那多愁善感、清高孤傲、尖酸刻薄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会想:假如林黛玉生活在今天,那会是怎样的呢?林黛玉出身于豪门,这意味着她有用不完的钱,身边什么物质都不缺。这样,会有很多人想巴结她。她有天仙般的美貌,她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走在  相似文献   

2.
黛玉     
9月18日 雨 看了《红楼梦》以后,林黛玉那多愁善感、清高孤傲、尖酸刻薄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会想:假如林黛玉生活在今天,那会是怎样的呢?林黛玉出身于豪门,这意味着她有用不完的钱,身边什么物质都不缺。这样,会有很多人想巴结她。她有天仙般的美貌,她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相似文献   

3.
看了《红楼梦》以后,林黛玉那多愁善感、清高孤傲、尖酸刻薄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会想:假如林黛玉生活在今天,那会是怎样的呢?林黛玉出身于名门,身边什么物质都不缺。这样,会有很多人想巴结她。她有天仙般的美貌,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走在街上,回头率肯定是百分之百,也肯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林黛玉是塑造最为成功的典型人物之一。众多的读者总指责黛玉"小心眼"、"敏感"、"孤傲"等,这实在是对作者一番苦心的莫大误会。作者要以这种性格来描写黛玉的自尊自爱,写黛玉的叛逆。这种性格与林黛玉所处的特殊的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她的这种性格,又使她在贾府之中茕茕孑立,形只影单,一步步失掉人心。她的多愁善感更让她愁肠百结,心中的郁闷不能排解,直至最后眼泪也没有了,可以说是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看了《红楼梦》以后,林黛玉那多愁善感、清高孤傲、尖酸刻薄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会想:假如林黛玉生活在今天,那会是怎样的呢?林黛玉出身豪门,这意味着她有用不完的钱,身边什么都不缺。她拥有天仙般的美貌,每天都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走在街上,回头率百分之一百,肯定会有很多帅哥问她要QQ号和手机号。但她多愁善感,动不动就流眼泪,虽然有时真的很烦,但我想也会有人喜欢这种柔弱型,会想要为她擦掉眼泪。以她的美貌,肯定可以去当明星。如果她当了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计量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林黛玉诗词词频和动词词频的统计分析,来解读和阐释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力图呈现出一个立体化和多样化的黛玉形象。结果表明:林黛玉的诗词中与"花"相关的词很多,并且多使用情感消极的词汇,这也印证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敏感自卑的性格。考察林黛玉动作动词时,发现在林黛玉的性格中还具有男子化的一面,这和普通的贵族少女迥然不同,也是以往研究所忽略之处。  相似文献   

7.
王雪梅 《文教资料》2009,(22):24-26
林黛玉宽厚善良,却又尖酸刻薄;聪明幽默,却又敏感多疑;才华横溢,却又孤苦无助;自尊高傲,却又脆弱自卑.这些复杂、矛盾的性格导致林黛玉的人生悲剧.本文探讨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性格本质及其性格成因.  相似文献   

8.
个性黛玉     
"心胸狭窄,多愁善感,尖酸刻薄,小心眼儿",这是许多人对林黛玉的总体评价.我虽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但我却一如既往地喜欢林黛玉,喜欢她那份卓尔不群的独特个性. 黛玉不如宝钗稳重,不像湘云活泼,没有探春精明;但她有另外一种在那个时代、社会的女孩中不可多见的风韵,她的性灵似水、她的清高孤傲,她的冰清玉洁、她的叛逆与追求、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  相似文献   

9.
开健 《现代语文》2009,(7):74-7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林黛玉这个绝美且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书香门第的出生和良好一的家庭教育使她心地善良,为人纯朴,但幼年丧母,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变得异常敏感、自尊、自卑和脆弱,但她又总是与封建阶级格格不入,表现出其性格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李丽雪 《少年月刊》2013,(12):18-18
看了《红楼梦》以后,林黛玉那多愁善感、清离孤傲、尖酸刻薄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会想:假如林黛玉生活在今天,那会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1.
刘姥姥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两个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虽然在身份、地位上她们都有天壤之别,将二人相提并论显得有些不着调,但细细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性格上有值得比较之处。刘姥姥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劳动人民谦近随和、朴实善良、积极乐观、宅心仁厚的性格特点,她察言观色、风趣幽默而又阅历丰富、世故圆滑,是洞晓人生的智者;而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尖酸刻薄、直率任性,她与众不同,将理想的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意义,是理想与爱情的化身。她们各自的性格决定了她们最终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艺术形象,以情为主,不甚关心俗事,有强烈的自我情结,自尊优越而又自卑敏感。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她对贾宝玉的一往情深,却遭到了无情扼杀,导致"泪尽而逝"。《红楼梦》是林黛玉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以及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得到了林黛玉悲情一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薛欢 《学周刊C版》2014,(2):222-222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艺术形象.以情为主.不甚关心俗事.有强烈的自我情结.自尊优越而又自卑敏感。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她对贾宝玉的一往情深,却遭到了无情扼杀,导致“泪尽而逝”。《红楼梦》是林黛玉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以及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得到了林黛玉悲情一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红楼梦》人物形象的画廊里,林黛玉是作者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也是作者倾注感情最多的一个人物。对林黛玉,新旧红学家们早有种种肯定或否定的评说,红学发展到今天,否定林黛玉的论者已经很少见了,任情率性,清高孤傲,单纯坦诚,执著地追求自主的人格和美好的人生理想,是当代红学研究者们对林黛玉形象的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在有些人的眼中,林黛玉却是不可爱的。作家刘绍棠在《十读红楼》一文中就提到当年他们同宿舍的人从婚姻的角度来谈《红楼梦》中的女性,有喜欢王熙凤的,有喜欢薛宝钗的,却没有一  相似文献   

15.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多才多艺、清高敏感、年轻的贵族少女,但她的内心也淤积着精神困惑.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是位非常出色的演员,却也最终抛开了亿万家资,选择了皈依佛门.二人现实的精神苦痛和对生命归宿的选择,使笔者认识到:林黛玉和陈晓旭的生活命运并不是个案,在任何社会里,精神困惑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学会人格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6.
大观园的另一个叛逆者是林黛玉。林黛玉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也是由她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生活道路决定的。林黛玉的家庭也是侯门贵族,世宦之家,十分富有。因父母无子,黛玉便受宠如“掌上明珠”。如果不是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母相继去世,黛玉很可能被培养成一个标准的封建阶级淑女。 黛玉童年的欢乐是很短暂的。母亲病故后,贾母可怜这个孤女,把她接到贾府,使她陷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当初受宠环境下形成的孤傲心理,在新的、寄人篱下的环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抵触,促成了黛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刚到贾府时,贾母对她也是“万般怜爱”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论及她们的性格成因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的背景不同。薛宝钗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故知书达礼,端庄大方;相比较而言,林黛玉就缺少这样的环境,寄人篱下,因此,孤傲叛逆、无视礼法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8.
黎小力 《现代语文》2010,(4):124-125
林黛玉纤弱多姿、生性多疑的性格可谓人人皆知,但那是林黛玉外在的行为性格,其实她心地单纯。本文拟通过关注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异常举动解读她的内心世界,真实地认识林黛玉形象。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中,全身充满诗的灵性,是黛玉有异于众姐妹的个性特征之一。而她的任性任情,不矫饰,不屈从,孤标傲世,敏感而自尊的性格,正是因为融合在她那敏感的诗人气质里,得到了悲剧美的升华,从而具有了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在大观园里,林黛玉是第一个要从诗中觅...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用诗宣泄痛苦和悲愤,用诗抒发欢乐与爱情,更用诗表示抗议和叛逆。通过分析林黛玉所作的诗词,可以看出作为她生命主旋律的叛逆性格、她迫于不幸身世遭遇及恶劣环境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她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以及天真笃实、待人宽厚、处事谨慎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