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或来信,咨询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拿家里的钱,或买零食,或玩游戏机。孩子的这种行为会不会发展为偷窃?该怎样制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一位山东家长来信说:“……我的儿子正上初一,特别爱玩游戏机,家里不给他钱,他就偷家里的钱。现在,他已拿过3次了,第一次我们批评了他,没打他。第二次我们打了他。可没多久,他又第三次偷拿家里的钱。最可恨的是一次偷拿同学的40元,我们痛打了他一顿。我们为这事儿特别着急,每次批评他、打他,他却说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请问孩子偷拿家中的钱去玩,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家里养了两只虎皮鹦鹉,一只黄色的,一只绿色的。儿子平时没有玩伴,这鸟儿便成了他在家中的好伙伴。儿子对它们照顾得可细致呢。天天除了喂食、喂水,还不时把它们放出笼外自由活动。有时他还与鸟儿对话。向鸟儿诉说内心的不满。有一次,我听见儿子这样对鸟儿说:“看你们,多自由呀!整天就是吃吃玩玩,叉不要写字,又不要弹琴,我可没有你们那么舒服呀。”有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信奉这么一条:你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诚信的人,那么,父母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诚信的空间。因此,儿子从小时候起,就知道家里的东西都放在哪儿,包括我和先生的钱。因为我们对他的信任,儿子从不会随便拿家里的一分钱!可是有一天,我发现放在抽屉里的钱少了一百多元,问先生,先生不知道。难道是儿子?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但家  相似文献   

4.
谈到消费习惯,可能许多朋友想:不就是怎么花钱吗?是的,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花钱。记得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开始,我和丈夫就开始锻炼他帮助家里购买一些东西。一般我们告诉他买什么,然后给他与所购东西需要差不多的钱。一天,我们让儿子去买面包,儿子回来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地下超市的面包是4块6,地上的商店同一种面包是5块2,他买的是地下超市的。听他这么一讲,我们心里直乐:儿子真不错,还挺知道节约的,因此马上就表扬了他。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用特别为几分钱或几角钱计较,但我们鼓励他有这样的习惯。儿子现在已经…  相似文献   

5.
教学案例 那天,我们教学的课文是毕淑敏的《学会看病》。这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儿子找药,而是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故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者对这件事描写得极为朴实细致,几乎所有的文字都由语言和心理描写构成。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时期,魏朝东清河太守叫房景伯,字长晖。他的母亲崔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各种经书,在景伯很小的时候,就亲自教他读书。因此,房景伯从小就知情达理,孝敬父母。房景伯在任清河太守时,有一位叫贝邱的母亲,她有个儿子,很不孝敬她。贝邱忍无可忍,就到官府控告他的儿子。房景伯听了那位母亲的诉说,又气愤又难过。他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母亲崔氏,问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个不孝敬老人的儿子。崔氏想了想,对房景伯说:“你不要太难过,你不是从小就很孝敬我吗?你去把他母子请到家里来,让那儿子亲眼看看你是怎样孝敬我的,他会…  相似文献   

7.
韩素静 《班主任》2009,(11):47-47
参加暑期教师培训的第一天,我把无人照看的儿子独自锁在家里。尽管我再三叮嘱他好好写作业,没想到,只半天的功夫,他就打碎一只花瓶,摔坏一架风扇,新买的沙发也被弄得墨迹斑斑。我气不打一处来,可看着儿子一脸的惶恐,又不忍心责备他。于是,我和儿子商量,让他陪我一起去上课,  相似文献   

8.
信任的力量     
儿子放暑假了。用我的话说,就是彻底"放羊了"。将这么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独自扔在家里,我还真不放心。每天上班前,我都会要求他将当天完成的作业写在一张纸上,并严肃交代: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好好做作业,等我下班回来可是要检查的!虽说安排了任务,儿子不至于在家里没事干,但是我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没人看着,这小子  相似文献   

9.
儿子今年6岁,上幼儿园大班。他小小年纪,花钱却是大手大脚。去年春节,趁着手中有压岁钱,他独自上街买了二百多元的玩具。我和他爸惊得目瞪口呆,赶紧把他剩余的压岁钱收缴“国库”。可这小子并没有吸取教训。自己手头没钱了,就盯上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了。经常闹着要他们给他买这买那,似乎存心和我们作对,还总是挑着价钱高的买。老人们往往经不住他的软硬兼施,会悄悄满足他的要求。结果儿子的“胃口”越来越大了。暑假里,我和他爸决定让儿子来当“账房先生”,让他参与家庭理财,全面了解家里的收支情况,试一试能否借此改掉他乱花钱的毛病。…  相似文献   

10.
儿子9岁那年冬天,丈夫突发急病住进了医院。偏偏独生儿子也正赶上期末考,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我只让儿子在丈夫住院初期去看过一次,之后就再不让他去医院。可儿子周围又没有可托付的人,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留他独自在家里,自己生火做饭、上学、收拾屋子、喂鸡……大事小情一律自理当起了家。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 您好!我们是一个双职工家庭,有个10岁的男孩,现在上小学三年级。暑期马上到了,让孩子干什么呢?这是一个让我们很头疼的事情。去年暑期的时候,儿子太小,我们不敢让他出去玩,就把他关在家里。他在家里没什么事干,就整天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没想到,开学后,儿子就嚷着看不清黑板,一检查,眼睛近视很厉害。矫正视力前前后后花了1000多元钱,最后,孩子还得戴副眼镜上课。  相似文献   

12.
儿子升入高中的第三天,回到家中告诉我“我们班新来了一个插班生,住在咱们家前面的小区,我们俩放学可以一起走。”“好哇!”放学路上有个同伴,一直是我们所希望的。儿子又有些神秘地对我说“他是个富哥。”看我不明白,儿子详细地告诉我:“他家是大款,他妈妈是经理,爸爸是老板,他舅舅、叔叔都在他爸爸的厂里干活。”这让我有些意外,虽然如今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 但我们还没有这么近距离地与一个富翁相处,他肯定会对儿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父亲经商有道,事业有成,交际广泛。他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希望他能子承父业。一天,父亲带儿子到郊区游玩,希望儿子能够看到居住在那里的穷人们的生活,并因此明白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有多么宝贵,知道自己是多么幸福。他们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里借住了一天一夜。结束旅行回到家里  相似文献   

14.
独自在家因为离姥姥家不算太远,所以一般节假日加班,我都会安排儿子去姥姥家,很少让他独自在家。从上五年级开始,儿子有点独立意识了,有事宁愿留在自己家里。记得记者节那天,单位组织活动,我照例想让他去姥姥家。儿子有点不情愿地嚷嚷:“我们鼓号队活动六点半才放学,再跑到姥姥家就7点了,8点多钟您再去接我,多折腾人呀!我自己在家等您吧,我爸7点多钟就下班了。”我想想也是,里外就半小时的空档。  相似文献   

15.
宋国有一个富人,拥有万顷良田,家中歌伎成千。真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他有一个儿子,名叫“万人宠”,而这个富人叫“只疼儿”,可想而知,儿子在家中的地位! 一天,下大雨把富人家的墙给淋坏了。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偷窃!”邻居家的老人也这么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儿子聪明,而怀疑是老人偷的。于是富  相似文献   

16.
春节,我带儿子回老家过年,这是他出生以后第一次回乡下。儿子对乡村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连在我们看来最辛苦的差事——大扫除,他都自告奋勇地要求参加。于是我们便给他派了一个较为轻松的活儿:帮爷爷整理家中的老物件。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案例那天,我们教学的课文是毕淑敏的《学会看病》。这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儿子找药,而是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故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者对这件事描写得极为朴实细致,几乎所有的文字都由语言和心理描写构成。怎么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这份苦心呢?我选择了两个突破点:一是儿子去医院之前与妈妈的对话,二是对母亲的语  相似文献   

18.
春节,我带儿子回老家过年,这是他出生以后第一次回乡下。儿子对乡村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连在我们看来最辛苦的差事——大扫除,他都自告奋勇地要求参加。于是我们便给他派了一个较为轻松的活儿:帮爷爷整理家中的老物件。  相似文献   

19.
空手道考试     
<正> 有了第一个孩子后,我向自己保证,绝不能做一位一意孤行的家长,而要成为一名很有耐心、很善解人意的妈妈。五年之后,我的儿子就要去考空手道黄带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大事儿——尤其对我而言。我和儿子一同练习那些我认为可能考到的方方面面,一练就是一整天。但儿子只是个五岁的孩子,他并不把这事儿看得很严肃,因为有"妈妈"在努力帮他。他一直都在玩耍,不认真练习,我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三个月前,11岁的儿子央求我给他买一本《小读者》,我说:“家里书柜里有那么多书,你还有那么多报纸……”“求求你了,给我买一本吧,哪怕以后我不吃汉堡。”看着儿子那双期盼的眼睛,我虽不十分情愿,还是答应了他。谁知这本外表不起眼的《小读者》给我们平静的家庭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有一天我休息,计划整理一下房间,目光落在儿子痴心看了好几天的《小读者》上,“我倒要看看,究竟有什么好东西能让儿子为此放弃他喜欢的汉堡?”心里想着,便翻开了封面。第一篇是《三袋杂色米的故事》,我一下子就被感人的故事吸引住了,竟独自一个人站在房间里拿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