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学习者在接触语言材料后,对其进行过滤与加工,经检测、监控,输出新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需要、态度和情感状态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决定语言过滤的多少,影响语言学习的速度和质量.焦虑,作为一个情感变因,对语言内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学生的焦虑越小,习得的效果越好;焦虑越大,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也越多.  相似文献   

2.
焦虑情绪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心理变化的过程。它不仅受英语本身语言特点、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影响,还受学生的语言天赋、认知能力等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就情感因素而言,其中焦虑情绪是影响英语学习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这种影响更大,因为口语被人们普遍认为最能促使学习者产生焦虑。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其所“浸泡”的语言信息中并将其完全吸收,其原因就在于情感过滤。进一步认清焦虑因素对英语口语的影响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会对英语教学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张洁茹 《宁夏教育》2010,(11):43-43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障碍说认为,如果学习者目标明确、学习动力高、自信心强、焦虑适度,情感障碍就弱,反之,情感障碍就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障碍过强,语言输入就不易进入人大脑同有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进而影响语言习得。此文以英语学习为例,就如何降低学习者的情感障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言习得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习得理论的重大突破在于研究者从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及规律出发,把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情感因素摆到重要位置,使学习者个人心理、情感状态受到重视。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中的输入语假释和情感过滤假释,对母语习得模式和外语学习模式之间差异、文化和语用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以及学习过程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比较,为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采取的改革措施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人们一直颇重视认知,而对情感的研究相对较少。事实上,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易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其作用决不亚于认知因素对语言学习所起的作用。本文试从情感因素的四个方面:动机、焦虑、内向和向外及移情来探讨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的能发挥学生最大潜能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克拉申指出习得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产生的 ,学习者注重的是语言的意思 ;而学习是当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的形式时产生的。自然顺序假释表明学习者学习语法规则时习得顺序是可以预测的 ,基本上按照一个相同的顺序。监控假释是说“监控”是学习者用来编辑语言的运用 ,是用“学习”来的知识 ,修正和作用于“习得”生成的知识。输入语假释强调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习得语言是很有帮助的。只有学习者获得的可理解输入略超过现有水平时“习得”才会发生 ,即获得了“i+ 1”水平的输入。情感过滤假释涉及的是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水平。这些因素会影响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语学习的效果不仅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也涉及到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为外语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融和图像、声音和文字为一体的多元教学环境,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焦虑,激发了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可以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肯定了第二语言教学中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作用,情感因素的内涵及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机助语言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情感因素是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因素。积极、自信、放松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语言习得;反之,消极、压抑、焦虑的情绪会阻碍语言习得。本文从介绍情感因素入手,借助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分析情感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强调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对于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改进教学效果方面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海燕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66+150-66,150
情感过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情感过滤程度的高低往往决定着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为基础,阐述了在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保持适当焦虑,从而将情感过滤降到最低点,成功实现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0.
杨建花 《教学月刊》2003,(10):34-36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 ,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或态度 (如动机、自信心、焦虑 )介入语言习得的过程 ,直接影响语言习得所必须的输入。学生在最佳情感条件下 ,如动机强烈、自信心强、学习者个人焦虑程度适中 ,最容易产生真正的语言习得。可见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以输入与互动假设为理论依据的任务型教学 ,提倡学生学习情绪的最优化。其教学方法 ,主张人人参与、小组合作、体验成功 ;在教学内容上 ,主张以有意义的、符合学生需要的、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生活事…  相似文献   

11.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介入到语言的习得过程,它们犹如一道屏障使得学习者不能完全吸收和内化所接触的知识,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阻碍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全部运用于交际中。这种障碍叫做“情感过滤”,也就是说,语言输入不能完全作用于语言习得机制(LAD),而是要经过这个屏障。  相似文献   

12.
不少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一个人的学习成绩,部分取决于他的智力、记忆力、分析能力与评估能力,这些因素称为认知变因。但除此之外,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情绪、个人性格等也会影响学习成绩,这些称为情感变因。Krashen(198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第二条件也强调指出只有当学习者的心理障碍小时才能充分接受输入的语言材料。他认为学习动机、自信心和是否焦虑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Dulay和Burt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提出了“社会情感过滤”假设。“情感过滤”是指在语言学习过…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在情感过滤学说中提出,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输入并不是全部吸收,学习者的动机、学习语言的态度、自信心、忧虑程度等各种心理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筛选。他提出一切语言的输入只有通过情感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习得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  相似文献   

14.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外语学习焦虑作为情感因素之一,其程度的高低与学习者的性别有一定联系,并且焦虑程度的性别差异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呈现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男女性别、个性类型的差异性和语言熟练程度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提高基础阶段女性学习者的外语歧义容忍度,正确引导男女性别学习者的考试心理,有利于降低外语学习焦虑,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情感主要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而学习者听力习得又是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该假说来提高听力外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则是我们外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在课堂教学活动环节中如何具体运用这一理论、降低学习者情感过滤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其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16.
从第二语言习得看外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输入、输出及语言环境和情感因素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变量,如何在外语课堂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这些促进语言习得的变量,一直为外语教学实践者所关注。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环境来看,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支持和鼓励交际性的、适宜发展的和反馈丰富信息的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环境会促进外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主要由语言的输入、语言的输出、语言环境和情感因素这些变量决定,而合作学习的应用恰恰为语言习得提供了这些重要的变量。  相似文献   

17.
傅旻 《青海教育》2014,(6):52-52
焦虑是影响人们习得知识与语言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促进性焦虑能促使学习者挑战学习任务并取得成功;退缩性焦虑使学习者逃避学习任务而失败。本文以4~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学习过程中不同焦虑因素和焦虑程度的对比实验,分析这些因素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而为促进儿童学习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策略、环境等外部因素之外,学习者自身的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其中的语言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之一。本文对语言焦虑的类型、特征及产生原因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减轻和克服外语学习焦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的体验哲学语言认知观对外语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教育者要充分研究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认识到语言的习得具有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即学习者语言的习得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个人经历、家庭和教育背景、社会环境无一不对其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因此,语言习得是一个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体验的过程。同时,外语教学也要结合学习者所生存的环境,将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在情感过滤假说、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下,在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和讨论学习模式等实践证明下,二语习得情感视域下网络学习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情感视域下,网络上的二语习得也有它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网络习得对设施的要求、学习者对网络的焦虑、网络学习的计划和任务设计、网络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网络组织者的参与和网络学习的质量监控等方面都对学习者的情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