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沉默是金?     
《新闻世界》2007,(12):41
沉默是金,是我们传统的处世哲学。习惯上,沉默往往被智者认为是有智慧的表现。可是,我们也会发现,沉默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冷漠,是一种胆怯。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选择了沉默;当有人需要帮助时,我们选择了沉默;当有人非法攫取国家和他人利益时,我们还是选择了沉默。沉默也许是一种冷静的哲学,沉默也许是一种隐忍的哲学,沉默也许是一种冷漠的哲学。  相似文献   

2.
李成贵 《新闻前哨》2006,(11):30-30
言论的点子,实际上是一种引导,是一种启示,是一种意向。对于作,是引发其写作冲动的动力;对于读,则是引人人胜的“诱饵”。也许可以说,点子是与章的题目有着紧密联系而又不完全一致的一种感觉,一种可以意会而又不溢于言表的存在于章中的一个“影子”,是作表达论题(主旨)的一种角度。有些言论的点子一看题目,就让人拍案叫绝;有些言论的点子是读完了才让人感到。  相似文献   

3.
大宋初年,民间流通的货币有两种,一种是官银,另一种是陕西制造的铁钱。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爱,叫关心;有一种爱,叫怜悯;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奉献。然而.不仅仅是这些——  相似文献   

5.
记得有这么一句名言:“人的两种魅力最可贵,一种是知识的魅力,一种是人格的魅力。”我觉得它们在茂松身上,都能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6.
第六期《新闻与写作》内容不错!有保存价值,尤其是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组记者写的报道,不仅有可读性,而且是历史的见证。另外我认为,赵丕杰《一种花能说姹紫嫣红吗》的观点不正确,一种花不等于一种颜色的花,有些花确实是有多种颜色的,比如罂粟,  相似文献   

7.
李莹莹 《新闻世界》2014,(3):204-205
形式主义研究法是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种,是研究文学理论派别之一。形式主义学派通过“反常化”这一核心概念来强调文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反常化”理论主张文学创作要破除陈旧观念,跳出惯常思维,以一种反常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提倡的是一种创新精神。这不仅仅适用于文学,同样也适用于新闻报道,特别是传媒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的新闻报道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8.
电视外宣节日,就是面向国外观众制作播出的电视节目,其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华人、华侨,一种是外国人。电视外宣节目的播出,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内上星,海外落地,就像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另一种是把节目送到国外,通过国外有线电视网络播出节目,就像中国黄河电视台的美国斯科拉有线电视网。小同的对象,不同的传播方式,决定了电视外宣节目不同于一般电视节目的特质和要求,必须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李晓东 《大观周刊》2011,(13):119-119,117
对于“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从80年代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儒教是教”说,另一种是儒学“隐宗教或泛宗教”说。本文试从两种观点反映的问题入手,分析儒学的宗教性特质。并以此特点出发,结合社会现实,探索了几条儒家复兴的途径。一是,儒学宗教化道路;二是,作为文化,为现代人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既是组织者的一种思考,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既是一种战略,同时也是一种战术,既是一种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从2002年起,我们提出报纸宣传“亮点工程”口号,用策划使报纸出新出彩出精品。所谓“亮点工程”,即值班总编辑每月值班时必须保证报纸有一至两个具有创意性的策划,且策划能使报纸出新出彩出精品。近三年里,我们先后成功策划了“马年六论”、  相似文献   

11.
《出版视野》2005,(4):44-44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相似文献   

12.
邢旭东 《新闻界》2006,(5):94-95
所谓网络电视,就是利用互联网作为传输网络,以互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电影、电视、动漫等多种类型的视频节目。网络电视的接受终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电脑,一种是视频手机,还有一种是加装了IP机顶盒的电视机。上海文广和上海电信近期合作推出的IPTV就是网络电视的一种,采用的是“宽带互联网”+“机顶盒”+“电视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偶得二则     
一、文章境界一说 写文章是不是有一种境界,想来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何谓境界?“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这是境界之一种,写的是景色和景象。由此引伸,所谓文章的境界,也大致就是这么一种可以外显和感受的东西,是一种内在于文字组合的景色和景象:可能比较抽象,但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有些东西放弃很容易,想再拥有就很难,比如友谊,爱情,还有电视栏目。放弃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主动的放弃应该算得上是一种积极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再拥有。而被动盲目的放弃是一种倒退,一种损失。  相似文献   

15.
责任编辑工作的核心是什么  什么是编辑工作核心,这个问题争论很久,现在已形成一种倾向性看法,就是创意和把关。何谓“创意”,创意就是立意。就是一种构思,一种设想。也有人称之为“开发”,或者“策划”“设计”。总之,是在调查研究,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或者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意向,想法……。这种创意是每一本书,每一期杂志,在问世以前,萌发于编辑头脑中的一种潜在活动,逐步形成为方案、计划等,它从无到有,从无形到有形,是逐步发展,逐步形成,逐步成熟的。说到“把关”,可以说编辑工作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把关。如…  相似文献   

16.
于清贫中读闲书崔英时下人读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把读书作为谋生手段,与补鞋、磨剪子的手艺并无二致;第二种是把读书当作一种职业,像一位公务员一样尽职尽责完成自己份内的事;第三种是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把书看作自己的朋友。前者实在是可悲无奈,后者才是...  相似文献   

17.
记者和学者     
记者和学者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这样的命题:记者有三种,一种是新闻型记者,一种是文学型记者,一种是学者型记者。而且说,在现代化建设时期,尤其应该提倡做学者型记者。这种说法似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我认为,应该提倡做学者型记者。学者型记者,无非是提倡记...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最活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实践活动形成的一种审美意象,它可以影射到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心理表现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表达形式,它贯穿于人类的各类化实践活动中。同样,典型传播作为一种倾向性的化传播活动,其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传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机制与人才的造就焦琳机制是一种组织机构,一种运转体系。一种机制造就一种人才。主持人机制是主持人成长的外部环境,它影响到主持人的选拔标准、角色定位以及主持人的形象和生命力。一、主持人机制的几种模式随着电台直播节目的开通,节目结构和队伍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杨国平 《河北广播》2004,(1):51-51,50
有人把广播新闻的终审看作是一个程序,一种签字的权利。其实它不仅仅是一个程序,一种权利,它更是一种责任。所以,新闻终审责任重大,把关必须坚持“四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