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16年多的历程,股票在投资者的资产构成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作为一般投资者,其获得信息的主渠道就是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有投资者形象地说,证券报道,成了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
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16年多的历程,股票在投资者的资产构成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作为一般投资者,其获得信息的主渠道就是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有投资者形象地说,证券报道,成了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中挂牌成立。中国股市由此高起点地迈出了它的第一步。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向了成熟。沪深两市的A股股票已超过1千只,中国股民的数量已经超过4千万。证券已经成为老百姓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庞大的股民队伍是证券投资服务的一个巨大市场,理所当然成为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潜在的受众群。各媒体纷纷开办证券节目或栏目,以争取更多的听众资源和市场效益。中国广播人以高度的市场敏感及时把握先机,率先走出了第一步,开办了广播证券节目。  相似文献   

4.
刘霖 《青年记者》2001,(1):30-31
1992年后,我国证券市场在改革的大环境下迅猛发展,人们对相关知识、信息的需求也迅速膨胀,于是,专业证券报道应运而生。在短短七八年内,我国诞生了十多家全国性专业报刊,现在凡是有影响的媒体,也大都辟有证券栏目或版面,证券报道发展之快令人瞩目。本文试从大众传播角度,对我国的证券报道做些分析。一、我国证券报道概述我国的证券报道起步于九十年代初,一开始,受“姓社姓资”问题困扰,“股票新闻”公开报道很少。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打消了新闻工作者的顾虑,1993年,《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权威报纸相继问世,随后一些地方性证券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证券  相似文献   

5.
一、电视财经节目的巨大市场电视节目市场的大小取决于收视群体的大小,而决定电视财经节目市场大小的因素,主要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数量。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沪深股市有效账户数已达近1.34亿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后.中国的证券市场,特别是股市.已经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准也不能忽视这个市场的存在,证券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作为投资了解证券信息的一个窗口,媒体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对证券投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但在目前电视证券节目中却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给投资的决策操作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改进目前节目中存在的问题.使证券节目真正回归到实用性和服务性上来,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证券新闻虽然隶属于财经新闻,但由于它全新的市场内容,相对于传统的财经新闻又有它独特的一面,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近年来,反映这一市场发展变化的媒体大量涌现出来,但研究如何报道证券新闻的文章却不多见。笔者有几年从事证券新闻报道的工作经历,以下从新闻规律和新闻价值要素的角度就证券新闻报道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媒体在证券市场中是以职业大众传播者的身份出现的,它是大量财经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财经媒体通过发挥监测经济环境和传递财经信息的基本职能.对维护我国证券市场信息透明度和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有着其他监督机构所不具备的影响力。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除了综合性媒体大部分开辟了财经或者证券板块外,各类专业性财经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9.
证券报道的价值取向与内容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萌  涂亚卓 《新闻前哨》2005,(12):34-3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证券作为金融行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它发挥着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则体现出筹集资金、拓展投资渠道的国家“血脉”功能。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在上海、深圳相继成立了两家证券交易所,开始公开发行股票。十几年时间过去了,证券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证券活动正日益渗透到人民的生活中。因此,报道证券新闻成为媒体财经领域报道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证券报》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全国性证券专业日报,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报纸,也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保险信息的报纸。“中国证券报”以证券、金融报道为中心,报道国内外经济大势、宏观经济政策;关注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等专业领域;也关注货币、保险、基金、期货、房地产、外汇等相邻市场。据国家统计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1.
王燕云 《新闻知识》2005,(10):69-70
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十几年的发展,广播电视证券节目也是一路风雨走过。从最初简单的指数播报,到后来的行情介绍、市场形势分析、个股点评,直到现在更专业、更全面的综合判断,对未来股市预测、以及宏观政策解读等等。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辉煌,也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日益完善的全过程。但是,在股市步入熊市的这几年中,证券节目正在接受从未有过的尴尬和无奈。  相似文献   

12.
张蕾 《中国新闻周刊》2009,(48):108-109
2001年美因的《商业周刊》将胡舒立誉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原因是创办不过三年的《财经》杂志,“搅动”中国的证券市场,以揭黑式的调查,性报道敦促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对市场的肃清和整顿  相似文献   

13.
证券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建 《新闻实践》2002,(11):39-40
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11年多的历程。经过快速发展,这个市场已经从当初一块小规模的试验田,发展成为今天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民经济命脉。中国证券市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安全运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全国各类媒体纷纷加大了证券报道的力度。仅以报纸而言,最直接的体现是,证券专业报纸的不断问世和各综合类报纸的不断增加证券版面,专栏扩大为专版,一个版扩大到两个版、四个版甚至八个版。证券新闻为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过去20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风云20年,也是财经媒体黄金20年,伴随中国证券市场高速发展,这20年很多优秀财经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国内财经媒体这20年是一个怎样的发展情况呢?引用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周燕群的描述:“如果回顾我国资本市场20年,前10年相对应的财经媒体种类比较单一,是泛经济类的媒体。  相似文献   

15.
傅雪峰 《新闻实践》2010,(12):74-75
面对庞大的受众群体与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众多地市级媒体开始树起财经"大旗",在证券市场中精耕细作,部分媒体因此也声名鹊起。不过,相比于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快捷、海量资讯,省级媒体巨资投入与"腕级分析",地市报证券版的生存面临不进则退的困境,发展中的矛盾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披露证券市场信息,以保证证券市场活动符合公开,公开,公正性原则而建立的《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走过了16个春秋。作为一个尚未成熟的新兴市场,许多东西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而来,包括一些交易制度和规则。其中许多证券专业术语也是从西方较成熟的证券市场复制而来。作为媒体和记者,在采访报道证券市场新闻时,只有准确、规范地使用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18.
刘瑾鸿 《新闻记者》2004,(10):30-32
以散户为目标受众 和中国股市十多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证券节目还比较年轻。从1999年开始,中央台和省市台纷纷开办了以股市的相关信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证券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开办的《中国证券》、《证券之夜》,北京台的《证券无限》、《证券无限周刊》等,还有福建东南台的《东南胜券》、山东台的《新财经》、贵州台的《博股通金》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财经类报纸市场主要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以深度报道主打的财经周报,缺点是时效性较差;及《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以发布金融信息为特色的财经日报,不足之处是深度分析较少,均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对实用财经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王蕾 《传媒》2008,(10):70-71
当前,证券专业媒体已经成为证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和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媒体的率先报道才得以曝光,进而引起公众和监管机构的关注及司法介入。目前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刊物包括“七报一刊”,分别是:《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日报》和《证券市场周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