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关于过度教育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教育的投资,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大量从业人员的实际教育水平明显超过了其所从事工作对教育的要求,被西方教育经济学家称为过度教育现象。本文从导致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出发,综合分析了西方社会关于过度教育发生率、过度教育与劳动生产力、过度教育与教育质量、过度教育与个体收益率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探讨了这些研究对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育过度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国内外学界都对其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而我国学界基本上是套用西方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解释理论,且这些有关教育过度的解释理论大都基于经济学的角度。本文认为教育过度现象不仅有经济学的解释理论也有社会学视阈的解释理论,多学科的探讨会使教育过度现象更好地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提高这种能力的途径主要靠教育,或者说,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在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理论,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资。但这些教育投资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由于过度教育,导致了许多教育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对教育是否能提高劳动生产力表示怀疑,于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其中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对过度教育研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过度教育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其中一些研究的前提假设值得商榷。本文主要从期望收益和挤出理论的角度对过度教育现象进行了新的分析,并指出了不同条件下的过度教育可能会对劳动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过度教育测度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度教育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然而,对于过度教育的测度却未形成统一的方法.本文拟对现有的关于过度教育的发生及过度教育收益率的测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经济学先河。到了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滞胀”,导致西方学对人力资本理论质疑,并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新发展。然而,这不过是原有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才又辟新路径,使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石得到真正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表现在:对于特罗(Martin Trow)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过度突出其中大众高等教育说的地位,罔顾特罗越来越关注的是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与普遍高等教育阶段的关系,而非精英阶段与大众阶段的关系;对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过度突出大众高等教育说在其中的地位,漠视对立面的其他理论学说;对西方教育大众化理念,过度突出其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部分,略去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整个教育大众化的延伸和发展这一理论的背景.过度解读只能导致对理论的误读和曲解,带来教条而不是创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方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探析,力图对“中国化”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过度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二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使教育普遍有了较大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尽管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过度教育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然而,对于过度教育的测度却未形成统一的方法。文章对现有的关于过度教育的发生及过度教育的收益率的测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