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据1991年1月资料1991年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赵永仁$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相似文献   

2.
徐芳  周长海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2):1455-1462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估实践中,2004年开始尝试国际评估,2012年开始正式进行国际评估,并作为“一三五”专家诊断评估的重要手段。2016年以来,国际评估又拓展到中国科学院卓越创新中心的验收评估中。文章回顾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国际评估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国际评估的重要环节和产生的主要作用。最后,围绕国际评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简介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主动与中国科学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国外机构和外籍人员不断增加。许多著名外籍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在传授科学思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双边或多边战略合作以及开展项目合作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聘请的外籍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名单(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相似文献   

5.
1986年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为适应扩大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科学院1995年外事工作会议上宣告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59种国际合作期刊及相关国外合作出版机构的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专家座谈,了解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的国际合作目的、合作方选择原则和合作内容,分析合作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科技期刊国际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60年来的国际科技合作历经了创建初期的建立与发展、文革期间的坎坷与中断、改革开放时期的恢复与扩大、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后的深入与飞跃,为我国我院通过国际合作开阔国际视野、提高科研起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国际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学会第一届亚洲会议(1stAsianSECOTOX’98)于1998年9月21-26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朱作言教授及本届SECOTOX国际学会主席、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GSF)生态化学研究所所长AntoniusKettrup教授共同担任。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际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学会及GSF生态化学所具体承办,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湖北省科协协办。会议代表共提交论文摘要80篇,其中口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历来重视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将其作为全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中国科学院已同 6 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大学、公司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签署了院级科技合作协议 70余个 ,1 999年请进和派出科技人员已超过 1万人次。全院有2 5 0多位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不同层次的领导职务 ,有 1 4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受聘担任院、所的名誉职务和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已成为我国对外科技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合作形式已从单一的专业考察、访问和讲学 ,发展到合作研究、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考察、共同开发产品、合作…  相似文献   

11.
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45周年的时刻,回顾我院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蓬勃兴旺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科技合作是中国科学院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科学院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中科院的国际科技合作受到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从建院初期单一的学习、引进、考察的状况发展到今天的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目标的格局,经历了学习—停滞—突破—发展的曲折过程。这一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既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变迁对科技工作的影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历程。一、从单向学习为主到多方位合作的起步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的国际合作主要特点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苏联学习;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13.
在4月26日举行的2009国际天文年(中国)纪念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建生院士表示,由于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参与度不够,我国亟须加强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14,(4):59-59
<正>4月9日,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与国际科联科学自由与责任委员会主办的"科学评估与科研诚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等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与科技实力的增强,中国科学家在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然而,前不久在中国科学院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高级培训班上,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却表示,中国科学家队伍整体上与国际组织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赴欧科技期刊考察团通过与德国Springer、荷兰Elsevier、英国IOPP、Taylor & Francis Group、Nature Press Group等知名国际科技出版集团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重点考察了国际科技期刊运行发展模式和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发展状况,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在出版理念、人才建设、数字化建设、出版经营、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不同领域内对于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水平的影响”这一问题,以Scopus、SciVal和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为数据来源,以2009—2018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合作产出为样本,构建领域合作强度影响力、领域合作水平影响力指数,建立二维影响力分析矩阵模型,综合分析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影响力。结果表明:(1)欧洲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合作呈现明显两极分化态势,在不同领域对中国学术国际合作产出水平有不同影响;(2)美洲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在各领域内的合作强度和合作水平上呈良好态势,对中国国际学术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3)亚太区外籍院士对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影响力略显不足。基于此,提出要针对各地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合作特点,在资源配置和合作模式探索上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要求之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同时汲取世界先进科研机构的发展经验,努力实现科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作为欧洲最大的基础性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同属国立综合性科研机构,两个机构在发展理念、发展历程、学科布局、战略方向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文章聚焦CNRS的组织运行模式、用人制度、评估体系、产业及国际化战略研究,希望借此梳理形成有助于完善现代化科研治理体系的经验规律特点,为当前中国科学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22—26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20届国际光学委员会大会”在长春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光电研究院院长、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健林担任此次大会的组委会主席。大会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光学学会、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等各界的大力支持。国际光学委员会(InternationaCommission for Optics,简称“ICO”)创立于1947年,其会员为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光学学会和国际学术团体。我国于1987年加入该组织。ICO每三年召开一次国际光学大会,因其层次之高…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4,(5):36-36
为推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面向国际市场转移转化,建立信息共享、资源聚集的技术转移合作机制,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近日牵头发起成立中国国际技术转移联盟。中国国际技术转移联盟旨在通过加强平台单位间的内部沟通,整合国内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投融资及中介服务资源,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打造高端、高效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