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生态理念的闪光--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现代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荀子生态理念的基点着手,提出其生态理念的哲学命题,进而阐明了其生态理念的社会构图,最后落脚于荀子和态理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韬是中国近代社会第一位走向世界的历史学家,他既了解西方的文化,又自幼饱读中国古代经典;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变革的势在必行。研究王韬历史变易观的形成,既要考察近代西学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其置身的积弱积贫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也不能无视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在激励。这两对看似矛盾、冲突的对立双方,实际上存在着可以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在不同情况下对民生主义作了不同的讲述。“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民生主义就是所得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主要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日节制资本”。“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大同主义。”“我们革命之后要实行民生主义,就是用国家力量,买很多机器,去开采各种重要矿产。”“民生主义就是平民反对资本家”。……  相似文献   

4.
曹操游仙诗并非悲叹人生无常、追慕神仙幻境、情绪消极颓废,其游仙诗的思想实质在于借游仙抒治世之抱负,求宏大之事业,建不朽之功绩。  相似文献   

5.
胡长清、成克杰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都因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震惊国人。究其犯罪原因,有客观方面的影响,更有起决定作用的主观因素,其教训极为深刻,留给我们诸多警示。  相似文献   

6.
情商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中出现的新课题。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如何重视和加强情商教育,是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对此作了一些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是一篇读书札记。从容谈及清代小说《浮生六记》的笔记特征,曰散,曰杂。思想内容,重视分析其“全面高压”下的人性“潜流”,初具人主义萌芽,指出沈、陈因身份普通,其悲剧也才更具普遍意义。艺术上既走明小品的路子又颇具近代特色。最后指出其美学价值在于清晰体现了“历史挫折期”的感伤主义特点,在艺术情趣上,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追求:幽、朴、巧。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戏略的制定,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高。缩小地区发展间差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始终是三代领导人所追求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狄更斯在他的创作当中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宣扬一种以仁慈为核心的圣诞精神,希望用仁爱,宽恕,和解来替代阶段对抗这种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局限性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王伟婉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3):4-6,,39,
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思想发展变化经历了入仕前,入仕,时仕时隐到归隐四个人生阶段,入仕前,陶渊明接受的是完整正规的儒家思想,入仕后,儒家思想与现实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使其在陶渊明思想体系中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陶渊明选择加强了儒家思想中的因穷守节的价值观,最终在其归隐之后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所以说,陶渊明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2.
守法有积极守法与消极守法之分,而法治的实现有赖于一种民众自内心的主动的守法,护法精神,即对法的虔诚的信仰,这正是法治化的“软件”支持。从公众的普遍守法上升为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的过程是法治化得以实现的精神动力,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法治建设所缺乏的恰恰是这一动力支撑,本从这一角度入手,论述了培育法律信仰的必要性,并对我国现存的法律信仰缺乏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法治化的实现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的中国共产党,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使它一成立就具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建党的特色,对加强当前形势下的党的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晋是道家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巨大作用的时代,其发展阶段:建安年代是道家人生哲学挣脱外在束缚,追求人生真实的内容迅速扩展的时期,以曹丕、曹植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以此为指导,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思想的解放、人生的深刻认识和道家人和哲学的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道家人生哲学走进生活的一个必然的阶段。魏晋之际的竹林时代是道家人生哲学在理论上获得重大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代,道家的人生哲学获得了较深刻的理解和实践,道家学说成了竹林士人不二的选择,成了士人的人生指南,而在对道家人生哲学的理解和实践中又呈现出了多样性。至东晋,随着郭象等人内圣王思想的普遍认同,士人对道家人生哲学的理解和实践趋于一致,人生被切入到审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作为理想主义的谭嗣同,其身上表现出鲜明的政治浪漫主义人格倾向。但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又纠结着中国士人在几千年传统政治化之中意陶而成的“圣君情结”,这使得谭嗣同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又会表现出另外一种和革命浪漫主义完全不同的政治功利主义人格倾向。这对矛盾使谭嗣同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并影响着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心态,最终导致了殉身于理想的政治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惠施科学思想实质代表着中国古代科学的一种研究传统,其概念基础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即广延空间观以及由此形成的有机宇宙论。本文基于此,阐释了惠施在天文、地理和数学三大领域对古代中国科学思想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8.
陈映真是台湾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着力思考农业社会的贫困线上、工商社会的市场经济中、民族分离的格局内、专制统治的政治高压下,人的遭际命运。其特征是:拥抱生活,关爱人间。  相似文献   

19.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在政治,经济,思想,国际意义等方面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这四个方面谈及辛亥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南宋永嘉事功之学的代表人物,叶适是在批判传统儒学义利观及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阐述其事功之学及经济思想的,而“富民论”则是叶适经济思想的中心,叶适为财利(富)正名,肯定富人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以及“保富”的思想和主张,既有其思想渊源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依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