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们,您想了解香港体育教育专家是怎样评说我们内地小学体育课的吗?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香港教育学院钱铭佳博士,在现场观看了《课标》理念下的三节体育课改实验课后,请他撰文发表他的看法。为了使大家了解“课标实验课”的情况,我们还在文后附了简介,仅供已经进入实验区实施《课标》的一线的老师们参考,同时欢迎实验区的老师们来稿参与“点击课标”栏目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浅析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读者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区的教师们服务,“点击课标”小栏目正式与大家见面啦!我先“抛砖引玉”做个发言,欢迎进入“课改”实验的教师们踊跃参与。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就(《课标》实施的有关问题,与实验区的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讨论,以下是笔者(即主持人)与他们的对话摘录。 主持人:新《课标》已经开始在实验区实施了,今天我们想就新《课标》实施的困难与障碍这个话题与大家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4.
近期,2011版课程标准颁布了,自然又是一番热议。其实,从实验版课标颁布并实施以来,到课标修订伊始.直至今天新版颁布.社会各界对他的关注和争论就一直没有停过。也相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关于这次新版课标颁布及实施的谈论和关注也不会就此画上句号。争论之,思辨之,本身就是推动课改前进的重要动力所在,纵观课标争议之处,除了相对抽象意义的文件性质,课程理念.实施评价等问题,让学校体育工作者更为关注的核心课程内容等问题似乎一直存在。从上一轮的“教师不会上课了”等疑惑,到此版的“课程理念.目标清晰了”“课程实施加强,内容目标一致化”等反应,我们还是看到了进步,值得肯定,但关于核心课程内容,犹如国民经济战略之粮食问题,其深层次理解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问题一直深受关注,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很多的建议,在理念上给了我们一线体育教师以启发和指导。但评什么?究竟如何将先进的评价理念转变为评价的操作行为呢?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运用“小星星”系列评比,对小学生在体  相似文献   

6.
点子搜索     
老师们:新年好!首先感谢大家对“一线话题”的关爱!特别感谢20个省近800名作者的支持与帮助!在过去的1年里,我们“一线话题”栏目组端出了由“58道菜”(40篇文章、18人的点评)组成的“豆腐宴”和一个“全羊煲”(即将发行的近20万字《小学体育教学实用手册》)。“味道”如何?您心中最有数,我们可是等着您的“分数”作“标准”,想办好明年的“百鸡宴”呢!为了办好栏目,更好地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们服务,栏目组今年准备采取三项措施:1.开设“点击课标”专栏,为“课改实验区”的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2.举办“全国小学…  相似文献   

7.
近来笔者听了不少体育公开课,觉得部分教师对“课标”的理解有偏差,实施有缺陷,存在不少隐患。为了让体育教学不积小病成大疾,笔者试着为它“把脉”,开了几剂“药方”,但愿能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4个层面构建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教学实验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新《课标》的内涵、本质为逻辑起点,依据“健康第一”的内涵和体育运动技术教学理论,构建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一年多来,一个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本质功能的一个回归。作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师在与同行们的广泛交流、研讨过程中,深感《课标》的先进思想和准确定位,在理论的更高层次上为我们打开了天窗,但在实践操作中又遇到了很多困惑。遵循“走进去是为了走出来”的哲理,结合对《课标》的学习与理解,现仅以“重新认识传统体育教学”为题,抛砖引玉,盼得到同僚们的关注与斧正。一、用历史的辩证法去认识“传统体育教学”历史的长河湍流不息,发展前进是主流是定势。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的延续是基…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于2011年12月颁布,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课标》(2011版)的颁布,一是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二是对《课标》(实验稿)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三是继承了经过10年课改实践检验的经验。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2011版)内涵变化的指向性,便于有效推进课程改革。一、《课标》(2011版)教学内容选择指向性分析(一)在《课标》(实验稿)实施过程中,给教学内容选择带来的一些困惑及原因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教什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也是《课标》(实验稿)争论较多、一线体育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内涵、实践作用及其内在形成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认为:首先,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是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标的内在心理认知与外在行为相互统一的状态。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可以促进体育教师将课标要求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建立课标与体育教学实践间的联结关系,增强体育教师基于课标的教学能力。其次,研究从“理解课标—自我内化—教学预设—实践反思”4个方面揭示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形成机制:理解课标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起点,自我内化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保障,教学预设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形成的关键,实践反思是课标转化能力的完成。最后,提出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发展策略: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对课标的认同和实践,赋予体育教师对课标进行教学实践转化的专业自主权,开展体育教师对课标进行教学实践转化的行动研究,强调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自觉是转化能力培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年 级 一 授 课 人 卫 红 时 间 2002年5月23日能在轻松愉悦的歌舞中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单脚起跳、双脚落入“沙坑”学习目标(水平一)学习内容特邀湖北省公安县第二实验小学李其贵老师(邮编:434300)点评:卫红老师的教案编写特点明显,符合新“课标” 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值得大家借鉴。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本课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头饰创设情境,运用唱游的形式,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  相似文献   

13.
“家常课”即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体育课标颁布实施以来,一些体育教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精心设计并演示了许多“公开课”、“示范课”等,这些课的确体现了新课标的精髓而且让人大饱眼福,但与“家常课”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只有做到“鱼翅当作萝卜青菜吃”,才能上好新课标下的“家常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北方高校花样滑冰课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文晟 《冰雪运动》2008,30(4):90-92
从花样滑冰所具有的形态美、动作美、韵律美和精神美等美学特征,分析出在花样滑冰课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们去发现美、实践美、创造美,并提出实施通过教师美的仪表、语言和示范来实施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花样滑冰运动的美以及创造花样滑冰课美的教学环境等有效途径,为提高花样滑冰课教学效果,达到“身心”并育的教育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准确理解和执行课标是课改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所在,为避免课改初期"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各省(市、区)及学校的任务就显得尤为突出。怎样根据本省(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课标的学习或培训工作,如何帮助广大体育教师学习理解体育课标,是教育教研部门必须面对的课改重要工作之一。理解和践行新课标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宣讲和理念的解读上,十多年的课改实践经验证明,真正课改的专家来自于课标的执行者和践行者——各地的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如何确保体育教师们全面了解新课标,同时又能为一线教师提供相对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与帮助,也是本刊的重点工作,今后一个时期,我刊将在不同的栏目及杂志的网络平台(博客圈、论坛及QQ群)进行相关系列专题的研讨,为广大体育教师及教研员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让大家真正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人。本期专题邀请江苏、河南、广西、湖北、广东深圳、山东济南、浙江杭州江干区的省、市、区级教研员撰稿,从不同层面和视角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围绕课标如何开展培训及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体育教学改革和《课标》的实验进行得如火如荼。自己作为实验学校的一名普通实验教师,在《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课标》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系……。深刻体会了《课标》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已显现出来的生命力。现就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法、学法的改革和创新,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贴近  相似文献   

17.
陈思婧 《乒乓世界》2009,(12):147-147
“大家打起精神,今天的对手年龄比你们大,也许动作没你们标;隹,但对球很熟,打得非常好……”清早,一辆从北京顺义驶向和平街的班车上,杨镇一中的乒乓球老师曾令欣正在教导她的小队员们,他们要去参加在和平街乒乓球社区举办的比赛。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路向的多元化进程经历了3个阶段:重分解轻综合的“多元突破”阶段、目标泛化过程混乱的“多元割裂”阶段、突出核心注重综合的“多元融合”阶段,新时代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路向要走向“核心”引领下的“多元融合”。基于此,提出了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如构建“运动能力”引领下的多元化课程目标体系,确立“基于课标”的校本化课程内容开发原则,注重“主题导向”的多元化课程单元设计思路,探索“自主参与”为导向的多元情境化课时设计策略,形成“主题比赛”为主线的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体系,营造“多向互动式”的多元化师生对话交流氛围,倡导“反馈与改进”为导向的多元化表现性课程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嘟——”的一声哨音,四年级的体育课开始了,学生们围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体育教师李祥的四周,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体育课开始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同学们,谁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从来上体育课的时候总是老师先宣布学习内容,而李老师却在课的开始设置了一个问题,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悬念。)在经过了短暂的沉默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风是由空气对流形成的。”李老师笑容可掬地给予了肯定,接着告诉大家,“今天,老师要把空气‘装’起来,让大家来玩一个‘追泡泡’的游戏。”只见李老师象魔术师一样取出一支玩具“泡泡枪…  相似文献   

20.
<正>2004年12月9日,我执教的篮球课参加了肇庆“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的展示。在课中我根据本课预设的学习目标,将学生平时喜欢的拍球、运球、投篮游戏串起来,形成系列分层使用,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受到同行们的好评。现将我的教学思路、主要教学过程和游戏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教学思路1.利用体育教学组织规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组织系列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