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题目: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65分)  相似文献   

3.
[作文题]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65分)(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4)考虑到内…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3,(14)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相似文献   

7.
掌声     
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面对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也为自己鼓掌,为丰富的人生鼓掌。有一位青年钢琴家,参加一场演出会,这是他人生第一场演出会。当他看到观看演出的人非常多的时候,他害怕了。他怕自己的演出不成功,让人失望,他的名声会因此一落千丈。就在这时候,人们的掌声响起了,是那么的热烈,经久不息。他从人们的眼神中,看到了真诚和希望。掌声让他充…  相似文献   

8.
掌声就是荣誉 ,掌声就是快乐。掌声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里 ,掌声总是伴随着你。当你获奖大步跨向领奖台的时候 ,将会有一阵掌声从你耳边荡过 ;当你做了某件对人们有益的事时 ,掌声又回响在你的耳边。人生几何 ,要是有掌声伴随 ,也就不再会有寂寞了。在生活中 ,人人需要掌声 ,需要他的掌声 ,需要你的掌声 ,需要正义的掌声 ,需要光明的掌声……掌声给了我快乐 ,给了我一切。为我鼓掌 ,为你鼓掌、为他鼓掌 ,为丰富多彩的生活鼓掌。生活需要掌声@汪琼  相似文献   

9.
[作文题目]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好成绩或获得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因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动,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  相似文献   

10.
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 当年,俞伯牙轻奏《高山流水》时,钟子期为之高声喝彩,于是钟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断,流传着一曲千载称颂的金兰之交赞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断有谁听。一旦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相似文献   

11.
掌声     
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掌声     
雷骄 《初中生辅导》2012,(17):10-11
掌声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管生活在哪里,我们都可以听到。 虽常见,但其中却包含万千情愫:它可以给人鼓励,给人关心,给人勇气,给人动力……虽简单,但却让人为此不断努力奋斗。虽平凡,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得到由衷的掌声呢? 生活中,我们需要它,渴望得到它。所以我们要学会鼓掌,为他人鼓掌,但同时我们更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鼓掌。  相似文献   

13.
掌声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小朋友,有人给过你掌声吗?因为什么为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么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在慢慢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的同时,悄悄地把孩子们引领到课文中掌声的氛围当中来,师生共同体验感受着掌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知音其实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古时,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钟子期为之喝彩;于是,钟子期成了俞伯牙的知音,"高山流水"也就成为了一曲称颂知音的千载赞歌.  相似文献   

15.
马祥 《教育文汇》2003,(10):42-43
让我们先看几则评语: 精彩的小品让大家掌声阵阵,可生活不是演小品,演坏了可以重来。初步的成功满足了吗?男子汉不放空炮.相信你会演好人生舞台上的角色,老师等着为你鼓掌。  相似文献   

16.
掌声     
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记得在上个学期的一节音乐课上,老师请我给大家唱支歌,可是我由于害怕,再加上我和班上的同学不太熟悉,所以我迟迟不肯站起来。“啪啪啪”的掌声在响着,我有点纳闷,那是谁在鼓掌呢?原来是老师!后来同学们陆续拍响了自己的手,还喊着“唱唱唱”。这会儿我感到了一种褒奖,一种激励。于是,我站起来了,唱起我最拿手的歌儿《欢乐女神》。开始的时候我还挺大声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同学们却一声不响的。此刻我心里闷闷地想:“可能是我唱得太难听吧!”便越唱声音越小。“啪啪啪”的掌声又响起,我正在纳闷,那是谁在拍呢?原来又是老师。随之,同学们又陆续地拍响自己的手,还喊着“好好好”。这会儿我又感到了一种再创造的活力,一种面对困难和考验的勇气。于是,我以响亮的嗓音“美声”了起来。唱到最高峰的时候,我支持不上了。此刻我觉得自己很无用,居然停顿了一下子。便没再唱下去了。“啪啪啪”的掌声又响起,这次我没有纳闷是谁在拍着,我猜想是老师拍的了。谁知不是老师在拍,而是班长。后来老师和同学们也陆续地拍起自己...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课堂上听到的掌声越来越多了,“同学们,为他(她)鼓掌”仿佛成了教师的口头禅,有时一堂课中会响起十几次掌声,但却很少见到教师也在鼓掌。有一次听课,我听到一个学生嘀咕了一句:“唉,又要鼓掌了。”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课堂需要掌声,因为学生是需要鼓励的。但“同学们,为他(她)鼓掌”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多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人生。  2.学习从一个故事或某种现象、某种事件中引出论点的写法。  3.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说、写为重点。【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连堂 )。  2.采用“信息发布会”的形式,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主持。  3.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教学要点】  1.使学生感到只要关心社会、关注自我、思考人生,就随时都会觉得有东西可写,有感情要抒发,从而解决“没啥可写”的问题。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重点是如何从一个故事中引出论点,难点是…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3,(14)
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当年,俞伯牙轻奏《高山流水》时,钟子期为之高声喝彩,于是钟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断,流传着一曲千载称颂的金兰之交的赞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断有谁听。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相似文献   

20.
一我在很多场合听到过掌声,通常都是很多人为某一个人鼓掌,很少有人自己为自己鼓掌。我是一名教师,我听得最多的是来自课堂上的掌声。每逢上到精彩处,老师总会让全班同学为某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鼓掌。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一个老师让学生自己为自己鼓掌。我亦没有。一天,我们全班同学开展了一次野炊活动,活动非常成功。在结束活动之前,我让同学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他们先是一愣,继而掌声响起来,怯怯的,全然没有为别人鼓掌时那样掌声雷动。刹那间,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生只习惯于为别人鼓掌或期待着别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