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机构性话语中,说话者的权利大小与身份地位有关。《奔跑吧!兄弟》是一个娱乐性的机构,节目参与者具有机构赋予话语权和情境协商话语权。为了达到娱乐目的和节目效果,话语参与者违反合作原则,采取模糊限制语、重复结构等语言策略平衡两种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基于其社会语言学传统的俄罗斯语言学界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机构话语理论体系,对社会机构、社会身份、交际者的身份—角色、机构话语以及机构话语的各种变体进行研究,对机构话语的本体特征、社会制度和社会权利如何通过交际者的交际行为和交际动机来实现、社会机构与交际者及其身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详尽的阐释,可以深化人们对交际者与社会机构之间、机构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机构话语不同类型之间、社会身份与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与西方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不同,俄罗斯机构话语研究中的身份话语理论可以合理地解决说话人在不同语境中的身份转换问题、制度化与言语个性的辩证关系问题、不同机构话语之间的界限问题以及机构话语与言语体裁的关系问题,还能够科学地解释机构话语有其固化的内核和模糊的边缘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陈新仁语用身份理论,通过分析BEC口语测试的视频语料,探讨了面谈互动过程中面试官的身份建构,包括面试官所建构的身份类型、身份建构的多模态手段以及不同身份建构的动因。结果发现,在口语测试这一类机构语境中,面试官通过与考生之间的多模态话语(语言以及非语言)交流,既建构了专业、权威的面试官身份,又建构了服务者、协调者、监控者、管理者、激励者等语用身份,以有利于考生发挥水平,遵守公平性原则。此研究结果对面试官培训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身份建构问题已成为当今语用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下,出于不同的交际需求,英语网络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而这些语用身份的建构是通过各种话语策略得以实现的,最终获得了不同的交际效果。具体而言,英语网络课程教师通过语体策略、言语行为策略、称谓语策略和多模态策略,建构了知识传授者、学习引导者、讨论组织者、协作参与者、课业评价者、资源收集者和技术指导者等七种语用身份;这些语用身份和话语策略具有多元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师在教学课堂话语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言语手段和语用策略建构了三种不同的身份:职业身份、个人身份和关联身份。文中对教师在课堂语境中三种身份的建构策略进行了分析考察,并且力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探索这三种身份建构的语境顺应动机。本研究认为教师不同身份的建构是出于顺应不同语境(机构性互动语境及心理语境)的需要,是课堂交际的一种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话语"和"身份"的内涵,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话语建构分析和课堂交互控制分析两方面探讨教师"权威"身份在课堂话语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法庭会话是一个语言博弈的动态过程,法庭话语标记语all right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载体,体现了庭审参与者之间的语言博弈,具有肯定、重述、话轮转换、打断和缓和面子威胁的元语用功能.而且,不同庭审参与人对这五种元语用功能的使用侧重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出话语人的法庭角色和会话目的不同以及机构权力分配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身份建构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语用学等语言分支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在语用学视角下,从语言顺应理论的方面解释身份建构过程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然而在对人物访谈类电视节目中的被访问者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证明语言顺应理论可以恰当的阐释说话者在选择语言形式和策略中建构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堂话语不仅是教师在课堂场域中使用的情境化语言以及由此衍生的相互关系,还是教师基于外在角色理解和内在自我追问的身份认同载体。对教师的课程话语、控制话语和个性话语的反思表明,课堂中教师存在主体的、民主的以及本真的身份认同隐遁,教师需要凸显作为“原创者”“介入者”和“体验者”的身份认同建构并进行相应的课堂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10.
话语实践与身份建构具有交互关系,身份的建构也是创设语境的过程,教师语用身份主要通过教师话语体现出来。少先队辅导员作为教师类别中的一员,在语用学的视角下开展身份研究,对于其讲好“儿童化”政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基于语用身份论,选取“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少先队活动课作为研究语料,探讨少先队辅导员的语用身份及其建构策略,从中寻求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卢蓉  侯斌 《青海师专学报》2010,30(1):98-103
此文引用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第五十九章《旧钢琴》中的例子,对英汉语言的差异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作了比较:在词汇层面,英汉语言的差异主要是形态、构词法和词序的不同;在句法层面,英汉语言主要是聚集与流散、被动与主动、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在篇章层面,二者有替换与重复、物称与人称等方面的对照。通过这些对比分析,总结出一些英汉互译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会话内隐意义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对词汇的内隐意义、会话意义隐含的交际意图和程式化表达方式内隐意义理解的差异,交际者会在交际中出现误解。对会话内隐意义理解差异引发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的研究对深入认识跨文化交际误解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词汇衔接不仅具有促使语篇连贯的作用,还可以对不同的文体产生一定的效应,也是实现主题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语篇连贯、文体效应和主题转换三方面探讨了词汇衔接在语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块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领会词汇的语境、语篇与语用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创造性的运用词汇。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词汇搭配,提高习惯用语和半固定词汇结构对语块的运用能力。语块教学有利于学生有效地运用语块,提高语篇能力,改善语块学习策略和写作策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Hoey提出的互动理论,从词汇层、句子层和语篇层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英文童谣的语篇特点。研究表明:在词汇层方面,英文童谣主要运用词语简单重复和同类词来构建语篇;在句子层方面,句子之间主要是简单重复、平行、列举和时间顺序关系;在语篇层方面,童谣的语篇模式主要以问题—解决模式和问题—回答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英语在词汇、句法及语篇等方面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着重对源于汉语的英语词以及中国英语中的文化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校际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资源的适当稀缺决定了校际失衡与利益争夺的背景,也使得如何实现分配正义成为校际均衡研究中的主题。在经历政治话语、经济话语规束之后,我国校际均衡问题的研究逐渐转向制度的话语阶段,并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着力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二语习得过程中负迁移现象历来是困扰学习者的障碍和外语语言研究的对象。大学英语翻译中出现的错译、误译大都是语言负迁移作用的结果,对于该结果的表现该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翻译教学如何克服负迁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语言意识作为一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意识非常重要。本文展示了一些实用的课堂教学活动,并讨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语言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语言应用体系。它具有显著的语体特点。文章主要从词汇、句法及语篇角度来分析新闻报道的语体特点。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大众性、公正性、客观性、趣味性和节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