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是近年来在我国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之一。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出版了《智能的结构》一书,1993年又出版《多元智能》一书,1999年由我国学者沈致隆教授翻译成中文版问世,连年来一直畅销全国。但是究竟怎样理解多元智能理论,人们认识并不一致。 加德纳教授曾5次来中国。今年5月20日,在加德纳教授来京参加“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国际论坛之余,沈致隆教授与他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单独对话。对话中的以下内容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已提出的八种智能(语言、数学-逻辑、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自我认识、博物学家),是从上百个智能的候选者中挑选出来的。它们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在挑选之前首先确定了智能存在与否的八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半月刊)今年第17期发表了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一篇演讲,对该理论诞生以来20年的历程进行了回顾。这篇演讲的译者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沈致隆;沈教授曾翻译了加德纳的名著《多元智能》一书。 《人民教育》杂志同期还配发了知名教育家陶西平的文章《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陶文说,1900年,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成功地发明了“智商测试”。此前人们只能凭直觉判断或评估人的天资,而现在智力定量化了。但是,许多被认为是智商高的人,在步入成年后未必有建树;而有些被认为是智商低的人,却取得了很大成就。此其一。其二,传统的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核心的智力理论,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一是智力内涵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与世界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月14日下午,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教育心理学名著《多元智能》一书的中文译者沈致隆,应邀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学术会议中心发表演讲,题为《多元智能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传播过程和受到的欢迎》(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Contemporary China)。演讲会由霍华德·加德纳亲自主持并向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听众介绍了演讲者。演讲结束后,加德纳登台做了点评,并即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随后和沈致隆一起回答了听众的提问。现经授权,将两人的演讲、评论以及回答问题的录音整理稿,摘要予以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霍华德·加德纳,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在心理学、教育学多个领域出版过18本专著,发表过数百篇论文,获得过世界多国大学的荣誉学位。1983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得到各国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评价。美国《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沈致隆,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访问、讲学3年。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系主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他长期在高校从事化学、艺术、英语以及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与霍华德·加德纳有良好的合作及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关于多元智能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智能》一书的作者加德纳与译者沈致隆在15年的交往中,有过数百封电子邮件和书信往来,数十次一小时以上的交谈和对话。这些私人书信和谈话显示出二人将多元智能理论介绍到中国的良苦用心和所做的大量工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理论在中国传播和普及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某些书信和谈话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这个理论在世界和中国的众多研究和实践,表达了赞许或不同的看法,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因数量很多,篇幅太大,我们只好选择其中的两次对话,征得二人同意并由沈致隆翻译后刊载于此。  相似文献   

6.
问:程老师,您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何看法?答:就从我最近读报所感谈起吧。2004年8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沈致隆先生采访加德纳的一篇文章,文中写加德纳不明白中国人何以对“多元智能理论”如此感兴趣,加德纳说自己并不是一个教育家。国人对“多元智能”的理解有些简单。由此我想到,以此来比附我们对新课标的理解,或许是恰当的。新课标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高潮,有点搞运动的味道。新名词满天飞,洋术语到处跑,我初步感受到了毛泽东写《改造我们的学习》时的心情。这种现象既说明了我们对母语教学的浅知,也暴露出我们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7.
7问创造力     
《父母必读》2009,(11):88-89
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将创造力列为未来需要的5种能力之一。聚焦到早期,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创造力?《父母必读》杂志采访了中国多元智能理论专家沈致隆先生。  相似文献   

8.
闵昭 《文教资料》2005,(3):79-80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在《心智构架》(FramesofMind)一书较系统地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为MI)。加德纳认为,人的能力范围很大,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多种类型的智慧;这些智慧相互或同时作用形成一体,称为多元智能;人与人之间的智能有所差异,而且智能是会发生变化的。加德纳提出的八种智能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简况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简称Mi理论。加德纳在这一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认为,每个人同时具有七种智能,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组合形式表现出来。该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22日早上9点,加德纳教授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做了一场题为《以多元智能观看教育》的讲座,为我校的“大夏讲坛”揭开了序幕。加德纳教授的演讲逐步解答了我们的疑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德纳教授总是能够以不断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首先,他从智力测量理论的历史发展入手,指出了智力测量百年来并未发生变化的实质。尽管从最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能》简介“教育名著导读”正式与读者见面了。本期向大家介绍的是哈佛大学当代教育名著之一———《多元智能》。《多元智能》一书的作者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和教育学教授、心理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和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零点项目》研究所建立于1967年。其创始人哲学家尼尔森·古德曼教授认为,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灵感的产物,艺术也不仅仅是情感和直觉的领域,而与认知有关。艺术过程是思维过程,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是同等重要的一种认知方式。他立志从零开始,弥补科学教育研究和艺术教育研究之间的不平衡,因而将项目命名为《零点项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一书是《零点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数据和对实例的观察分析,提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思维方式,即七种智能。他认为,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他还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的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这些智能的开发和培育有着重要作用。作者在书中指出,单纯依靠只用纸和笔的标准化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Cardner)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1983)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 简称MI理论)。迄今为止,多元智能理论诞生整整20年了,已经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数以百计的学校中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多元智能理论对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这一理论也随着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日臻完善。加德纳一直主张“教育者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如何以及在哪些方面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并认为在将研…  相似文献   

13.
多元智能虽然是由美国学者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率先提出的,但事实上,2500年前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与多元智能的核心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更是在一定意义上与多元智能呈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加德纳又从神经医学、生物进化史、逻辑推理、  相似文献   

14.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有多方面的教育启示,仅就中学物理教学而言,这种启示也是弥足珍贵的。一、多元智能理论对物理教育思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多元教学评价理论基础1.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智能的结构》中,加德纳表明“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很明显,加德纳的智能观中非常强调智能的社会文化性、实践性、可见性、可发展性以及对于创造能力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其中所包含的智能都是全人类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  相似文献   

16.
多元智能和心智平衡1983年,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心理构架》(Frames of Mind)。他指出过去我们对智力下的定义过于偏狭,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IQ,而是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元智能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智能理论,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深入系统地研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加快我国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1.多元智能的概念及其类型加德纳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的,个体的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对独…  相似文献   

18.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主持人、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发表了名为《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作,提出了智力多元论。该理论是针对传统的一元智能理论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的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形式存在,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相似文献   

19.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习潜能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在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研究》,全国有200多部中小学幼儿园参加这个课题的子课题研究。我们进行学习潜能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多元智能理论。一、多元智能的主要涵义1.关于智力的新定义经过多年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定义:“智力是在一或多种文化环境下受到重视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而且加德纳认为就智力的基本结构来说,智力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  相似文献   

20.
景华 《青海教育》2010,(3):26-26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1983年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在智能上达到很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