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这表明教师光有真情和真心不够,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聪明型的教师。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去宣泄;给学生一份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去创造。一切都让学生自己做主。让教学设计更开放些、"简单"些,让课堂多一些留白,多一份晃动,多一些生成,便多一份出色。  相似文献   

2.
黄刚 《中学教学参考》2012,(12):113-113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的学生很想认真学习但总学不好,也有的学生不想学习甚至讨厌学习,这些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学习障碍,我们把他们称为"学困生"。作为中学教师,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努力让他们转化为"优生",也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以下是本人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生"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杨学红 《学子》2013,(8):96-9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强调要让学生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启蒙教育。所以,老师除了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外,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对文本提出质疑。在平常的教学当中,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发现:善于质疑的学生,学习能力会更强,学习效果也更好。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相似文献   

4.
恽敏霞 《上海教育》2014,(28):23-23
"取消文理分科,促进高中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全营养"式的教育,而且,让学生们在高中阶段打牢各种知识的基础,知识面更广,也更有利于他们进入大学后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高考将不再文理分科。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文理分科考试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其中分分合合,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丢一块石子"在学生"思维的湖水"中,激发他们思考、研究,开发他们的兴趣潜能、情感潜能,引领、启发他们主动热情地走向知识、走向研究,培养他们思维的辩证性和深刻性?下面是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一道高考题的多角度研究,使数学的教与学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向未知迈进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数学世界.  相似文献   

6.
《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主题图"为教师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主题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应该透过"主题图"的背后,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诱发他们积极的思考心理倾向,把知识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郑素萍 《教师》2012,(15):103-103
英语教学中我们倡导要正确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它并非让学生"创造"出某种新的语言形式,而是促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突破已有的英语知识,不断吸收掌握和运用新的表达形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认知内驱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促使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让他们发现原有的不足,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去探索,发现更准确、更地道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邓红梅 《辅导员》2014,(2):72-72
要使学生形成想学、爱学、乐学、会学的"乐知者",关键在教师如何把学生教活。因此,我尽量做到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使他们成为"乐知者"。现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2001年开始,我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9年了,身边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始终不变的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发现每一届学生当中都有一些"特殊学生",或者叫做"问题学生"。虽然在这些学生身上都有着针对他们本人不同的问题和情况存在,但是他们的本质不坏,而且在他们身上还有很多优点,而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高中新课改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思、议、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颜艳 《教师》2012,(22):107-108
化学源于生活。化学的学习应该是让学生从最贴近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在生活中追根溯源,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体验化学,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皆化学",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带动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写数学日记恰恰能做到这一点。"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鞠瑞利 《现代教学》2014,(12):33-33
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爱惜生命,是心理辅导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大道理,教学效果可能会很不理想。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学效果更好一些呢?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我发现运用一些假定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来设置教学情境,往往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两难问题"往往能激起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触动学生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满足感。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  相似文献   

15.
学生自身就存在各种差异,正是存在这种差异性,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选择"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帮助能飞翔的学生让他们展翅自由翱翔;帮助能跑的学生给他们提速的工具;即使是爬着前行也要借助双拐让他们站起来。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受益,学到知识,让他们爱上数学,在数学的课堂中快乐健康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6.
在已经实施素质教育多年的今天,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与学习的方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考虑学生"乐不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17.
洪晓 《广西教育》2011,(13):19-19
所谓品读,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品味性阅读,体会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内涵。但一些教师对"品读"理解存在误区,导致课堂上出现了"急于求成"式的读悟、"夸夸其谈"式的读悟和"空中楼阁"式的读悟等现象。为避免走入误区,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适合学生品读的“发生点”,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8.
徐健铜 《广西教育》2012,(14):79-8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课堂,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拓展课堂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更富有激情和挑战性,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多次强调,要让学生"学会默读","养成默读的习惯"。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尤其在一些公开课、评优课上,默读更被严重排斥。究起原因有二:一是让学生默读,课堂显得太"冷清"了;  相似文献   

20.
范雨芹 《考试周刊》2011,(43):147-148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负担没有减少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我作简单分析。 首先是对"减负"的理解。有人认为"减负"就是给学生少一些作业、少一些补习,多一点玩的时间;也有人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给学生多一点压力,让他多学一点东西,也无可厚非。这些理解都不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