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境外媒体关注北京奥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不足600天的日子里,国际媒体越来越聚焦北京奥运。海外媒体如何看中国举办2008奥运会,他们在报道中国筹办奥运的过程中又采取了怎样的视角,他们如何理解2008北京奥运,这些正是中国媒体非常想了解的。本刊现开办《奥运·媒体》栏目,通过编译海外媒体上一个月对2008北京奥运的相关报道,呈现他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及他们报道的视角,以供外宣工作者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8,(8):4-4
除了奥运赛事,国外媒体关注什么?新华社的一个调查给出了部分答案。新华社对外部所属的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专项课题组。课题组对关注北京奥运的外国记者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两会”首次准许境外媒体记者在征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本人同意后,可进行直接采采访,在他们看来,这是《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后的第一次演练,并把“两会”采访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前中国对国际媒体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是一件值得全国人民高兴的大事。回顾申办奥运期间,外局所属各媒体按照上级有关申奥宣传报道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充分发挥外宣媒体的特长和外种多的优势,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对北京申奥作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宣传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邻近,国际媒体将如何报道此次盛会?中外媒体的新闻视角有何差异?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围绕这些问题,2008年6月1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新闻系和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举办"北京奥运:新闻与视角"国际传播论坛,邀请外国著名通讯社驻京的领导、新华社资深记者、中外媒体专家学者,同北外国际新闻专业的师生进行了坦率激烈的对话讨论。现将部分会议内容翻译整理,希望能对中外媒体的奥运报道及认识这些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眉 《对外大传播》2008,(10):41-42
北京奥运会闭幕后,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位日本驻华记者,由于媒体的规定,该记者要求不透露他所在的媒体和他本人的姓名。《对外传播》:您所在媒体对奥运报道的情况如何?答:为了采访北京奥运会,总部一共派了几十名记者来中国,包括体育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08,(9):14-16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后,外国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达到顶点。据对Factiva数据库搜索统计,自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30家境外媒体涉及北京奥运会的英文报道除1天周末为400多篇,其余每天都超过600篇,最多的一天达到1000多篇。从总体上看,相比于之前对中国"施压"的舆论态势,奥运会开幕后外国媒体的报道相对客观。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8月18日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各大媒体对奥运报道的准备工作也进入了重要阶段。2007年1月30日下午,作为中国媒体国家队的人民网在中国记协新闻发布厅召开了奥运战略发布会。  相似文献   

9.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10.
王惠 《对外大传播》2013,(10):42-45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11.
曾朝晖 《职业圈》2008,(19):42-44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国内企业纷纷斥巨资杀入奥运市场,不能不说是中国营销史上的一道奇观。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13.
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是,倾全国之力、花费创纪录的430亿美元举办奥运会究竟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对各项赛事的不断报道,奥运主办国中国变成了世界媒体的焦点。大约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10,(11):13-14
上海世博采访线工程是在2008年奥运会采访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07年,根据中央外宣办要求,为做好采访奥运会的境外媒体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在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下,市委外宣办完成了包含6条线,共54个采访点的“采访线工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奥运会脚步的临近,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海外媒体的记者们也不远万里来到这座千年古城。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北京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IBC)和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的正式投用,显示了媒体在这场国际体育盛会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好奥运会的报道"已成了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两次奥运会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马胜荣,请他以他的亲身一线经历谈谈奥运会的对外传播及对北京奥运会理念内涵的解读,从而为在对外传播的新闻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兴国 《职业圈》2008,(19):39-40
2008年奥运会,对于中国经济的寓意已经不必赘述—奥运营销、隐陛营销和擦边球营销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基本功课。但是市场一窝蜂现象背后,大量的战略错误、投入不合理、营销跟不上,以及混乱作战等问题开始成为企业的通病,奥运营销进入了可怕的怪圈。  相似文献   

17.
郭可 《对外大传播》2010,(12):15-16
对于上海世博会这样一次“经济奥运会”,全球媒体会关注那些主题呢?全球媒体在报道上海世博期间又会如何呈现中国的媒体形象呢?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已胜利闭幕。参加报道这次体育盛会的境内外记者超过2万人。这其中有一类记者,他们并不直接报道比赛,而将视线锁定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他们叫非注册记者,运用的是"大奥运"视角,而其中专程  相似文献   

19.
在2008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有2万多名外国记者来到中国进行各种采访活动。在他们的报道中,很多篇幅是描写那些遍布赛场和大街小巷的热情友好的中国志愿者。可以说,志愿者的热情服务是中国形象中最闪亮的元素之一。赛后回顾志愿者的对外宣传工作,无论是展示奥运志愿者的优质服务,还是展示中国志愿者的良好形象,都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投票结果刚出来,法国的几个大建筑商就找到北京奥申委有关人士,提出参与北京体育场馆建设的问题了。如今,“奥运经济”一词在中国的媒体上频频出现。人们对奥运经济带来的巨大的机会抱有极大的期望。经济学家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特别是对体育、旅游、建筑、建材、通信、商业服务等具体产业的影响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