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火炬》2013,(5):28-29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大家可能都听过周杰伦的《青花瓷》,青花瓷就是一种白地蓝花的瓷器,因为古人将蓝色称作青色,才得了这样一个淡雅的名字。福建博物院收藏着众多传世青花瓷精品,它们是不是也像歌词中唱的那样"自顾自美丽"呢?快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2.
由我国著名古瓷学家、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正中教授与朱裕平合著的《中国青花瓷》一书已于今年五月由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出版。该书以新颖的研究方法、翔实的资料、精确的考证,系统地分析和介绍了中国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及鉴赏。全书共分五章:一、青花瓷的种类和特征;二、青花瓷的装饰方法和造型特征;三、唐宋及元代青花瓷;四、明代青花瓷;五、清代青花瓷。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论述精辟见解独到该书对青花瓷的鉴定在理论上有精辟而独到的论述。特别是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28年,由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原因,从英宗即位初期就明确:“烧造瓷器……悉皆停罢。”致使至今未发现有此三朝纪年款识的官窑瓷器,此三朝在制瓷史上被称为“空白期”。该书根  相似文献   

3.
最美不过青花瓷 最美的瓷器是响誉世界的中国传统瓷品——青花瓷.青花瓷器是以钴土矿为着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有蓝地白花、白地蓝花,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哥釉青花等各种品种. 青花瓷上的青白色彩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就像小朋友们纯净的心灵. 瓷器上的青花、白花 青花瓷器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 青花瓷器中官窑胎质浑厚粗重,发色艳丽,釉面莹润.胎质洁白,坚实细腻.姜轮美奂的明清两代官窑青花瓷代表着景德镇每一时期最高的烧造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来是互不搭界的两码事,近日收藏家马未都却找词作家方文山PK,指摘方先生为周杰伦创作的《青花瓷》中有两句与瓷器知识不符:“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见多识广的马先生说,汉隶从不写在青花瓷的瓶底,而宋体落款也只在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珐琅彩瓷中出现过。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05,(12):F0004-F0004
青花瓷是一种白底蓝花的瓷器,以元代江西景德镶窑制品为代表。青花瓷的出现.在陶瓷史上县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瓷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在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命力。学术界大多认为青花瓷的制作始于元代,在瓷器上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装饰手法大约也始于元代。  相似文献   

6.
卢永琇 《历史学习》2006,(7):F0002-F0002
青花瓷器是运用钻料进行绘画装饰的釉下彩瓷器。唐代已出现,到元代时进入成熟期。那时景德镇窑烧造的瓷器代表了当明青花瓷器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具有多样性,而且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因此需要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才能促进中外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一、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播放水墨风格的视频:周杰伦的《青花瓷》,学生和教师边欣赏边唱。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也正因为古代中国瓷器的广泛传播,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瓷器的英文也可以叫china。而中国的瓷都是景德镇,作为一个江西人,学生会说:"我骄傲"!  相似文献   

8.
青花瓷     
《初中生辅导》2023,(Z9):72-73
<正>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唐代以前,中国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从烧制三彩的过程中,分化出了与纯蓝彩几近相同的“青花”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让青花名满天下,特别是让80后、90后们知道了祖国文化大花园中还有一朵美丽奇葩—青花。我是首都博物馆的小志愿者,在瓷器展厅义务讲解近4年了,欣赏了艳丽的粉彩、华贵的珐琅彩、晶莹纯净的单色釉彩后,我对青花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0.
<正>在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并陈着三件瓷器:一套印有希腊女神沐浴图案的杯碟;一尊眉目严肃的卧佛;一尊趴在酒坛子上沉思的李白像。它们都制造于中国清朝年间,分别是景德镇销往欧洲的出口品、英国瓷厂生产的仿制品和康熙帝在世时宫里的摆件,这一偶然的排列,为美国学者罗伯特·芬雷的《青花瓷的故事》作了生动的诠释。瓷器在中华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和意义无须赘述,在英语里,中国是瓷,瓷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青花瓷器更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在简要概述青花瓷的特点及时代特色后,从“青花瓷”的造型、色彩、纹饰、寓意四方面分析和归纳,并通过实例探讨它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应用问题,即传达视觉效果,展示服装魅力,表达设计师的思想韵味。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了一件非常珍贵的瓷器——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件青花瓷上面所绘制的"四爱图"成为了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元中后期傅习、孙存吾编辑的《皇元风雅》中收录的《四爱题咏》,其内容与"四爱图"关系十分密切。探究《四爱题咏》的内容和文化内涵,能够丰富"四爱图"的文化背景,同时以点见面,对于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元末文坛的风气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这是网上最近广为流传的一首某化学老师改编的“化学版”《青花瓷》。整首歌词涉及了五、六个化学原理,包括酸碱测试、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盐酸的特性、硫酸的特性、氢氧化铜的特性等,对各种化学原理的表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正确的,只有个别的地方不太准确。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一如瓷器,温润细腻。粗瓷宜养小儿,青花瓷宜养绿植,青瓷宜餐馔。小时父母皆以粗瓷盛三餐,瓷器粗粝,摔破无所谓,最适合浓油赤酱,埋头大吃。客厅中植绿萝、吊兰等,最开始用青瓷,但色泽单一。金碧辉煌的欧式花盆更不适合。最宜白底蓝纹的青花瓷,配着绿叶,叶下宾主并坐,悠然中带着庄重,彬彬有礼中略带距离。  相似文献   

15.
杨志群 《幼儿教育》2012,(13):36-37
设计意图: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大班美术欣赏活动"青花瓷盘"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盘切入,通过创设环境、用音乐渲染气氛、欣赏传统青花瓷盘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幼儿以线描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在白色纸盘上装饰青花图案,  相似文献   

16.
青花瓷画是中国瓷器绘画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唐代到现在,绵延不绝。辉煌七百多年,中国人写意画以其潇洒的笔法、简括的造型、豁达的人精神称于世。尽管民间青花瓷画与传统写意画使用的材料不同,但两却有着异凿同工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亡走笔至此搁一半……"Jay的一首《青花瓷》,让散发着中国风的瓷器开始渐渐进入大众视野,一勾一画一线一色,都蕴含着掩饰不住的旖旎,岁月经年,就这样浸润在一方清冷的瓷片上。  相似文献   

18.
姚茜  刘丽 《考试周刊》2012,(57):23-24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而青花瓷釉质晶莹清亮,白中泛青,给人以清洁雅致之感,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我国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几年,由于古典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青花瓷在各种风格的设计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探究以青花瓷为素材制作的动画设计作品,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视角绽放青花的艺术魅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5页有此表述:“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此处“景德镇”一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将青花瓷作为研究重点,以图像而非文本作为研究主体,从图像视觉文化出发解释中国对于欧洲园林景观的影响.16世纪青花瓷崛起为中国瓷器的主流,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景现图像之一,欧洲人通过青花瓷认识了中国的景观艺术.法国“英中式园林”的出现,可印证青花瓷作为视觉文化参与了中法景观文化创新与交融的过程.中国景观文化引发了欧洲造园艺术理念的转换,由此开辟了欧洲造园艺术中西合壁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