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试卷无论在推进课程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双基、重视应用,还是在强调探究、适度开放、人文关怀、学科整合、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等方面都作了积极努力,为一线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从而,试题也成为我们一线教师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也发现如下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胡旭光 《高中生》2011,(24):20-21
高考出题的随机性很大,要想预测到完全一模一样的考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随着我们对高考试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其实预测类似的题目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就让有着多年高考研究经验的高三一线教师带我们去探索2011年高考数学的命题方向吧!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新的课程标准在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更好地践行新的课程理念,用何种方法去践行这一理念,我们仍处于一种摸索状态,下面我就自己工作中的点滴方法、感想和所有教育同仁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入研究合格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具备的数学教学知识是总结反思5年来教师资格国考的需要.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有关合格教师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合格初中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及其构成,主要包括数学教学的内容知识、数学教学的课程知识、数学教学的方法知识.通过对高师院校教学法教师和初中数学一线教师的调查,构建了合格初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二级考核指标.反观5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师资格国考试题中的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发现近几年来初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考试在题型、考查知识点及分值上相对比较稳定,但试题也存在着学科教学基础性知识重视不够,实践性知识考分偏高,教材分析能力的考察有待加强,数学文化与数学史知识体现得还不够充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胡旭光 《高中生》2011,(8):20-21
高考出题的随机性很大,要想预测到完全一模一样的考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随着我们对高考试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其实预测类似的题目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就让有着多年高考研究经验的高三一线教师带我们去探索2011年高考数学的命题方向吧!  相似文献   

6.
2015年以前的高考数学安徽卷(特别是理科)社会反响十分强烈,普遍认为试题难度太大.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试题虽然有瑕疵,但更多的是优点,真正体现了课改理念,着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考查,正式向教学一线宣示“题海战术可休矣”! 其实,试题中有许多基础题,学生仍然是不知所措.学生学习了这么多年的数学,能力都去哪儿了?我想还应该从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找答案.  相似文献   

7.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问题的研究应不仅仅体现在课程层面和教学层面,也应该思考其在测评领域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课程领域、教学领域和评价领域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再以数学中考试题为例,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角度出发,讨论数学核心素养在试题中的体现,提出要实现育人为本、提升教师的隐性帮助、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全国高考刚结束,这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可以探究的高考试题.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我们能够细细地探究和品味一下那些有研究价值的高考试题,必将收益匪浅.下面以上海市理科数学第23题为例开始笔者的探究过程:一、试题呈现(上海市高考理科数学第23题)给定常数c>  相似文献   

9.
每当高考结束,对于一线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关注考了哪些知识点及题目,特别是对一些新题更是推崇备至,加以研究以备日后参考.笔者翻阅了2012年数学数列高考试题,发现绝大部分的数列试题还是陈旧而常规的,但也有几道有点意思的新题,其反映出的"新"对教学和备考非常有指导意义,本文就这几道新题的巧解及内涵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纵观近两年各地高考试题中的解析几何大题,我们发现以椭圆为背景的试题占到近八成之多,出题人对椭圆如此偏爱让我们一线教师更加深入钻研探究椭圆的相关性质.在课本选修4-4中,我们学习了伸缩变换,把圆O:x2+y2=  相似文献   

11.
线性规划进人高中数学课程之后,受到了高考命题专家、数学研究者和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青睐.线性规划习题取材广泛、形式灵活、背景新颖,恰当地融数的分析于形的直观推理之中,成为命制高考试题的新阵地.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掌握线性规划及其应用,提升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一线教师不断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但作为新课程教学"风向标"的高考,却依然采用封闭性试题。封闭性试题与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相脱节。基于此,从四个角度谈谈封闭性试题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课程改革推进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三维目标"中最关键的是"过程与方法",问题最大的也是"过程与方法".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一是重结果轻过程,二是有过程意识,但"过程"展开不充分,不到位.面对如此现状,我们有必要探究如何有效实现过程性目标.通过与一线教师的访谈交流与查阅国内外有关数学教学过程性目标和数学实验方面研究资料发现,利用超级画板数学软件开展高中数学实验,创设知识建构的平台,是促进  相似文献   

14.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也是高考数学的主要考查内容.以2021年高考数学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全国甲卷理科等八套试卷中“概率与统计”相关试题为研究对象,从情境类型、知识点、数学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综合难度五个维度对其进行特点分析.发现,2021年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试题具有情境类型丰富、讲究知识的应用性与综合性、融合多种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特点,在难度上不同试题在难度因素的侧重上各有不同,大部分试题强调运算难度.对教师的概率与统计教学和高考试题的命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丰富问题情境,培养关键能力;注重知识整合,建构完整体系;回归知识本质,落实核心素养;合理设置难度,优化试卷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研读2012年的中考试题时,我们发现其中一部分试题的数学文化味浓厚,从而使试题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在做中考试题,而且也在经受着数学文化的洗礼.研读这些中考试题,对数学教师来说,对中考复习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对日常的数学教学也有较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课程标准颁布的十周年,课程改革和研究也应当进入成熟阶段,但仔细研究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又发现了一些中考"迷糊"题.这些题不仅让考生迷糊,也令广大一线教师迷惑和迷茫.本人收集了新课改后历年来出现的几种中考迷糊题,从试卷命制的角度来阐述它们出现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以期对试题命制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命题是中学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对数学学科而言,一道好的试题的命制,往往是教师辛劳的付出,当然也是一份收获.试题是数学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本化就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方案加以具体化、行为化.好的题目能发挥其学习考查功能,对提升教学和复习有效性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加强试题命制方法的研究,既  相似文献   

18.
“作出符合题意特征的图形”是数学解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技能和思想方法.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少直接以作图为载体的试题,这些试题形式活泼、结构新颖、作答方式开放、寓意深远,在考查学生对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能反映学生思维的完备度与开放度.对这些中考试题的进一步整理和思考有助于我们发现作图题脉络清晰的演进与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有关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话题层出不穷,初中物理复习课堂是课程教学的常见课型,培养与提升初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考试题呈现出由原来的重知识考查向重能力考查不断转化,这也给我们一线物理教师在初三物理的复习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笔者通过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我国高中课程已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课程"这一专用名词也一改过去被认为是教育决策者或教育专家们的专用名词的形象而进入每一所学校.依"实践课程的范式"来看,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教育部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1997年秋,在部分省、市进行新大纲和新教材试验,试验修订后,2000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今年全国将全面使用新教材.同时,在前面所讲的新的"课程计划"还没有完全实施的时候,另一种新的"课程标准"正应运而生,反映了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超前性和超越性.因此,学习课程理论,增强课程意识已成为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一线数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尽快跟上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以确保数学课程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