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木 《上海集邮》2000,(9):18-18
歇夏期终于渡过,邮市总体表现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8月中下旬却呈现出止跌的征兆:基于7月份到8月上句的下挫未能延续,多少让忧虑后市走弱的人士松了一口气。今年的歇夏期在管理层利好政策的暖风频吹下,没有步前两年的凄惨走势,而是表现出逐渐活跃的状态,8月底市场的局部回暖,说明政策对邮市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邮》2001,20(7):14-14
4月,邮市在量少邮品的带动下全面升温。5月,由于部分量少邮品涨幅过猛,加之各地公司向北京、上海邮市集中放货,使4月份那些超涨邮品的市价跌去了一半.有的甚至跌去2/3。5月20日以后,止跌企稳。6月初,邮市反弹,人气又开始聚集。在此情况下,《中国集邮》编辑部组织了一次集邮茶座,就今年邮市歇夏还是不歇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邮市见闻(37)     
盛夏,一向是邮市最低迷的“歇夏期”,从6月份的市场反映看,今年的“歇夏期”似在步前几年清淡格词的后尘,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到了7月份,各地邮市一反常态地兴旺起来,成交日趋活跃,打破了历时4年之久的“夏淡”规律,出现了咄咄逼人的态势,特别是年初开始以  相似文献   

4.
一文 《中国集邮》2001,20(10):31-32
今年夏天的邮市,在歇夏和不歇夏的争论声中结束了。到了8月初,邮市已悄然起着变化。一些品种价格纹丝不动,一些品种的价格却慢慢向上,且其上扬的幅度和力度都不可小觑,强势弱势已经显现。时间很快即将切换到秋天,那么在秋季的邮市行情中,最有可能坐上领涨品种头把交椅的是哪些邮品呢?在此,笔就这一问题作一较为粗浅的探讨,以期能对广大投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邮市卷土重来的"歇夏期"早已提前到来,尽管申城没有出现去年那样的酷暑,但卢工邮市却没有出现客流明显增加的现象,说明大家在"歇夏期"对邮市的复苏并不抱期望。T46《庚申年》邮票近期的价格略有回升,随着中早期老票板块在低迷市场上逐波下行的环境中,其在7月前曾下跌5%左右,属于合理调整,7月中旬始,底部抬高征兆开始清晰,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海高温天气大约15天,邮市"歇夏期"是否会按时到来?6月中旬起,邮市人流开始明显减少,市场处于盘整下滑状态,但下调幅度很有限,市场尚未出现想像中的弱势。7月起许多邮品的调整已近尾声,有些邮票版块已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7.
邮市见闻(52)     
今年“歇夏期”的特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邮市出摊率仅二三成,但还比入市者多得多。当7月初各邮市收缴第3季度或下半年摊位费时,一些做生意不够付摊位费的邮商只好撤退,从而使本已空空荡荡的邮市显得更加冷清。此情此景不由让人又一次回想起4年前邮市的“惨”状,当时大起大落的情形与目前竟是如此的  相似文献   

8.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11):20-21
10月应是邮市回暖时刻,但今年却比歇夏期还要低迷。  相似文献   

9.
筱娴 《中国集邮》2000,(9):17-18
七月酷暑,热浪难挡,邮市进入了每年一遇的歇夏期,由于市场低迷,因此今年歇夏期邮市的冷寂与气温的急剧上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如此,邮市上铁杆摊商仍然在战高温,等待着渺茫的奇迹出现。  相似文献   

10.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0(10):34-34
今年的邮市已走过了8个月,整个市场的表现由低迷向邮品井喷转变,然后又复归沉寂。在进入歇夏期之际,又出现了平淡的现象。邮品的成交量由小向大变化,再出现回落的现象。可以看出,市场在7个月内演绎出了大喜大悲的逆转,行情的走势峰回路转,令市场人士无所适从,以至于到了8月初,投资对后市的看法,已形成了严重的多、空分歧,市场在歇夏期临近尾声之际,重新回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1.
邮市在歇夏期出现了令人感兴趣的表现,大量邮票止跌回稳,歇夏不弱的表现,似乎昭示着后市逞强的趋势。从市场运行的规律分析,邮市应该步入复苏期的状态,而这一点也应该在秋季行情中显现。  相似文献   

12.
歇夏期对邮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多数邮品成交明显萎缩,市场人气也较为低迷。不过,7月中旬以来,邮市却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如"毛泽东"小版张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上扬了30%,创出了发行以来的新高,而"恭贺新禧"小全张也再度回升到20元附近,其它大量热点品种的价格也收复了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下跌的失地。如此表现自然令邮商等投资者松了口气,尽管大家都知道后市仍然存在着反复的可能性,可毕竟在这次反弹修复中已清晰看见了今年歇夏期的底部。  相似文献   

13.
邮市见闻(43)     
歇夏期又一次离邮市而去,集邮者似乎恢复了对邮市的自信,表现为:邮市的人流又渐渐地增多,投资者对下跌过度的邮品进行吸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邮》2001,(8):6-6
6月上旬邮市强劲反弹,6月下旬略有回调。7月初,十多种热门品种的价格在平台整理。6月25日和7月1日发行的两款新邮:《端午节》和《建党》小版张市场表现尚可:就邮品的行情而言还算坚挺,但成交不畅。与二级市场相比,一级市场由于抓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纪念建党80周年的邮品,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业务繁忙,收入颇丰。总之,许多邮人对今年邮市抱有期望,特别是对北京申办奥运期望最大,他们希望北京申奥成功后邮市能够红火,下半年邮市究竟怎么样,本期《集邮茶座》(7月5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邮市见闻(51)     
每年一度的“歇夏期”又一次光临邮市,稀疏的出摊者与偶而光顾的集邮者让人感到今年夏季邮市的“低温”。经过1年多的大浪淘沙后,纷纷开张的邮市已所剩无几。在上海,也只“卢工”和“云洲”有些规模。少数多次经历邮市暴热骤冷的邮商仍驻守“岗位”,成为邮市中的“铁杆”,从某种意义讲他们是维系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邮》2000,(11):29-30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邮政部门为振兴极度低迷的邮市出台了一系列救市举措,其力度之大、频率之高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尤其是今年5月18日起率先在北京邮票厂清理销毁不适应现行邮政资费标准的通信邮票及超过库存标准的1992-1999年纪特邮票,为全国范围内销毁邮资票品拉开了序幕。3个月来邮票市场依然不为所动,反而随邮市传统“歇夏期”的到来,整个大盘仍破位下行,新邮预订户手中的编年新邮市价大幅缩水,170多元的1999年票竟然面临跌破百元大关之虞,邮人闻之无不为此寒心。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钱币市场传统的“歇夏期”。可今年的钱币市场却一反常态,在“歇夏期”里各种钱币板块行情依然红火,尤其是第三套人民币(以下简称三版纸币),在经过四、五月份的小幅回调后,最近又重拾升势,伴随着成交量的不断放大,部分券种创出历史新高,成为今年“歇夏期”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近期进入卢工邮市的客流不多,内场A区、B区中,邮商人数比顾客还多,好在邮市里有空调,"孵空调"成为邮市的一个新景观。歇息二年的邮市"歇夏期"又卷土重来,酷暑阻碍了爱好者入市的脚步,邮市行情每况愈下。网络间的成交也显得苍白无力,邮票新品行情连续滑落,行情和走势变得更为扑朔迷离,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整体继续胶着盘旋,部分品种有价无市,平淡无奇曾使不少邮人开始迷惑,这些现象都在价格  相似文献   

19.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8):38-39
7月份虽有热门新邮问世,尤其《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形成了新的热点,但是即使如此,整个市场仍然没有摆脱歇夏期低迷的桎梏。7月中旬开始,近期邮品价格下挫、入市人流减少、出摊率下降、成交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邮市在经过上半年的普涨运行之后,新中国发行的大多数邮品价格已明显上了个台阶,从市场的整体演绎分析,无论是近年来发行的新邮,还是此前发行的JT票等老邮,几乎体现为齐涨共跌的特征,因此就价格的变化节奏看,属于典型的普涨表现,也就是修复性回升行情的最主要特点。但是,随着今年歇夏期邮价的抗跌性明显增强,市场的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8月份的复苏表现中,各个邮品板块的回升一改此前齐涨共跌的势头,而呈现出风水轮流转的现象,尽管8月份的反弹表现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板块依次走强的特征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