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古人对“读”也有经典地概括和诠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可见,谲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牛鼻子”,因此,课堂教学古诗文,应该注意诵读与感悟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汉语古诗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中学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中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5.
【单元教学设想】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古诗文的第一学法就是“熟读法”。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教学十分重视诵读,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格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这充分说明了诵读在古诗文学习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国的古诗词,表情达意言简意赅,诗画结合意蕴悠远,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就强调古诗文的背诵积累。因此,结合我校“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古诗文诵读成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精读苑”。在诵读活动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兴趣爱好。我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快快乐乐诵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粹,它们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对小学生的人文教育、语言文字学习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极大的熏陶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人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起点,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奇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香清味浓,孕育着龙的传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有着重要地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古诗文教学的探索,以请教于大方之家。一、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什么是诵读?朱自清先生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以看出,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老师的“范读”,学生的“跟着读”、“练着读”、…  相似文献   

11.
一、强化诵读,势在必行1、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至理名言,这是古人成功经验的总结。它形象地告诉我们,诵读有助于理解与运用。2、熟读、背诵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充分消化、掌握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读,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出之于口,明乎于心,才能抓住文章的“钥匙”,知其词句,品其意味,得其精华。真正做到心领神会,理解实质。读而熟,熟能背。靳家彦先生强调“把读书优先权还给学生”,就…  相似文献   

12.
<正>新的职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古诗词是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方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见解。一、开展强化诵读诵读是我国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吟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职高语文教材选编推荐的这些古诗文是  相似文献   

13.
要重视诵读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学记》上说:“呻其占毕”。“呻”即诵读,也是朗读和背诵的意思;“占毕”即竹简。上古社会,科技不发达,没有纸张,就用竹简作为书写工具。由此可见,诵读之法,古已有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为熟读成诵,就能较深刻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就能不知不觉地把读物的内容和理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难怪今人周正逵先生说:“背诵课文三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不过,我们既反对“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死读书的方法,也不完全赞成回归传统的做法,我们应该创造性的读书,应该在理解的基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古诗对一个人的文学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逐步提高文学修养。那么,如何使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饶有兴趣地诵读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我认为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课程阶段目标 7— 9年级“阅读”部分提高了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可见对于古诗文 ,诵读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将做学问分为三种境界 ,笔者认为阅读古诗文也应达到“三境”,以提高对古代作品的欣赏品位 ,让学生真正做到熟读成诵 ,美读成习 ,以读为嗜。第一境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师要让学生在“自读”中读准字音、…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优美,音调和谐,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传唱不衰。在诵读中品味优美词句,感悟真情,领略诗的神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古诗文,离不开一个"读"字,读可以品出诗的音韵、情韵和意韵。一、声情并茂,反复吟诵,感受音韵美诵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之一。"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韵味是从读中得来,兴趣是在读中产生,语感是在读中积累,素养是在读中培养的。  相似文献   

17.
杨柳 《宁夏教育》2006,(12):46-47
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古人十分重视诵读,不少人还对诵读的地位、作用等,作过精辟的论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凡读书……熟读而精思,可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闪烁着睿  相似文献   

18.
诵读从字面含义理解是包含熟读、背诵两层含义。诵和读都包含了对原有内容带有感情、节拍明显的朗读,并在过程中把握诵读对象的主要内容和含义,渲染文化和感情。在诵读中要注重音节、音调、停顿、语速等具体语音现象和表达技巧的应用。而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是语文启蒙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可以让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实现耳、口、脑、眼的多器官、多功能协调运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可以在诵读过程中实现对古诗文意境的想象和描绘,对其中包含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学习是有效提升古诗文学习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效率和兴趣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曾俊健 《现代语文》2009,(1):108-109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敲门砖,它能带领学生走进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之门。加强诵读,有助于积累、感知。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读得熟,不待解说,自晓其义。”这是古人的读书体会。朱熹在《读书之要》中写道:“大抵观书先须熟读,  相似文献   

20.
重视朗读     
古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洪镇涛老师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