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整整50年前,新中国江山初定,百废待兴,新闻界经过紧张的谋划筹措,《人民画报》创刊特大号终于在万众翘首以待中,于1950年7月问世。新中国第一本画报《人民画报》由毛主席亲笔题写刊名。创刊特大号开本大,堂皇华丽,封面设计顶天立地,气势恢宏,一代伟人英姿勃发,面带微笑,向人民挥手致意,象征着新中国的巨轮,搏击风浪,出海首航。创刊特大号的“发刊词”宣告:“《人民画报》的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过去了,《人民画报》这份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期刊发生了哪些变化?如同一棵不老松的《人民画报》怎样才能独步其林?它占领今天地位的独特资源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走过半个世纪的《人民画报》,与新中国同行。她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用大量真实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下了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涉及到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各个领域。50年连续未停刊地出版了600余期,汇聚成一幅彩色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1日,是《人民画报》创刊45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它随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脚步一起成长壮大,在它的565期画报中形象地向读者介绍了新中国的诞生、成长;介绍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介绍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介绍了中华大地大好河山和名胜风物。近十几年来,它更是着力反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表现了亿万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率领下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0,(8):54-54
2010年7月8日,《人民画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庆祝活动,纪念毛泽东同志为《人民画报》题写刊名60周年。与此同时,《人民画报》图片藏画展也在此拉开帷幕,人民画报书画院揭牌成立。  相似文献   

6.
《人民画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几十年来她形象.真实记录了共和国社会变革的步伐,向世界介绍了一个古老而在发展的中国。她曾经以23个种发行至世界上180个国家和地区,最高发行量超过百万,创造过历史的辉煌。而近些年,期刊的繁荣与读的小众化分割了市场;电视、报纸与网络“诸侯纷起”,又对期刊形成强烈冲击;中外之间信息沟通的便捷,也给外宣刊物带来需求淡化。在时代的演进中,画报渐渐“从绚烂归于平淡”。如何顺应时代,探求市场,设计形象,贴近读,办好画报,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常常怀着复杂的心情审视我为之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民画报》。这本伴随着新中国成长、曾受到人们喜爱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老杂志,正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一直在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总理在“文革”期间,从1970年第七期《人民画报》开始审阅画报的整本稿件,一直到1974年初,身患重病才不再审阅,整整3年多,期期审阅。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日理万机,尤其是在全国大动乱期间,与“四人帮”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紧张之时,他还要连夜审阅《人民画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这说明周总理多么重视以对外宣传为主的《人民画报》(外文版为《中国》画报)的作用。当时,人民画报编辑部在每期杂志的文图编辑完成后,将全部稿件,从封面到封底,按画报开本、设计版样,贴好照片和文稿,主送中联部、并送外交部审阅,然后画报社根据两部审阅  相似文献   

9.
叶炬 《文化交流》2014,(3):77-80
桐乡的老家中保留着一本名为《世界》的奇特画报.说它奇特,一是画报开本特别大,高41厘米,宽30厘米,比一张“晚报”还大;二是用纸之好,印制之精,绝非民国时期画报可比;三是经仔细分辨,这本《世界》画报的出刊时间应是民国以前的清末时期;四是在国内有关清末民国时期书刊目录中,从未看到过这本《世界》中文画报的介绍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61年9月14日,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召开了一次讨论画报业务的会议,中心议题是“研究如何提高《人民画报》宣传艺术”。参加会议的有外办副主任廖承志、张彦;外办宣传组的负责人、对外文委副主任兼外文出版社社长罗俊;人民画报副总编辑范源、徐敏、蔡尚雄和几位编辑组长。为了博采众议,还邀请了美协、  相似文献   

11.
《人民画报》(以下简称《画报》)自1952年开始向国外出版发行英文版《中国画报》后,成为我党对外宣传的刊物之一。就是在“十年动乱”我国仅有20种期刊出版的非常时期,《画报》仍未停刊,至今已出版了580多期,今天仍继续以14个文种向全世界182个国家出版发行,是我国对外发行量最大、涵盖面最广的一本对外宣传期刊,1996年被列为我国对外宣传三个重点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12.
翻开近两年的《人民画报》,你会发现这本有47年历史的“老”刊物有了不小的变化。最直观的是开本小了,改为国际流行开本,页数由44页增加到60页。但如果细览内文,突出和显著的感受是画报质量在不断提高:少了以前的“画报体”,报道的针对性增强了,内容更丰富,题材更拓宽,更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13.
提起《人民画报》,许多读心里都蕴藏了一份珍贵的记忆。建国以来,《人民画报》就以一幅幅精美的黑白照片滋养着自己的读。几代国家领导人都对这份创刊于1950年的刊物投注了极大的关怀,毛泽东主席当年亲自为之题写的“人民画报”的刊名,那熟悉的字迹至今让人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14.
打开新出版的《刘佐尹画集》,赏读佐尹兄一百多幅山水画佳作,不禁连连赞叹,感到震撼。佐尹的画好,我是早知道的。他是上世纪40年代上海美专国画系科班出身,解放前到浙东打游击时就办过《金肖画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种最多的对外宣传刊物,《人民画报》(各对外文版使用《中国画报》名称)的全体同仁始终自觉地承担着“民间大使”的职责,在采、编、译等工作中,时刻想着读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人民画报》便于1950年7月应运而生了。而今,它已经度过了45周岁。这是不平坦的45年,又是闪耀着辉煌的45年!《人民画报》创刊伊始,只有一个汉文版,以后陆续扩充。目前,它以汉、藏、英、俄、法、德、日、泰、印地、朝鲜、阿拉  相似文献   

17.
正5月26日,中国外文局联合《俄罗斯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办,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外文局系列国际云交流活动之"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共同应对新威胁,促进疫情后经济复苏,打造更加紧密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主持论坛。杜占元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俄两国密切沟通、相互支持,开展了有效的协调合作,彰显了新  相似文献   

18.
温馨的回忆     
在《人民画报》创刊4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作为一个老兵,不禁浮想联翩。现将一些杂感书后,以聊表纪念之情。从出师不利说起我于1962年调到隶属外文出版社的《人民画报》阿文组工作。我所在的阿文组虽没有国内知名的  相似文献   

19.
《对外大传播》2003,(1):33-33
为推动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在中央外宣办和中国驻韩使馆的大力支持下,人民画报社和韩国启明社就以版权转让的形式合作出版《中国画报》韩版事宜进行了多轮磋商,于2002年11月签定了合作协议。《中国画报》韩版已于近日出版创刊,成为中国在韩国出版发行的首家官方刊物。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中国外文局的全体工作人员悲痛万分,情不自禁地聚在一起学习、缅怀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丰功伟绩。人民画报社的同志还追忆起邓小平同志为《人民画报》创刊40周年题词的情景。《人民画报》自1950年7月创刊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一直关心着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