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汉语新词语研究是词汇研究领域一个常新的课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新词语内部由于出现了大量单音节词素加双音节词的构词现象,因此呈现出三音节增多的表象,这也正从一个方面体现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仍是以双音节为主的现状。词汇体系内部存在类推机制,以语言中某些词和形式为标准,使另一些词和形式向它们看齐,从而构成新的词或新的形式,这是汉语新词语内部出现大量词群的内在原因之一。将传统的意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的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相结合,这种研究视角有利于我们对汉语新词语现象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焱 《现代语文》2009,(8):17-18
语言学上的类推是指在语言的某种其它规则模式的影响下,语法和词汇形式产生变化的过程或结果.本文拟对类推在创造新词语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描写,探讨类推对新词语构造特征的影响,以及类推机制发生作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X女"族新词语语源有新造词、新借词、传统词的新含义、方言词的吸收等情况,其中新造词与新借词的现象最突出。新借词中日语借词占很大比重。"X女"族新词语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X女"族固有词语比较,X的音节数量更自由,形式更多样,有很多新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新词语语义更丰富,这一词语模有了更高的能产性。"X女"族新词语的大量出现,在语用上是一种"从众心理",也使"女"有了缀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新词语的界定、字母词的读音、词缀的定义和分类、词缀和词族的关系等四个重要问题展开探讨。1."新词、新词语、新词新语"这三个形式,据其英译new words是同一概念.三种词形。2.进入汉语词汇的外来字母词汉读音节数量,要依据汉语音读兑换成的音节计算。3.词缀是语义上基于比喻义或偏离常用义泛化、具有构式类推性、词族标记性的造词词素,包括虚词缀和实词缀。4.构式词族以词缀为标记,仿制词族以实词素为标记。  相似文献   

5.
自"犀利哥"、"凤姐"等拟亲属称谓语流行之后,2012年传媒中又陆续出现了"表哥"、"房姐"等新词语,这类新词语使用"词义表面化"机制的构造规则产生。"词义表面化"构词有旧词新用、新造词、将应用于语流中的旧词(包括成语在内的词语)利用谐音手段产生新义三种情况。"词义表面化"的创新使用凸显了人们构造及使用新词语的社会、文化等诸多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试论类推机制在汉语新词语构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类推”也称“类比”,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方式构成的形式。在语言学中,它以其他语言规律为基础,从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等各方面,对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构成产生影响,使附加构词法、词族、语义类比构词法、缩略构词法及外来词的借用等都有了更新的功能,显示着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词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出现的,形式、意义、用法三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新的,用来交际的词或短语。新词语与词汇体系中的既有词语处于动态的转化过程之中。外来词语、方言词语、行业词语与新词语的交融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新词语与流行语的区别是使用频率的高低、使用地域的广泛程度等。汉语新词语是汉语词汇体系的一部分,是汉语词汇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云"族新词语是新出现的语言现象,是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体,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的特点。从结构上看,包括"云X"和"X云"两种结构;从语义上看,[+互联网]是"云"族新词语最重要的义素;从语用上看,"云"族新词语具有确定性、能产性和常用性。"云"族新词语构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发端期、发展期和成熟期。语言经济原则、隐喻和类推是"云"族新词语构式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初看书名,为"新词群"三个字所吸引."词群"在汉语研究中前贤有所论及,如孙常叙在<汉语词汇>(1956)中就提出"同族词"这个概念.书中所述"词群"与前贤的研究有何不同?"新"又为何指?这些疑问促使笔者驻足对此书探究一番.经通读后了解此书的研究对象为新词语词群,"新"指新词语,是新时期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0.
前言近年来,新词语的产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况和方兴未艾的势头。新词语不但数量大,而且类型多样,特点突出;其中有些是先在改革开放较早地区形成,而后向其他地区扩散。归纳和总结新词语产生的手段,实有必要。1.类推作用产生新词语类推造词,有的书上称仿拟。我们觉得,仿拟是修辞学述语,而类推是一种语法手段,这种手段在索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在语言语音、语汇、语法三要素中,语汇最活跃,是文化特质的最好体现.而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新词语的产生.汉语新词语构造体现出词语形式延长、词缀或类推词缀造词、缩略词构成渠道广阔,吸收外来词的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这是由特定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交际双方的情感和心理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新词语指新造或有新义,且具有交际功能和普遍性的词语.新词语的特点表现在科技、信息、经济类的居多,音节趋向多音节化,词语可以"望文生义",新的词缀大量产生,字母词增多,网络新词大增等方面;新造词语、旧词新义、旧词新用、缩略词、外来词语、方言词语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媒的发达和多样化,新的词语不断地涌现,并借助网络平台快速传播。新词语是对语言常规使用的一种偏离,因此,从规范使用来看对新词语的研究更具重要性。新词语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新词语的本体研究,另一类是对新词语产生影响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过往研究中所使用的语言证据要么基于研究者的个人经验,要么是诱导出的数据。基于网络语料库的新词语研究以网络语料为依托,采用语料实时监测和语料定时采集的策略进行语料收集。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在不同的语体、文体中不同的表现,并通过观察目标词的语境及拓展语境,对新词的形态、用法、意义、语法构架和语义韵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新词语进行总结和类推,解释新词语的成因,发现语言运用的规律性,预测新词语的发展趋势,规范新词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一、从结构上类推 有些成语往往是由两个意思大致相同的并列短语组成的,因此,可从一个短语中的某一个字类推出另一短语中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字.如"循规蹈矩"就是由"循规"和"蹈矩"两个短语构成,其中"循"、"蹈"是"依照、遵守"一类意思的"同类字",所以,由"蹈"就能推出的是"循",而不是"寻",否则,"寻"和"蹈"两个字的意思就不一致,整个词语的意思就令人费解.有些成语是由一个词分开说的,如由"奢侈"一词生出"穷奢极侈"的成语,而"侈"不能写成"耻";由"奸猾"一词引出"老奸巨猾"的成语,而"猾"不能写成"滑".  相似文献   

15.
"黑领"作为"领"词族的一个新成员,在语义内涵、形成机制和稳定性上表现出许多与"白领"等其他"~领"式新词语不同的特征。新词"黑领"是在语言类推作用下仿拟造词的产物。在多项语义的共时竞争中,"黑领"也正由"多指"趋于"专指"。  相似文献   

16.
词语模是当代社会背景下特别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种创造新词语的方式.词语模是一种"模块",具有开放性和能产性;词语模是一种"模式",具有抽象性、类推性;词语模是一种"模具",具有定形性、定性性;词语模是一种"模效"行为,具有仿效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模因可以出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其中词汇模因是最活跃的因素。在新词语当中,词群是一个庞大的、引人注目的类型。这类新词语往往以一个现成的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作为相当于词缀的构词要素,然后与另外一个单音节或多音节的语素结合为一种偏正式的合成词,有的是简称形式。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探讨新词语词群的构成,从而进一步探讨新词语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挖掘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当下民众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诸"是不是合音词的况总共有三种:(一)"动词+诸",(二)"动词+诸+乎",(三)"动词+诸+名词(或词组).文章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发现上述(一)、(二)两种情况的"诸"字都只相当于代词"之",由"诸"字煞尾时,"诸"字并不是"之乎"的合音.第(三)种情况的"诸"字,有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代词"之",认为"诸"字是"之于"的合音,是忽视了古代汉语中"于"字可用可不用的客观事实而误会的结果;"诸"字无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介词"于".最后得出结论:"诸"没有合音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在2008年度产生的359条新词语中, "雷"毫无争议地当选了2008年最为流行的新词语之一.本文试图运用潜显理论分析新词语"雷",从它的词源分析入手,揭示"雷"的引申义,重点对"雷X"的潜词显词化情况进行说明,最后对这一词语的规范化及未来发展情况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元明清白话作品中常见"蒿恼"或"薅恼"一词,"蒿(薅)恼"义为"搅扰,打扰",从《说文解字》及"蒿""薅"的形义关系分析,"蒿""薅"不可能从本身的意义引申出"搅扰,打扰",从而断定,"蒿(薅)"作"搅扰,打扰"义是假借用法;同时,从《广韵》出发,结合古书用例,证明"蒿(薅)"的本字应是"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