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吗”“嘛”二字,一般人都很眼熟,以为正确使用不在话下。可偏偏就是这两个字,经常会张冠李戴,连中央电视台的2006年的春节晚会也未能幸免:“开句玩笑吗!”本该用“嘛”却用了个“吗”字:“我赔得起嘛?”和上一句正好相反,这里用“吗”才能表达疑问语气。可见,“吗”“嘛”二字不容小觑噢。  相似文献   

2.
“却”、“但是”和“倒”都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有转折意味,但它们在语义、语篇连接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却”是语气副词,“但是”是连词,其基本语法意义是表转折关系。而在语篇中,“却”可连接两个句法成分,“但是”不能;“但是”可连接句子和段落,“却”不能。“却”和“但是”多用于书面语中,“却”多表示说话者持不同的态度。“但是”侧重客观叙述。“却”在表示转折关系时有时候没有语义侧重点,“但是”的语义侧重点多位于转折项。“却”和“倒”都是语气副词,能在表转折关系时表达一定的语气并起强调作用。在复句中,“却”可位于后一分句中,而“倒”既可位于后一分句,还可以位于前一分句。“却”用于书面语中,“倒”一般用于口语中。“却”在表示转折关系时有时候没有语义侧重点,“倒”的语义侧重点多位于转折项。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描写“些”“些儿”“一些(儿)”这三个词在《元曲选》宾白中的语法功能及语法意义,同时比较其异同。“些”具有构成词语和作句法成分的功能;当其充当定语,宾语时,表事物的不定量,作补语时,表动作的量或性状的比较程度,有时兼有表祈使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世说》前后大量出现的“都+否定词”中的“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这种表语气的“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既可表总括又可表语气,二是纯粹表语气。现代汉语中副词“都”直接由《世说》时代“都”字用法发展而来,在其发展中有继承也有变更。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文言文中用于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字,其作用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本文举出这种主谓结构出现的三种语境中,“之”字都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语言事实,说明“之”字的出现与否,同主谓结构的是否具有独立性无关。然后对这种“之”字在句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的分析,认为其作用如《马氏文通》所说,在于疏缓语气以引起强调。  相似文献   

6.
杜永道 《现代语文》2006,(2):109-109
问:如何区分“以为”和“认为”?以下两句话该用“以为”还是“认为”?  相似文献   

7.
镇坪八仙方言中的“哒”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作助词用于句中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作语气词用于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末,表示肯定、确认、假设、感慨、禁止或劝阻等语气。  相似文献   

8.
徐永新 《语文知识》2003,(10):24-25
文言文中语气助词“乎”和“欤(与)”都可以用在疑问句、感叹句和反问句中,表达疑问语气,但表达作用有别。1、疑问句中,“乎”一般纯属有疑而问,语气直率而有力;“欤”重在征询,态度和婉。例如:  相似文献   

9.
反问句式“不亦……乎”之“亦”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情态副词“也”字,一为音节衬字,这两种理解均使反问语气缓和。一般“不亦……乎”句式反问气势较强,“亦”字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许多学生认为双重否定句比一般肯定句语气更加坚决、肯定。这是否正确呢?我认为:一般来说,肯定句语气比较强调,否定句语气比较和缓,双重否定句既可加强肯定语气,也可使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委婉。双重否定句有许多种,分属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认为”和“以为”都可以表达观点,但“以为”比“认为”多一层否定的意义,“以为”问句是反问句,而“认为”问句是疑问句。“你以为呢”是简略的反问句,“你认为呢”是简略的疑问句,它们在形式上的一系列差别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出位”最早流行于港台,多用来形容明星与众不同的行为。现在大陆的媒体经常使用并扩大了使用范围,广泛用于时装、娱乐和媒介等时尚娱乐文化领域,并用作书名、影片名、歌曲名,如:王瑞吉、姚瑶著的《出位》,莫少聪等主演的《出位》,张卫健演唱的《出位》。“出位”的“出”,超出的意思。“位”是指很虚的一个个范围,往往是无形的,或者抽象的事物,也指惯常的某种动作行为。“出位”指突破原有的规矩、习俗、做法、惯常的言行、某个范围、一种事物等。既可以指自己对过去的突破,也可以指对本行业间很流行的做法的突破。娱乐界流行的“出位”由“突破”之义引申而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学界大多认为“简直”表夸张语气,也有学者认为“简直”并不表夸张语气,而是表确认语气。其实“简直”不仅仅是表示夸张语气,可以说所有的“简直”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只不过与比喻、拟人、双关、仿词等结合使用的“简直”句,夸张手法的运用较为明显,是高度夸张;不与其它修辞手法配合使用的“简直”句表达的是心理的真实感受,其用法已经凝固化,因此夸张手法没有得到凸显,`这样的“简直”句也使用了轻度夸张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4.
河南商丘方言中的“就那吧”是一个表现力很强的语言形式。有四种不同的语用意义:1.可用于表让步、委曲求全义;2.可用于应答中表敷衍、弱否定的语气;3.也可表不耐烦不信任等否定评价义;4.常用于句子开头表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两个三角”理论提倡语法分析的动静结合.以此为基础,对现代汉语新兴语气助词“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分布在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中,对应着不同的语气意义.舒缓语气是“哈”最基本的语用功能,拉进距离和寻求认同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由此派生.另外,“哈”一般用于口语性话语,有年轻化、网络化的特点.以汉语方言为基础,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哈”日益发展并迅速兴起.  相似文献   

16.
徐美娟 《文教资料》2011,(31):34-36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特殊句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把个”句式是在“把”字句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同样也有很多研究“把个”句式的文章,本文对“把个”句式中“个”进行分析.认为“把个”句式中“个”的功能在逐步由量词表示数量单位虚化为语助词表示语气。  相似文献   

17.
《老子》第四十二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体现出了老子的自然观、演化观,认为所有事物都具有阴、阳两种属性(联系),其演化的基本过程是“冲气以为和”。张岱年对“冲气”的解释是“冲气是阴阳会合之气”,所谓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表示事物的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也就是很大的差异性、个性。多样性是“和”的先决条件,同时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潜在前提就是承认多样性的存在。事物仅停留在多样性是不够的,还要达到“和”的状态,这就必然要使多种事物能互相取长补短,和谐地相处,只有和谐才能“生物”,才能使事物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19.
公穆宝 《英语辅导》2001,(11):12-12
在英语口语中,不同场合一个词汇有许多种用法,如多义词语“Allright”,一些英汉词典将其解释为“好、行、对、同意、没关系”等意思,其实它也可以表示“安全”、“的确”、“正是”等意思。这些意思都是说明说话者的肯定态度的。有时它也可以用于强调、转折和讽刺的场合,表示说话者的恼怒、连接或否定等的不同语气。  相似文献   

20.
中古汉语副词“定”的用法比较复杂,既可以表示肯定语气,也可以表示疑问语气,还可以表示转折语气,各种用法的发展比较平衡。但由于其所负载的义项过多,而且组合功能不强,所以在整个中古时期使用频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