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它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完成和体现出来的。生物的遗传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生物的变异为物种的进化及其多样性奠定了物质基础。本章通过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来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相关的应用问题。本文就“遗传和变异”的前三节的教材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1 教材分析1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专题的内容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相关的内容。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发生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1.1本节内容的地位 该节是现行人教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细胞增殖”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所以本节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是高中生物教材<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比较复杂,相关的知识比较抽象,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是高中生物教材《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比较复杂,相关的知识比较抽象,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遗传和变异》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知识,又是难点。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本章的理论基础,它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阐述了新陈代谢调控的机理及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上一讲已对“遗传和变异”的前 3节的教材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并对该部分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本文将对“遗传和变异”的后 2节教材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 ,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此外 ,还将对“遗传和变异”的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和习题的选编与训练提出一些建议。1 教材分析1 1 内容变化 本专题“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二节内容 ,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材内容的选编是按照由遗传现象到遗传本质及相关理论在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应用之顺序进行编排的。这样的教材设计 ,为案…  相似文献   

7.
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从高二生物课的整个知识系统来看,生殖和发育又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因此,讲好这节课,对高中生物课教学,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了上好这节课,首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懂得生物是怎样以有性生殖产生新个体的,这也是教材的重点。在这个重点中,又包括以下的几个内容:(1)两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减数分裂;(2)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受精作用;(3)受精卵的发育——动物和植物的个体发育。特别是两性生殖细胞,既是新体的产物,又是上下两代连续的桥梁和传递遗传物质的唯一媒介。因此,让学生了解精子和卵子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基因库、生态系统等知识有着广泛联系 ,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一章。学习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树立环境道德观 ,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因而必须搞好本章的教学。本文拟就“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章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并对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1 教材分析1 .1 教材编排的变化。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 ,一是知识编排更完整、更系统。本章教材是在旧教材第七章第四节“环境保护”内容的基础上 ,进行了大幅度修改、补充、完善而成的。包括生物多样性及…  相似文献   

9.
陈慧 《新高考》2005,(12):46-49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在一轮复习中属于较小的专题,但本专题中减数分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联系紧密,是高考中的常考点,而且减数分裂也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生物的个体发育涉及初中知识较多,在复习时要注意回顾有丝分裂,联系遗传的两大定律和变异知识。本专题的复习方法以知识梳理法和对比法为主。  相似文献   

10.
卢军 《初中生辅导》2022,(14):51-52
<正>《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是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最后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介绍的是生命的延续,变异既是生命的一种延续现象,也是生命的一种发展,即在延续中发展。本章则阐述了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发展,从知识的角度看,前面两章的内容,甚至前面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方面的内容,都是本章内容的基础。下面,老师将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并对重难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生殖与发育”这一块内容中,减数分裂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等知识的考查·另外,从综合角度看,主要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联系与区别、减数分裂与生物遗传规律的联系等·再有,像生殖的类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无性生殖的新技术———组织培养、克隆等则成为这一块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而有关生物的个体发育主要是植物个体发育的知识经常与遗传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下面将今年高考中所出现的有关生殖与发育的题型和…  相似文献   

12.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而且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与细胞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就决定了本章内容的基础地位。学好本章内容是学好后续各章的基础和前提。1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包括三小节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 细胞增殖”“第三节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本章安排有 3个学生实验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本章教材与老教材“细胞”相比 ,作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主要在于 :(1 )教材结构上的变化。新…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细胞呼吸”一节,包括三部分: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的意义。“细胞呼吸”是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的最基本内容,其中涉及物质和能量的双重变化,阐述生物体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并且“细胞呼吸”对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光合作用、矿质营养、细胞分裂、生殖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及遗传和变异等知识,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桂生 《新高考》2005,(12):50-51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物的重要特征,生物通过生殖来延续种族,细胞增殖则是生殖的基础,不同的生殖方式是通过不同方式的细胞分裂来实现的。本章主要考点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辨析(判别细胞所处分裂时期或细胞名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图的解读;被子植物果实不同部分的发育来源及染色体数目、基因型的分析;生物的生殖与现代生物技术(如试管婴儿、克隆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等)的关系梳理,等等。  相似文献   

15.
分析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这一主题的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和知识整合,并对该主题教材的相关内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章内容从宏观角度系统地沟通了与其他章节之间的联系 ,是现代生物学在宏观方面研究的中心问题。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 ,只有深刻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现其内在固有的规律即生态学基本原理 ,才能为解决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地发展 ,因而搞好本章教学意义重大。本文拟就本章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并对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1 教材分析1 .1 教材编排的变化 一是知识编排更系统。本章教材是在旧教材的前 3节内容 …  相似文献   

17.
高二《生物》第五章“遗传和变异”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第一节“生物的遗传”中第一个大问题“遗传的物质基础”的第一个知识点,是本章第一课时的内容。学习这一内容时,如果仅依靠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理解起来总会有些前后内容不够连贯、逻辑性不强的感觉。如果将教材的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和循序渐进地吸纳新知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课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要知识准备,也是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及生物的进化的重要基础.高二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四种无性生殖方式以及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和双受精的概念,但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王健玮 《中学生物学》2005,21(12):29-30
1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是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类通过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发育(遗传特性的表达)体现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本节是在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后,进一步的学习内容,在认识鸟类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了解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从学生已有经验人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倡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等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赵慧 《中学生物学》2008,24(5):37-38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生物新课程“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中的一个内容,旨在通过对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基本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起到积极作用。并且本节与实际生活现象密切联系,是对前两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内容的深化,是本主题甚至是整个初中生物教材的难点,并且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铺垫,所以本节知识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