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记者于友,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几度参与对外报道工作:1938年参加著名出版家胡愈之和新闻记者范长江领导的国际新闻社,1941年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香港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光明日报》编委和国际部主任、《中国日报》副总编辑。2011年初春的一天,本刊记者在北京于老的家中,采访了这位一生与外宣工作有“不解之缘”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2.
陆士虎 《文化交流》2010,(12):33-37
我踏着平坦的石板路,沿着清清的鹧鸪溪走去,便到了地处浙江南浔的著名的嘉业堂藏书楼。我要采访的主人公名叫郑兴宝,任浙江省图书馆嘉业堂藏书楼管理部主任20多个春秋。近年来,我曾多次陪同央视等记者拍摄过嘉业堂。今年9月,央视《国宝档案》栏目推出了嘉业堂藏书楼的两部专题片,郑兴宝与我还一起出过镜呢。  相似文献   

3.
曾敏之 《文化交流》2009,(12):14-16
我从1944年到1946年在重庆与周总理有过不少接触。当时,我是《大公报》记者、采访部主任,担任过对旧政协的采访工作,与中共代表团有较密切的关系。但这期间写的文稿,因为经过当局对我的逮捕、搜查,都已散失。现在,凭记忆写下有关周总理的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4.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离休1年之后,正潜心学画的我,突然接到《人民中国》编委会的通知,要我沿京九线采访,在1995年上“京九大铁路之旅”的连载。京九铁路是本世纪我国仅次于三峡计划的宏伟工程,享有好多个中国铁路之最。对我这个老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广阔天地啊! 1994年9月,我正式开始了采访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出差4个半月,行程5000多公里,采访了48个城市,撰文12篇,共6万多字。《人民中国》杂志连载后,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迫切希望能把自己宣传出去,进一步为世界所认识。中蛋外文局的任务是对外宣传,有责任为地方的对外宣传服务,并且也一直努力地在做着这件事。今年三四月间,我局总编室又应邀组织了局内的《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画报》、《中国报道》、《中国与非洲》6家杂志的部分记者,分3个团前往广西、河北和湖州市采访。回来后记者们已纷纷写出稿件,编出画页,将陆续对外报道,以不辜负各地外宣部门的重托。  相似文献   

6.
应湖南省委外宣办和怀化市委外宣办的邀请,中国外文局总编室新闻处组织了由《对外大传播》、《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新华社》、《中新社》、《国际广播电台》7家新闻单位的8名记者前往怀化地区采访。记者团于2000年11月5日至10日在怀化市的靖  相似文献   

7.
2001年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在河南郑州市隆重举行。应郑州市外宣办之邀,中国外文局组织《人民画报》、《北京周报》、《中国报道》、《今日中国》、《对外大传播》、“中国网”的外国专家和记者,由《中国报道》副总编辑张梅芝带队,组成了一支一行9人的专家记者团,对这一大型活动进行了采访。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有3名外籍专家,他们分别是“中国网”的英文专家 Sara Grimes、《人  相似文献   

8.
我在国际广播电台工作已近14年,作为葡萄牙语部的记者,也曾采访过不少外宾。但只有这次采访世妇会才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当记者的甜酸苦辣。过去参加外事采访,往往由接待单位事先安排好时间、地点,我只要带上录音机前往,就能胜利完成任务。而这次却迫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两会”多年来为国外媒体所关注。2007年,根据新近实施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外国记者在“两会”新闻中心报名后便可直接上会采访,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要办理烦琐的手续,此举大大便利了国外媒体的采访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世界135家新闻机构的560名外国记者采访了今年的“两会”,共发表报道3331篇。  相似文献   

10.
王眉 《对外大传播》2008,(10):41-42
北京奥运会闭幕后,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位日本驻华记者,由于媒体的规定,该记者要求不透露他所在的媒体和他本人的姓名。《对外传播》:您所在媒体对奥运报道的情况如何?答:为了采访北京奥运会,总部一共派了几十名记者来中国,包括体育  相似文献   

11.
袁瑛 《对外大传播》2014,(11):24-25
正相比西方媒体,中国记者(来自主流媒体)关注并报道气候变化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记得一位比我早入行的记者前辈回忆说,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环顾四周,中国记者寥寥无几。而就在那次会议上,气候变化谈判因为达成了《巴厘路线图》而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两年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由于一百多个国家的政治领袖齐聚一堂,中国记者前往现场采访的人数已经有近百人之多,在那一年,气候变化成为了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话题。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随着气候变化报道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中国媒体开始形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1月6日,禽流 感疫情在辽宁省境内暴发。 在报社主管领导的直接指示 下,北京总社同我所在的东 北记者站上下联动,精诚配 合。后来的事实证明,记者 第一时间出发、及时到达现 场采访为《中国日报》在“负 面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比较 好地引导了舆论,体现了这 张报纸的特色和国际大报的 风范。  相似文献   

13.
9月17日到25日,我作为《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隶属《北京周报》)的记者,参加了“感知中国”在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的采访活动。在非期间,与报社后方以及非洲分社密切配合,通过杂志、中英文网站、北京周报新浪官方微博和《中国与非洲》FACEBOOK社交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多媒体、零时差、全方位、图文并茂的立体报道,为不同平台受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世界关注中国、聚焦四川。统计显示,超过32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家媒体入川采访,登记注册的记者人数多达800名,其中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CNN、《朝日新闻》等世界著名媒体。这样大规模、突袭式的境外媒体聚集采访,在中国内地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世界关注中国、聚焦四川。统计显示,超过32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家媒体入川采访,登记注册的记者人数多达800名,其中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CNN、《朝日新闻》等世界著名媒体。这样大规模、突袭式的境外媒体聚集采访,在中国内地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著名国学大师、书画大师启功先生于2005年6月30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启功先生.字元白,1912年7月出生北京, 满族,长期从事文史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 论稿》等著作,1952年后任北师大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全 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等 职务。 鲍文清女士原为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资深记者.曾采访过诸多文 化名流人物,自1979年与启功先生结识后,一直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交往 和友谊,并于2004年写作出版了《启功杂忆》一书,获得了社会好评。 为追念启功先生,本刊特邀她撰写了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德鲁·雅各布斯(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的记者,作为汉语学习者,20世纪80年代他就来过中国。1998年安德鲁进入《纽约时报》工作,2008年被派驻北京。五年多来他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报道,一些报道也曾在国内引起争议,并引发他与读者的探讨。本文作者在对于《纽约时报》中国民族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中发现该报大量集中报道藏族和维吾尔族,2008年以后相关报道更明显增多,报道题材则多聚焦冲突。这是报纸或记者主观故意的偏见作祟,还是意识形态框架下的下意识行为,抑或是新闻操作的规律、手  相似文献   

18.
张娟 《对外大传播》2006,(12):46-47
创办十年的香港凤凰卫视,之所以能紧紧地锁住人们的视线,是因为它能报道世人所关心的大事,正如它的总裁刘长乐所言:凡是大事发生的地方。我们都会在那里。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中国电视人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在重大事件中,主流媒体不能缺位。一个有责任担当意识的媒体,总会找到自己关注的领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个敏锐而又有行动能力的记者总会从重要事件中追寻在里面发挥作用的重要人物,一个视野开阔、准备充分的记者,有总能让这个人物讲出他重要的思想,并最终将这种思想在一个平台上放大。《今日中国》中文版副主编在对李肇星的采访中,完成了对这一过程的追求。 该文作者知道李肇星在中非论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对外宣传来说,李肇星已成为一个“明星”。这位记者上去了,为自己的刊物捧回了来自上游的清泉。 我们把这位记者的采访体会刊登于此,是想让记者朋友,特别是年轻的记者朋友能从中思索出些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71年前,1944年6、7月份,作为中共中央大本营的延安迎来了由21人组成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这不是延安接待的第一批记者。早在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来到延安,先后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后来,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英国《每日先驱报》、《每日电讯报》记者詹姆斯·贝特兰、瑞士《新苏黎世报》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等  相似文献   

20.
“易地”与“异地”之不同易地采访是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易地采访”是相对于“属地采访”而言的,属地采访是记者在所属电视负责报道区域内进行的采访,是记者的常规性本职工作,而易地采访则是记者超出所属辖区范围,到其他地方进行采访,是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活动。“易地”在《辞海》中解释为“对调所处的地位”,在此“易”有“变换、交换、互换”的意思。中国现行的电视媒体是按行政区划分设置的,为了打破因行政区域的疆界对电视采访空间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