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1,(6):42-43
自2010年4月以来,浙江省委外宣办组织浙江日报海外版、浙江广电集团国际频道等单位人员,成立了浙江籍人士在海外从事媒体传播情况的专题调研课题组,先后赴欧洲实地走访了《葡华报》、《欧洲时报》、法国华侨华人会、《欧联时报》、《欧华联合时报》、《新华联合时报》、意大利青田同乡总会、威尼斯华侨华人总会等华文媒体和华侨祉团,对浙江籍人士投资创办或参与经营的海外媒体开展了问卷调查,与来浙访问的侨领、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对浙江籍人士在海外从事媒体传播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本刊分两期对调研报告中浙江籍人士参与海外传媒市场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内容予以刊登,供相关部门与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11,(5):43-44
自2010年4月以来,浙江省委外宣办组织《浙江日报》海外版、浙江广电集团国际频道等单位人员,成立了浙江籍人士在海外从事媒体传播情况的专题调研课题组,先后赴欧洲实地走访了《葡华报》《、欧洲时报》、法国华侨华人会、《欧联时报》、《欧华联合时报》、《新华联合时报》、意大利青田同乡总会、威尼斯华侨华人总会等华文媒体和华侨社团,对浙江籍人士投资创办或参与经营的海外媒体开展了问卷调查,与来浙访问的侨领、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对浙江籍人士在海外从事媒体传播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本刊将分两期对调研报告中浙江籍人士参与海外传媒市场现状和面临问题与对策等内容予以刊登,供相关部门与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将"锐实力"(Sharp Power)一词贴上封面后,西方媒体便打响了又一轮针对中国的舆论战。无独有偶,从早期的"黄祸"到"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再到今日"锐实力论"的出现都体现了西方媒体在全球传播领域对中国的持续性舆论炒作。虽然风波暂息,但通过"锐实力论"风波为基点,结合社会传播学视角追溯西方媒介对华舆论的传播手段和热度根源,可以剖析西方媒介所设议题里话语的真实意图,为我国应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在新闻"工厂"里生产新闻产品的内容提供商,了解工厂外面的客户需求、运作思路、发展趋势,是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立足并制胜的重要一环。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华文媒体的竞争高地,而印尼华文媒体则处于华文教育中断30多年后的"复兴时期",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马、印尼两国三城十家华文报馆,包括位于马来西亚亚庇的中文报社:《亚洲时报》《华侨日报》、砂巴《诗华日报》,位于马来西亚古晋的《国际时报》《砂劳越晚报》《联合日报》《砂劳越诗华日报》,以及位于印尼雅加达的《国际日  相似文献   

5.
中国列居全球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状况、发展与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又译《经济学家》)是一份被西方世界认为较为专业和高端、以时评和新闻分析为主的周刊。分析《经济学人》的对华报道,可以管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探寻西方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6.
《马尼拉公报》在政党更替语境下塑造的中国形象发生了历时性的变化,媒体所呈现的话语很大程度上就是各自政府及其官方代表对此议题态度的媒介化呈现。在"一带一路"倡议被阐释、加工的过程中,两届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华态度,塑造"积极的菲律宾"和"消极的中国"的界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利用不同主体、不同话题的关注度,探寻对外传播新空间与新策略,真正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的跨越式升级。  相似文献   

7.
正某些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一直采取"双重标准"。我国媒体应对西方媒体"双重标准"的争论是被动而无意义的,过多的细节争论反而可能会恶化我们的传播环境、不利于国家形象塑造。本文以对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为例,试图说明,跳出西方媒体设置的"双重标准"圈套,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或许是破解难题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8.
吴敏 《文化交流》2017,(1):13-17
由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收购的国外报纸《欧华联合时报》,兼具中国与海外两种背景,也正是因为这份特殊性,该报在国际传播上选择了"不走寻常路",试图跨越文化、地域的界限,寻找一条通往"春天"的国际传播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涉华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涉及方方面面,日本媒体在对华舆论上影响越来越大。《朝日新闻》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考量《朝日新闻》(英文版)的涉华报道,探究其对中日人民情感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日报》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英文报纸,也是国际受众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涉外项目,是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日报》2013年至2019年"一带一路"报道为样本,探讨媒体参与国家战略传播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房宁 《对外大传播》2009,(3):47-48,60
本期我们选取了美国《洛杉矶时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两篇文章作为案例,作者通过分析境外媒体对我春节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总结了外媒报道中国春节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烟台市在对外宣传工作中,紧紧围绕讲好烟台故事,传播烟台声音,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积极拓宽对外传播渠道、强化平台构筑、夯实工作基础,推动烟台对外传播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力一方面,借助传统媒体传播烟台城市形象。积极参与"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捆绑营销联合推介,加强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国际在线等主流外宣媒体的合作,通过开设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国际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空间和传播优势受到严峻挑战,社交媒体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际传播平台,对社交媒体的利用和掌控能力直接关系到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形象的塑造。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来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在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开展传播活动,抢占舆论阵地。在我国,《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也在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了账号,积极传播中国新闻。以新华社为例,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全球化趋势愈加彰显,数字化媒体逐渐蚕食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数字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边际成本低,为追求信息制作和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全球性传播的传媒组织合作、合并现象将会越来越多。日本经济新闻社收购《金融时报》正是在这种背景中发生的。本文拟通过此案的观察,对比分析中国媒体"借船出海"模式的特征及不足之处。通过梳理中国媒体的"借船出海"模式,可以看出与同为日本国内主流媒体的日本经济新闻社收购金融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3月13日至3月16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报道杂志社,联合泰国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智库及媒体组织——泰国国家研究院和泰中记者协会,在曼谷举办《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首发式(以下简称"首发式")暨中泰高端智库对话会(以下简称"对话会")系列活动。从效果上看,首发式与对话会"双拼"的创新形式丰富了传播的层次和手段,活动整体非常成功。《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不仅成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泰文版的有益补充,而且为尝试"智库+媒体+出版"融合形式,实现精准传播、合作传播和深度传播相结合,推动中国话语"走出去"进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新年俗,而"科幻电影"出乎意料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的关键词,尤其是一部现象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出现,更是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笔者选取《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外媒和国内主流媒体关于这一话题的报道,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呈现的多元化视角和报道策略,希望对中国电影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期我们选取新加坡《海峡时报》的《中国农村的“现金牛”——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市场》和香港《南华早报》的《昂贵的医疗费用令穷人不堪重负》作为重点案例。作者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外资银行如何抢滩中国农村市场和境外媒体聚焦我国新医改方案及他们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8.
张君论 《职业圈》2014,(22):24-27
近日,又有两位知名媒体高管加盟万达集团,分别为《南方周末》副总编伍小峰以及《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岳富涛。据知情人士透露,伍小峰将担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刘明胜的副手,具体负责万达集团企业内刊以及广东媒体关系维护,而岳富涛则具体负责万达官网新媒体和上海媒体关系维护等。刘明胜此前曾担任《京华时报》副总编,于2012年年初辞职后出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企业文化部总经理。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中国形象建构的"视觉危机"在西方传统的媒介叙事逻辑中,中国长期处于一个被动的表征系统。(1)华人学者彭增军通过分析美国《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十年间的中国议题报道,发现两份报纸的涉华报道逐年上升,而且整体的报道框架是负面的。在政治问题或意识形态问题上,西方媒体则表现出了更为苛刻的报道立场,尤其是采取了极为显著的负面框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6月以来,新华社国际部英文播发稿件中有262条被国际知名媒体和各国及地区最有影响力媒体采用,其中42条被诸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彭博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这样的国际知名媒体采用。经过梳理和分析,摸索到一些被外媒采用稿件的规律。结合这些规律有针对性地组织报道,不仅可以提高英文稿件的落地率,更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提高中国话语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