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09,(12):4-4
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主办、大连市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北京-东京论坛近日在大连拉开帷幕。论坛的主题是“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中日合作”,下设政治对话、经济对话、媒体对话、地方对话、安全对话等五个分论坛。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困难与举措:如何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东亚的未来与中日两国应发挥的作用"。500余位来自中日两国政界、经济界、学术界、传媒界的嘉宾和省市代表,在双边政治与外交、经济贸易、媒体与文化、安全,以及特别五个分论坛中,对涉及中日政治、外交、经贸、安全、文化、环保、旅游、地方合作等领域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8,(10):4-4
2008年9月16日,由中国日报社与日本“言论NPO”组织主办的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幕,论坛的主题为“亚洲的未来与中日的作用”。中日双方参会代表在政治、经济合作、安全与救灾、环境、粮食与食品安全、媒体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坦诚、理性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东京论坛"是中日两国高层次官民互动的交流平台,2005年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发起创立,每年在北京和东京轮流举办。从2015年起,"北京-东京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与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十五年来,"北京-东京论坛"广聚中日两国政治、经贸、外交、安全、文化和媒体等领域的权威知名人士,着眼于中日关系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努力为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增加正能量,提供新思路,提出新建议。论坛现已成为两国间历时较久、议题覆盖广泛、中日高层和民间都给予高度重视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4,(12):F0002-F0002
正11月28日,旨在促进中日两国媒体交流和发展的首届"中日对外传播媒体研讨会——交流与对话"于东京成功举办。人民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网、新华网、人民中国杂志社和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中国对外传播主流媒体,以及日本共同通讯社、西日本新闻社、京都新闻社、东奥日报社、岩手日报社等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29日,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即将对日本进行“融冰之旅”访问的前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举办了一场由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参与的“中日网络对话”。两国嘉宾分别在北京和东京,通过互联网与网民探讨两国国民在生活、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异同的“中日国民相处之道”。旨在借助互联网为两国国民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以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之际,进一步增进两国民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03,(10):20-21
为庆祝《人民中国》创刊和在日发行50周年,并纪念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25周年,由日中友协、日本东方书店、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起并主办的两项大型活动——“日本中的中国研讨会”和“国际水墨画艺术大展”,于2003年7月中旬分别在日本东京举办。7月12日,位于日本东京的日中友好会馆内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会馆入口处,张贴着印有《人民中国》创刊以来600期的封面汇总的大型宣传画;主席台正面墙上挂着“日本中的中国——庆祝《日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7,(9):41-41
2007年8月28日上午9点,第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及亚洲未来。 “北京-东京”论坛由中国日报社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和北京大学共同发起和组织,是中国新闻界和学术界首次与日本民间组织携手,为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加强中日相互了解而共同搭建的中日民间高层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作为全球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国际体育赛事,虽然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且首次“空场”举办,东京奥运会的传播仍然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回顾并总结东京奥运会的传播和舆论态势可以看出,网络平台、短视频和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借助其快捷的传播速度、丰富的内容呈现、较低的成本和互动性,已全面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主流的传播形态。此外,借鉴东京奥运会的一些经验,加强舆情处置和媒体应对能力培养等,可为北京冬奥会的传播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耀庭,原《人民中国》杂志社副社长,近六年以 来,他一直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做新闻官。在此次“中 日两国人民友好画卷图片展”系列活动中,徐耀庭以对 新闻业务的了解以及娴熟的日语成为了一员干将,尤其 是在布展现场,他质朴的工作作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2005年10月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 国神社,记者在北京一些报纸上看到日本65%的媒体都 对此持反对态度,而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在日本工作了多 年的他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有哪些深入思考?在与国内战友 重逢时,他被哪些人和事“碰撞”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他对我们的对日宣传工作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带着一连串 的问号,记者与尚在东京的他连线了两个小时,在电话线 这端,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外宣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吴奇志 《对外大传播》2010,(5):23-24,32
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网承办的“2010;中印发展论坛”于3月3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发展中的中印关系”为主题,着重从经贸发展和媒体交流两个角度探讨中印之间的合作变往.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与邻国:推进共同繁荣与发展"国际学术论坛2014年5月27-28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22个邻国的智库代表参加论坛,他们就共同繁荣与发展、互利共赢经济合作、区域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人文交流和建立智库交流合作等4项议程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在论坛上呼吁:以互信互惠之双轮,推进东亚合作繁荣。他建议:坚持增信释疑共同交流;推进战略对话使新兴力量加入东亚地区安全架构重建;提高地区合作,加强海上危机管理机制,以应对地区出现的新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于青已经在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生活、工作多年.今年3月11日,他在日本东京亲历了地震,同时也很关注中日两国媒体有关此次震灾的报道。他分析了我国媒体在此次震灾报道中的整体表现,并对如何改善今后我国的对日传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资讯速递     
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幕2008年9月16日,由中国日报社与日本"言论NPO"组织主办的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幕,论坛的主题为"亚洲的未来与中日的作用"。中日双方参会代表在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0月24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0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开幕前夕,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22日在北京发布。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关系同步舆论调查自2005年首次实施以来,已成为反映中日两国民意、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为论坛提供了重要的民意参数和讨论话题。当前中日关系虽然开始逐步走出前几年的严重困难局面,但由于两国之间既有历史感情纠葛,也有现实利害冲突,形势依然敏感复杂。对于双方政府和国民来说,两国在地理上互为邻国的物理属性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在影响力上共为亚洲大国的结构格局也将持续。中日关系已有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双方高度珍视,精心维护。未来两国谋求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亚洲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2日至24日,“2008REAL”日本纪录片影像交流会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举行。这次活动由中央戏剧学院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以及中国日本商会协办。活动主要包括放映会、中日两国导演互动交流和观众与导演间的座谈会。以往日本给人留下“不愿与亚洲诸国为伍,一心与西方看齐”的印象,发达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初成功访问了俄罗斯,两国共同发表了《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了建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合作。中俄两国高层频繁的战略互动促进了诸多领域的广泛交流,尤其是中俄的人文交流。而教育领域校际交流在中俄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24日,“中国留学生留日1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在日本落下帷幕,日本《世界周报》刊登了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经营研究科教授高桥美都子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受伤的中国“海龟们”》,新华网随后予以转载,称文章解读了日本为何留不住中国留学生的缘由。本刊转载此文,是认为确实值得那些关心中日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的人士一读。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15日至17日,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东京俱乐部协办的第十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出席并做主旨演讲,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明石康、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现任外交部副部长)、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致辞。中  相似文献   

20.
正中俄两国媒体是连接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并且已经成为推进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中俄媒体合作作为中俄人文领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助推器,为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化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成为中俄两国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中俄两国的媒体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十月革命爆发以后,一部分具有先见之明的知识分子就开始意识到十月革命带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掀起了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