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自然界里,除了植物、动物和人,还有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像细菌、病毒和大部分真菌等微生物,它们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个体微小,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肉眼直接看到的,只是由大量个体形成的群体,如发霉的食品上生长的菌落。由于微生物的“生存能力”极强,所以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在地球的两极和高山寒冷地带,在高达90℃的温泉中,在万米高空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及内容 1.多媒体播放病毒和细菌的各种图片 让学生先了解自然界存在病毒和细菌,并且形态各异。针对学生存在“既然自然界存在多种病毒和细菌,为什么我们从未见过?”的疑问,老师介绍:病毒、细菌、真菌属于微生物,个体非常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一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以原核类、真核类和病毒类为分类依据,介绍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涉及的微生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请在父母指导下阅读 微生物是真菌、细菌等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很小,它们比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还要细小很多,因此用肉眼很难看见。  相似文献   

5.
1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否只有DNA 高中阶段学习了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及烟草花叶病毒等知识,往往可能产生这样的印象,认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就是DNA。事实上噬菌体只是一类病毒的统称。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的应用十分广泛,仅植物保护而言,一些昆虫的天敌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的作用已得到公认.在世界各国生物防治植物虫害的工作中,已对天敌微生物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广泛地推广应用.人们单纯地使用化学杀虫剂,而害虫却更加猖撅,令人啼笑皆非.在自然界里,食物链带常支配着个体群的兴衰,被人深恶痛绝的虫害怎么能摆脱天敌的控制.只有加强生物防治才能使综合防治步入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7.
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它不象细菌、放线菌、真菌等一般微生物那样有细胞结构。平常寄生在人、动物、植物和细菌里。它是具有固定形状的极微小的有机体,所以只有把它放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好几万倍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球形的,杆形的,还有蝌蚪形的。病毒的外壳是蛋白质,核心是核酸。构成球形外壳的蛋白质,其分子连接方式犹如人的60只左手的形状,以张开的手之间,指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的应用十分广泛,仅植物保护而言,一些昆虫的天敌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的作用已得到公认。在世界各国生物防治植物虫害的工作中,已对天敌微生物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广泛地推广应用。人们单纯地使用化学杀虫剂,而害虫却更加猖獗,令人啼笑皆非。在自然界里,食物链带常支配着个体群的兴衰,被人深恶痛绝的虫害怎么能摆脱天敌的控制。只有加强生物防治才能使综合防治涉入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9.
放线菌     
近年来主要是由于抗菌素的筛选和发酵以及土壤微生物学的研究,大家对于放线菌都渐渐重视起来,因而微生物学中这一个比较新的部门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予简单介绍,以供参考。Ⅰ.放线菌在微生物界中的分类位置放线菌是介于细菌、真菌之间的一个微生物类群,由于其中比较高级的类型——放线菌属(Actinomyces)的菌落呈菌丝体状(由菌丝分枝而长成的丛团),又有气生菌丝体和分孢子,很象真菌,所以早先有许多真菌学家把它们放在真菌里面。近年来放线菌在微生物界中的位置才明确起来,它们和真菌的近似只是外貌上的,但本质上更接近细菌,以下几点可兹证明:  相似文献   

10.
《课程.教材.教法》2015,(6):103-108
中学生物教科书中的微生物学内容通常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繁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微生物学内容经历了由"部分从属于植物学内容"到"单独成章、与植物学并列"的过程,其组织形式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的规律。这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类地位的变化以及微生物学科的建立相关。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在上《生活中的真菌》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动物、细菌和病毒的相关知识,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它们并列的另一类生物——真菌,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了解和认识真菌。  相似文献   

12.
从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人教版)的第二部分“细菌、真菌、病毒”这标题来看,内涵了浩繁的微生物体系的知识,当然不仅仅包含微生物,如蘑菇是大型真菌,不属于微生物,但也被包括在这部分内容中。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只能简单介绍有关知识,又要使教材成为一部分独立的知识体系,其中的模糊语言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教材中模糊语言多以“十分”、“相当”。“有些”、“‘一般”、“大多数’、“少数”等字眼儿出现。在“细菌,真菌,病毒”这部分教材中使用这样的模糊语言达叩多处。如不注意这部分教材中模糊语言的教学,学生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咨询台     
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作有哪些?李英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病毒,如柯萨基病毒、流感病毒、到流感病毒、呼吸道台胞病毒等。病毒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颗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占感染总数的叨%左右。另一类是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细菌菌体比病毒大,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由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约占感染总数的10%左右。近年来又发现一种叫肺炎支原体的微生物可引起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的体积也很…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病毒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部分,它无处不在,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以及人体中。活体微生物繁殖很快,遇到适当的养料和合适的环境就能迅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特别是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由于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玩出了名堂》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千姿百态,它对人类最重要的影  相似文献   

16.
张辉 《中学生物学》2005,21(11):11-12
许多人都听过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但它们肉眼都看不见,也摸不着,因为它们都是形态非常微小的微生物,因而许多中学生也不清楚它们的形态特点、生理代谢特征、所处地位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经常把它们误认为是细菌或病毒,因此笔者在此对这三类特殊的微生物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是一类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它们结构简单,具有惊人的繁殖速度,一般在十分钟内就能从小长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可以获得大量菌体.微生物虽小,但它的家族却非常庞大,人们按照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亲缘关系以及彼此的区别和联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纲、目、科、属、种.包括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人们利用较多的工业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四大类. 微生物分布在大自然的各个角落,与人类休戚与共.当微生物存在是有害的时候,人们想尽各种办法消灭它们;当它们的存在对人有利时,人们又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18.
左袁袁 《大学生》2020,(3):27-27
提到细菌和病毒,很多人都会如临大敌,莫名就觉得这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非常可怕,它们都有可能致病,对人类很不友好。但其实在大自然中,细菌和病毒更像是敌对关系,而在它们的敌对关系中,人类处在相对安全的位置上。在和朋友、家人谈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的疫情,我发现不少人分不清楚病毒和细菌,经常上一句听着对方说"这个病毒真的是太可怕了,好多人被传染",下一句就变成"普通口罩真的不能阻挡细菌吗"。也许是病毒和细菌都有可能导致人体生病,因此很多人把它们放到了一个概念里,那么,细菌和病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19.
看不见的"捣蛋鬼" 任何食物敞开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都会变质,有的发霉结块,有的腐烂发臭,有的变酸……造成食物变质的原因除了酶和化学作用外,主要是微生物在作怪.微生物是个大家庭,常见的家庭成员有细菌、霉菌、酵母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用肉眼往往很难发现,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小到100万个微生物才能覆盖一个大头针的面积,如果把1万个细菌一个接一个排队,队伍的总长才不过1厘米.但是,别看它们微小,数量可惊人了,而且无处不在,一茶匙土中的微生物就有10亿个,我们的皮肤上平均每平方厘米就有10万个细菌.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益 《中学生物学》2007,23(9):40-42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病毒、细菌的主要特征;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