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冰助战     
冰,在古今中外的不少战争中,曾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曹操渭河筑冰城三国时期,曹操为了统一中原,与西凉马超大战于陕西潼关。当时渭河两岸多是河石,无法修筑堡垒,令曹军难以安营扎寨。正当曹操无计可施时,有一位道号叫“梦梅居士”的老人献了一计:天阴朔风起,  相似文献   

2.
曹操“:那位将军是谁?”赵云“:我是Cloud赵!”曹操“:Cloud就是云,所以Cloud赵就是赵云!”曹操“:那位将军是谁?”张飞“:我是Fly张!”曹操“:Fly就是苍蝇,所以Fly张就是张苍蝇!”张飞“:……”马超“:穿红袍的人是曹操!”曹操“:糟了!”(当场扯下红袍)马超“:胡子长的人是曹操!”2.谁是曹操曹操“:糟了!”(当场剪下胡子)马超“:胡子短的人是曹操!”曹操“:糟了!”(当场贴上胡子)马超“:有头的人是曹操!”曹操:……(“耍我呀?”)3.在麦城吕蒙“:关羽军断粮20天了吧?”陆逊“:是的!想必他们都饿到无法出战了。”吕蒙“:好!出击打垮关羽!…  相似文献   

3.
<正>诸葛亮采纳张无计的妙计,提笔写下一封信,派人送给西凉名将马超。米小扬凑过去问:“诸葛先生,你为什么要给马超写信?”诸葛亮捋着胡须笑道:“马超是西凉太守马腾的儿子。想当年,曹操用奸计诛杀马腾,马超想报杀父大仇,苦于一直找不到机会。如今曹操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孙权,后方空虚,正是天赐良机。只要我写封信鼓动一下,马超就肯定会挥师直捣曹操的老巢……”张无计插话道:“曹操必定放弃进军,回师北上,你们的老朋友孙权自然就安全了。”  相似文献   

4.
管凌 《学语文(初中版)》2006,(1):F0002-F0002
东汉末年,曹操和韩遂、马超在潼关作战,韩遂、马超开始处于优势。曹操用反问计使韩遂,马超失和内乱后,曹操用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韩遂,马超打败。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十分狡猾的奸雄,关羽为报答曹操,在华容道上将曹操捉住,又放走了,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种滑块游戏,名叫“华容道”,如图1,其中,最大的方块代表曹操;五个长方块代表蜀汉的“五虎上将”,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四个小方块代表四  相似文献   

6.
马超的崛起从一个侧面证实着《隆中对策》的客观性,并与之相呼应。马超与曹操抗衡达四年之久,牵制着曹操的主力部队,为刘备取益州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马超投刘备,使成都免去了一场大灾难,对刘蜀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马超经营西凉与镇守阳平关,不但保卫了蜀国的北门不受侵害,而且为诸葛亮后来的北伐战争提供了民族关系方面的便利条件,堪称“一世之杰”。  相似文献   

7.
马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割据凉州,雄霸一方,具有影响全国局势的作用。在继续扩张中,马超被曹操战败,退走汉中,依附张鲁,致使英雄气短。在无奈之下,马超归依蜀主刘备,郁郁不得志而终。马超的一生,正反映了从东汉未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这一历史进程的必然走势。  相似文献   

8.
虽然打败了马超,可曹军也疲乏得不行,不能再继续前进了。于是曹操留大将夏侯渊镇守长安,自己先退回东方休整。虽然这次曹操没能进取汉中,可是西进的举动不仅仅刺激到了马超、韩遂,也刺激到了西川刘璋。刘璋前次和张鲁翻了脸,就任命庞羲为巴西太守,派他进攻汉中,结果屡战屡败。时间一长,庞羲对刘璋的出击指令也怵了  相似文献   

9.
“华容道”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一起被叫作“中国的难题”。华容道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被刘备和孙权打败,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又遇上诸葛亮的伏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放曹操逃出了华容道。华容道游戏的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士卒。棋盘下方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  相似文献   

10.
曹操和刘备在渭水大战。正巧,贝克乘新发明的时光机来东汉末年的渭水游玩,碰上了两军的大战。贝克劝他们暂停战争,用足球来定胜负。双方主将曹操和刘备一商量,决定踢上一场。于是大家推举贝克为裁判,孔明、郭嘉为双方教练。比赛开始。刘备队的前锋马超单枪匹马杀向曹操队的禁区,不愧是“锦马超”。曹操队的中场典韦铲球犯规,被罚点球。主罚的赵云来了个“飞鹰球”,守门员曹洪没接到,失了一分。曹操队队长张辽、副队长许褚以传球的方式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刘备队后卫李严被晃过,失了一球。张飞和关羽两兄弟被惹火了,两人来个“双人交叉球”,…  相似文献   

11.
有经验的人从冰箱拿出冻鱼,总是用冷水将冻鱼“化”冻.方法是:把冻鱼放在冷水盆中,泡一段时间后,鱼体表面就会结一层冰,剥掉这层冰,就会看到鱼已“化”冻了.有人称这种“化”冻的方法叫“冷水拔冰”.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天,人们吃冻梨时也是用这种方法化冻的.那么,这种化冻方法的道理什是么呢?  相似文献   

12.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杨修之死。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初三年级第二册已选入,为精读课文。“杨修之死”说的是:曹操与刘备争达汉中,屡战不利,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吴国,又恐被蜀兵耻笑。”曹操在吃鸡汤时触景生情,随口将当晚的口号定为“鸡肋”。“真知魏王肺腑”的主簿杨修深知个中含义: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于是“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不料曹操勃然大怒,以扰乱军心之罪“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其间没有一点回旋…  相似文献   

13.
户外活动时,我和幼儿在玩“冰老人”的游戏。当我被幼儿扮的冰老人追逐时,我一边跑,一边做出害怕的样子:“哎呀,不好啦,快被抓住啦……我变成冰人,动不了啦……”小朋友看到我的样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古代“冰燧取火”的记载 我国古代就认识到了凸透镜的聚焦作用.晋代张华的《博物志》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学习新课《赤壁之战》,在引导学生自学全文之后,我与学生一起首先探究“战役的起因”。学生很快从“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一句得出结论:曹操是战役的发动者。这时,张皓突然站起来质疑:“老师,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一石激起千层浪。于红珊说:“曹操发动战争,当然是坏人。”“不对,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应该算是好人。”安丹争辩道。叶慧站起来有理有据地说:“课文最后讲,‘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了他们从华容道逃跑。’‘丢盔弃甲’、‘逃跑…  相似文献   

16.
“七步成章”中的“七步”究竟几步江苏徐德培成语“七步成章”的典故记载:曹操长子曹丕做了皇帝后,欲害弟弟曹植,一天召见曹植.限他七步之内.成诗一首。曹植没走满七步.便做成一首诗“煮豆燃豆箕,漉鼓以为计.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  相似文献   

17.
户外活动时,我和幼儿在玩“冰老人”的游戏。当我被幼儿扮的冰老人追逐时,我一边跑,一边做出害怕的样子:“哎呀,不好啦,快被抓住啦……我变成冰人,动不了啦……”小朋友看到我的样子,玩得更起劲了。在回课室的路上,我听到两名幼儿在说悄悄话:“原来罗老师也那么好玩的。”“是呀,我喜欢和她玩。”我不禁笑了:原来,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一直是属于不爱玩那种类型的。  相似文献   

18.
偶尔看到一个网友的论述.说是做教师的应该具有一种“霸气”。这“霸气”一词,很自然地让我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孟德诗歌中的“霸气”,更想到了他的“王气”和“菩萨气”。  相似文献   

19.
贵刊1998年第10期刊登了王允老师的“冰熔化成水的内能变化”一文,该文的结论是:冰熔化成水后“内能减小”.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是完全错误的.正确的结论恰恰相反:冰熔化成水后“内能增大”.其理由简述如下:1.从宏观看,众所周知,一切晶体包括冰,在熔化时...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人们对曹操的看法莫衷一是。或褒或贬不绝于耳。至《三国演义》似已定性,曹操——“大花脸”——一代奸雄,这一片面的认识在民间根深蒂固,影响了我们对曹操的认识,对“真”的认识,中学语文课本选录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等,但这仅从文学的角度认识曹操,认识曹操的思想是不够的。曹操的形象是非常丰满的,曹操的为人功业是要辩证看待的,这样的人物是中学生审美教育的一个范例,应充分运用。使学生“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取其优以育美,弃其恶以扬善,使学生懂得分析是非,自觉远离丑恶,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