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首先,谈谈无理数的产生.人们对无理数的认识,起始于2500年以前,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在数学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相传公元前5世纪,在古希腊有一个以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首的数学学派.这个学派认为整数是上帝创造的,分数是两个整数的比.世界上除了整数和分数之外,不可能再有其它什么数了.可是后来,学派里有一位叫希伯斯的成员却否定了这个结论,这在学派内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原来,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并把它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希伯斯根据这个定理,算出…  相似文献   

2.
无理数怎么和谋杀案扯到一起去了?这件事还要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说起.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是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认为:“任何两条线段之比,都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来表示.”两个整数的比实际上包括了整数和分数.因此,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存在整数和分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什么数了.可是不久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的时候,对角线的长m等于多少?是整数还是分数呢?根据勾股定理(也称毕达哥拉斯定理),m2=2,因为12=1,22=4,所以m比1大又比2小,那么m就一定是分数了,可以毕达哥拉斯和他的门徒费了九牛二虎…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种观点:“万物皆数”,一切量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的比(分数)表示.后来,人们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2不能用整数或整数的比来表示.故称√2可为“无理数”.  相似文献   

4.
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约公元前500年),幼年好学,青年时期离家到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等地求学.他创建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学派是当时古希腊一个显赫的政治和数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句名言,叫做“万物毕数”.他们所说的“数”,就是我们所学过的有理数.他们认为,世上万物都可以用数来表示,整数是上帝创造的,是完美无缺的,而分数是2个整数的比,所以,除了整数和分数外,世上不可能再有其他什么数了.  相似文献   

5.
2~(1/2)是一个无理数,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再会怀疑了。但是当初,当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发现2~(1/2)无法用整数表达,直接否定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从而引起了一场悲壮的科学史诗。毕达哥拉斯学派采取了凶残的手段,把希帕索斯抛进大海里,并且扬言,谁再提起这毫无道理的数2~(1/2),就把他开除出本学派。  相似文献   

6.
2~(1/2)蒙冤记     
2~(1/2)降临人世,远在公元前6世纪. 那时,古希腊有一个重要学派,即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信奉“万物皆数”,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可用数的观点来理解,不过,他们所指的数仅仅是整数(分数可视为两个整数之比)。相应地,在几何学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只要确定了单位长度1,则所有线段的长度都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计量。例如,可将1个  相似文献   

7.
经济上有经济危机,历史上数学也有三次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采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仪看做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六世纪 ,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 ,即 :在直角三角形中 ,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但这种发现 ,在当时仅局限于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是整数、分数的情形。但是他的学生希伯斯应用这个定理 ,研究了边长为 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 2 ,发现它既非整数 ,又非分数 ,而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1.4 14…… ,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无理数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6世纪,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即在直角三角形巾,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但这种发现,在当时仅局限于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是整数、分数的情形.但是他的学生希伯斯应用这个定理,研究了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2,发现它既非整数,又非分数。而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1.414…,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无理数.  相似文献   

10.
勾股定理的发现和流传在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传说. 勾股定理在国外又叫毕达哥拉斯定理,是整个几何学中最为重要的定理之一.古希腊把“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的命题同毕达哥拉斯联系在一起,但毫无疑问人们早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对这个定理就有所了解.但毕达哥拉斯学派对这个定理的发现仍然表现得极为狂热,在阿波罗文章里有对毕达哥拉斯学派举行“宏壮”的祭祀的描述: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发现勾股定理后,为了感谢上天的厚赐,特举行了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一个具有宗教、科学和哲学性质的学术组织,被人称为“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世界上只存在整数和分数,除此之外,不存在别的数,数是上帝创造的,谁也不能更改和发展。 但是,毕达哥拉斯在发现勾股定理之后,他们碰到了一件令人十分头痛的事情: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  相似文献   

12.
无理数的发现——第一次数学危机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导致了毕达哥拉斯悖论.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极其重视对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称为“四艺”,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规律.他们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相似文献   

13.
毕达哥拉斯 (公元前 572~公元前 50 0年 )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他在意大利南部的克罗托内建立了一个政治、宗教、数学合一的秘密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 ,他们很重视数学 ,企图用数学来解释一切 ,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 (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 )而著名 ,其实这一定理早已为巴比伦人和中国人所知 ,但最早的证明可归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 .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可以表述如下 :“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夹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等于以其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这个定理在我国称为“勾股定理”或…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别看现如今的数学科学发展得如此迅速,但是你们知道在数学界曾经发生过三次危机吗?要知道数学的发展史中,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第一次数学危机,发生于古希腊时期.从前有个学派,叫做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一切事物都可以把它们表示为整数或整数之比.毕达哥拉斯突然有一天证明了勾股定理,也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周髀算经注》中给出的一个验证勾股定理的“弦图”(图1),被选为北京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这个我国3100多年前发现的定理,也许是数学上最具多种不同证明的定理了,据说不下400种,但还是数赵爽“弦图”给出的办法最简洁(.若我们用a、b、c分别表示勾、股、弦,由图,c2=4×21ab (a-b)2圯c2=a2 b2.)图2是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张邮票的图案简图,它是2500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一个表达勾股定理的图形.专家(《数学史》作者A·吉特尔曼)认为他们在证明这个定理时可能用了全等三…  相似文献   

16.
勾股定理是数学大厦的一块基石,也是数学园地的一株奇葩.在我国据《周髀算经》记载,早在西周开国时期(约公元前1千多年)有个叫商高的人就有论述.国外一般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最先发现的,因而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另外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也有有关“勾股定理”的研究.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据说几千年来,人们已经发现了400多种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他早年留学埃及,后定居于克罗多尼城。在这里,他组织并形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天文学的发展都起过巨大的影响。毕达哥拉斯首先证明了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后人称这个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学派”把自然数分为若干类,如奇数、偶数和素数;他们还研究了完全数、三角形数、平方数、五角形数等。“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了连续的奇数的和必为平方数,发现了无限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指出了三…  相似文献   

18.
<正>冀教版教材中“无理数”内容是这样呈现的:由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发现一个边长为21/2的正方形,对其从整数与分数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引出21/2为一个新数,然后通过探究这个新数的特征引出无理数的概念,最后借助练习强化对概念的认识。本课例执教者由数系扩充的成因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存在的21/2是怎样一个数,基于“数”与“形”,  相似文献   

19.
二千五百年之前,希腊有一位举世闻名大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最早发现与证明者,这个定理(中国教科书中称为"勾股弦定理")即为:任何直角三角形,两边上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正方形的面积.因此,凡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尽所皆知的.毕达哥拉斯与他周围的一群精英学子组成的学派,提出了一个"万物皆数"的信条.  相似文献   

20.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傲(每小题4分,共月0分) 1.在等式护二7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可能是整数B.x可能是分数C .2可能是有理数D.x不是有理数2.一个面积为13的正方形,它的边长A.是一个整数B.是一个分数C.是一个有理数D.不是有理数3.估计体积为2 cm3的正方体棱长的值为(单位:cm,结果精确到0.01) A .1.2 B.1.25或l,26 C.1.259 D.1.26 4.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的高是A.分数B.无理数C.整数D.有理数5.已知二是无理数,那么下列各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A·晋“·下 3C·‘甘 ,)’”·2叮‘.如图1,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