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乙烯的实验室制法。2.理解加成反应的概念。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苯酚”教案四川省宜宾市一中(644000)赵成贵,黄福堂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检验方法、知道苯酚的用途;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学生全面地认识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在对比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探究性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苯酚和乙醇的不同性质的理解,而且能较大幅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之后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做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氨分子的结构,掌握氨的性质,了解氨的用途。2.通过对氨分子结构的探索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3.通过氨的性质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有关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1.使学生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2.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及结构是本质、性质是形式的辩证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与转变。(2)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2.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关粲夯罾舌动,使学生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及用途;(2)理解有机物中因基团之间的影响而造成的物质性质的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类比推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三十多年来,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掌握的教学原则和要求。 1.教学原则。 1.1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利用实物试验、模型、幻灯直接观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实验技能,培养唯物主义观点,树立科学认真的态度,所以,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苯的结构、芳香烃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 (3)素质目标:略。 2 学生认知结构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本节利用学生的基础知识来推断苯的结构,让学生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可以提供丰富而真实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以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角色,当好“导演”.笔者就高中教材第二册《苯酚》一节,把苯酚性质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地与学生实验合并,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的教学设计介绍如下,供同行商榷。(注:本节课在实验室上,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2.
谭雨晴 《考试周刊》2010,(39):190-190
《苯酚》是苏教版化学选修五专题四第二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刚介绍了甲苯及醇的性质,学生对醇羟基的性质已有所了解,对"有机官能团的相互影响"的理念有朦胧的意识,但未清晰。教材将"有机官能团的相互影响"内容放在《苯酚》之后介绍。我作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使学生掌握苯分子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1.2了解苯的结构探索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2.1经历苯结构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4.
杜利宁 《陕西教育》2011,(1):145-145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的新课标颁布.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有科学探究能力已成为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初中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已是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构成化学基本知识系统的是许许多多化学概念,可以说化学概念是整个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化学概念反映了化学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化学概念的讲解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又由于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相似文献   

16.
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使绿色化学的观点与新课标的教学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怎样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陈静 《化学教学》2000,(1):31-33,34
课题:高二第一章第二节 硅酸盐工业简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硅酸盐工业2.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初步了解制水泥的主要原料、生产过程、水泥的主要成分和性质.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和主要反应.[能力目标]1.通过对水泥工业的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2.通过对玻璃工业的教学,学生的工业生产决策能力得到初步培养.[科学方法目标]教给学生自学阅读和讨论交流的方法和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科学情感目标]通过对玻璃、陶瓷工业现状及前景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通过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2.能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3.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和实验分析,使学生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用途;2了解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差异;3.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差异.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分析对比,实验准备:1.演示实验:课本【实验5-10]和埃验5-11,2投影灯片: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CO与COZ的性质对比.3录像:小老鼠煤气中毒4.实验改进:封闭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银.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间匐我们已经学过,碳在空气…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使学生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并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能力领域:结合图形,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简单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思想教育:通过两条直线相交的不同情况,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对顶角的性质。难点是对顶角的证明思路和书写格式。三、教学过程1.前提测评:回答问题:(1)什么是角?(2)补角的概念是什么?(3)补角有什么性质?2.引入课题:取出自制模型,两根木条a、b,用钉子将它们钉在一起,并且能随意张开,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