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的实施掀起了课程改革的高潮,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是前所未有的新理念,是符合素质教育规律。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理念,广大教师都在努力实践着新课标。在教学中活学活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为作文的教学探索和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到勤积累而有积能发;善创新而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2.
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提出了全新的理念:1、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作文教学的目标;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作文教学课程的具体要求;3、优化作文教学评价机制是作文教学改革实效的保障。为了实践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我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作文实际摆正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设计并实践以下作文教学思路:1、牵手——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预设性作文教学机制;2、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生成性作文教学机制;3、激励——发挥教师评价功能,优化作文教学评价方式。这些实践以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为支撑,彼此相辅相成,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张政 《辽宁教育》2003,(3):37-38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表达中却通篇避开了“作文”这两个字,在第一学段中称之为“写话”,在第二、三学段中称之为“习作”。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变更,而是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把这一鲜活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呢?我想,应以“新课标”为依托,“新教材”为载体,从兴趣出发,努力体现“四个统一”。一…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范着高中语文教学。老师的教学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作文教学探索也不例外。笔者学习了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认为把握新课标理念,弄清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高中作文探索的关键。我们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整体性的观念,把作文教学跟学生的人格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及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作文教学活动与学生个体、社会生活充分结合,摆脱矫情、空洞、幼稚和俗套的误区,在唯人、唯文、唯情的作文中,让学生有真情想抒,有真情要抒,有成功体验;在作文实践中体现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的精神面貌,发挥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探索一条适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之路,珠海市小语会成功举办了全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观摩赛。综观18节课,使人耳目一新,体现了“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本、走向生活、走向开放的理念,凸现了“五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作文难,难作文”,很多时候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自然难以写出东西来。本次习作教学,我贯彻新课标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的新理念、新方法,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愉快教学,体现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的贯彻落实,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新课标指出:“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自主写作”,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课堂写作这一困扰学生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新课标的实施,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我在作文教学中倡导:写实、写真、写新,收到良好的效果。1.走进生活,再现生活作文的真正的资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历来都把作文指导和作文评改当做作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来抓,然而,实际的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却深感作文难教,难就难在指导做了,评改也认真做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老是提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方法的不对。叶老说得好:“学生作文处于被动地位,能否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课标也提出“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的问题。为此,我大胆作了如下尝试。题。为此,我大胆作了如下尝试。一、学生限时写作。教师…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对作文方法的自我探究,也不重视课文中经典文章的示范作用。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写景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0.
阙奕 《辅导员》2009,(7):40-40
“写话训练”是小学生学写作文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效果如何,极有可能影响小学生写作兴趣。而对小学生来说,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并不是全看他的作文写得如何好,而是看他有没有生成以笔写话的需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新课标理念启示我们,“写话训练”中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把握、援助是否准确到位,对学生作文的“入门”“上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提出了全新的理念:1、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作文教学的目标;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作文教学课程的具体要求;3、优化作文教学评价机制是作文教学改革实效的保障。为了实践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我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作文实际摆正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设计并实践以下作文教学思路:1、牵手——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预设性作文教学机制;2、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生成性作文教学机制;3、激励——发挥教师评价功能,优化作文教学评价方式。这些实践以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为支撑,彼此相辅相成,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作文要么“借米为炊”,把作文选上的文章拿出来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画饼充饥”,自己没东西写,坐在那里胡编乱造,从而形成了不属于自己的假而空的文章。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紧跟形势,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我以为当务之急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观察现实生活,积累丰富情感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明确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热点,激发学生写…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最好标尺。但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组合排列,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难”。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句话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难老大”。所以,我们的学生大都是“谈作色变”。为了改变这种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4.
观念是一切教改的先导。新课标的出台,给作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理念,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深入理解并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秋叶 《陕西教育》2007,(7):127-127
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重视个人独特感受;会修改自己的写作。”新课标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传统作文指导模式,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在贯彻新课标精神中,经过自己的实践、琢磨,我认为作文指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叶人奇 《福建教育》2005,(7A):48-49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跨越呢?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传统作文教学中人本观念的缺失,给学生的作文、做人都带来危害.在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只有坚持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才能改变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作文教学中为何要以人为本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思想认识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柳齐鸿 《现代语文》2010,(7):126-127
在作文教学这一块,笔者可谓是“勤”字当头:在学生写作之前,苦苦地写“下水作文”;待学生将作文交上来以后,赶日赶夜、逐字逐句地给学生批阅。最终,笔者对作文课望而生畏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水平都不见明显提高。于是;笔者开始反思自己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使笔者认识到;过去之所以“人辛苦了戏却不好看”,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最大的理念转变在于.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根据这个理念,中学的写作教学不但要关注知识、方法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写作课需要一个可以供大多数教师操作的模式.而这个模式要融汇新课标理念中的三个方面.“仿格作文”研究课题融汇了新课标理念的三个方面的要求.应运而生。“仿格作文”研究课题中。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核心,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流派迭出纷纭而莫衷一是,方法层出不穷而徒劳无功”。几年来,笔者返观传统的作文教学,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认识到:传统的作文教学多以教师、知识为本位,关注的是教师的“习作指导”与学生作文的“分数”,多在教师的“教”上探索,而缺少、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认识与关注;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引导教师找回了失落的学生主体意识,关注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机制。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记性”,引导学生的“悟性”,追求学生的“灵性”,这是开启现代作文教学的一张金卡,是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作文教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