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沈晶 《记者摇篮》2006,(3):53-54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我们都是听故事长大的。是新闻也好、资讯也好;是教育也好、娱乐也好,透过一个动听的故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底之下,有谁爱听闷道理与人教训呢?著名纪录片监制与导演Kirk Wolfingerl曾经如是说:我是从事说故事这行业的,不论你是新闻工作者也好、拍电影或纪录片也好,都是从一个故事开始。我若是真的要传递什么信息,我透过电邮好了,我若是真的要宣扬什么大道理,我让传道的人去处理好了。但不管你有信息要传递也好、要宣扬什么大道理也好、是教育或公共效益的事也好,有什么比透过一个好故事来得更有效?电视,是“说故…  相似文献   

2.
张建星称干记者是出于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说这话时他的态度绝对虔诚。于是他那片刻难宁的内心翻腾着无尽的渴望:渴望创造,渴望交流,渴望当一个特色与个性俱佳的名记者。为此他写得极苦。时至1990年之夏,天津日报二版套红加圈、推出个人专栏《今早相会》,天津人又多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专栏主笔张建星也成了新闻人物。人们很快发现,这个张建星仿佛如影随形地出没于他们生活中间,那一个个推心置腹般的诸多话题以其特有的磁力,侃侃道出了他们的种种隐衷、忧思、呼唤和期待。如同作者在一篇回答读者问询的《相会》文章所说:“记者也好,作家也好;报纸也罢,刊物也罢,只要能和读者对话,并引起——或愉快、或沉重、或忧忧郁郁、或痛快淋漓的感情,就能成为读者的朋友。而只有在朋友的位置上,才能沟通,才能交流,才能共鸣!居高临下,或板起人师的面孔首先失去的是交流的真  相似文献   

3.
坚守与创新     
今年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广播改革创新也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不算短.民间就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在新的起点上,广播电视传媒如何前行,实践中有不少困惑.有新媒体的挑战,也有选择的迷惑,更有成长的烦躁.  相似文献   

4.
在涉及人物采访的专题片创作中,笔者认为要想把人物采访好,一定要抓住"准"字。一是选择采访对象要准。要找到与新闻事件有直接关系的当事人:事件的参与者与目击者,以及其他最了解事件情况的人。只有他们才能反映最详细、最生动的信息,也只有他们说话才有权威。如果是重点人物,则应重点诱导,把相关事件用某种提示性提问反映到画面上。此外,应选择那些容易与记者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闻采访中要接触形形色色的被采访对象,他们或受教育程度不同,或社会阶层不同,或性格迥异……如何让我们面对不同采访对象都能获得采访成功,这就要求记者采访中要讲求技艺,因人而异,变换技巧,最终采到如愿的素材。那么,采访中记者要如何提问呢?一、要问的自然采访中要与受访者拉近距离,顺利采到第一手材料,首先就要找到平等感,这样交流起来才更融洽,更容易被  相似文献   

6.
冉香兰 《大观周刊》2011,(26):48-48
我们每一位战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都会有很多困惑,这些困惑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又如何解决更合适。更恰当,是我们在实践中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伦理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面临的最大伦理困惑:当社会伦理、职业伦理、个人伦理理念发生冲突时,如何作出选择.文章从中外图书馆员职业准则分析中得出结论,无论他们作出什么选择,他们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不可损害读者与公众利益.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8.
一场巨大而深刻的传媒改革正在我们面前拉开序幕…… 每一个媒体都面临三种选择:主动领导媒体变革,塑造自己的明天;被迫实施媒体变革,勉勉强强活下来;变革乏力或太晚,像不适应环境的恐龙一样被淘汰! 本文主要想探讨媒体如何主动变革,媒体需要做的是什么, 一、选择放弃“昨天”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有选择地放弃“昨天”,把投注到无效或低效领域的资源释放出来。选择的依据有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杰克·韦尔奇再造通用电气公司中多次提出的一个尖锐问题:如果你尚未涉足这项业务,现在是否打算进入?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集团化、上市、改制、兼并重组,中国出版业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变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出版人都能感受到翻天覆地,困惑和担心随之而来.有人认为,文化市场化了,追求利润应该是天经地义;有人担心以利润为杠杆,文化的社会职责谁来承担;也有人坚信:"市场需要文化,有文化才有市场".在这个变革如此猛烈的时代,如何在市场中做好文化?如何在运营中不忘担当?本刊上一期邀请业界专家畅谈了他们的理想,刊出后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0.
傲敦 《大观周刊》2011,(34):152-152
让孩子们养成懂礼貌、了解自己民族的礼节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他也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利用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在游戏和学习中更多地去了解、掌握关于礼节和礼貌的知识,让他们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寻找相关的事物,然后让他们把找到的线索有系统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懂得老师和家长的一片苦心。孩子们将来要有健康快乐的上进心、要有美好的渴望、要能为家乡和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一份力量,要靠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人们越来越为一个事实所困惑: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我们所能掌控的信息却似乎越来越少;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却最终丧失了行动的能力.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的悖论让受众措手不及,然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媒介在争取"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的竞争中似乎找到了最大的制胜法宝--娱乐,从而使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间的矛盾愈益加深.  相似文献   

12.
格式的困惑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内容产品的格式层出不穷,对于开展数字出版工作具体业务的传统出版机构而言会面临很多困惑,困惑于哪些才是核心要存储的格式;困惑于当有新的技术产生,以前数字内容产品存储的格式未来无法应用怎么办;困惑于格式是否有通行的标准满足于未来应用的拓展等等.数字内容产品格式的选择问题犹如悬在数字出版工作之上的"达摩斯之剑"一直困扰着大家.  相似文献   

13.
"三色"档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的"三困"生群体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三困"生特指学习困难、经济困难以及心理存在困惑的学生,简称"三困"生.如何有效地做好对这个群体的帮助、管理、引导和教育工作,是有力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特别关注这个特殊群体,为他们专门建立档案就是一个有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邓力群同志在一次会议的讲话中谈到学风问题。他说: 学风问题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比社会科学领域好办一些。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也好,应用科学也好,要有所突破,要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不搞科学实验,不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很难取得优异成果的,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志都有这样的切身经验。而社会科学的学风问题,也比自然科学难一点,现在没有很好解决。自然科学,由于小平同志的提议,中央已经组织了攻关小组,国务院一级已经开始工作,地方一级也在逐步推广,找到了办法。但社会科学看来还没找到好办法。在社会科学的学风问题上,现在  相似文献   

15.
理想状态下,都市报国际新闻至少应承担两种基本职能—一成为读者的"窗户"和"镜子",帮助他们了解世界,也助推他们审视自己.现实操作中,都市报国际新闻至少存在两个弱点或盲点——同题新闻的同质化与新闻纵深挖掘的能力欠佳.2006年至今,在《都市快报》从事国际新闻的编辑采访工作中,笔者遇到很多困惑,也有不少探索.  相似文献   

16.
萨达姆被生擒,利比来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武器,伊朗表示要与联合国合作,接受武器核查……一时间,布什的反恐战略似乎旗开得胜。如果布什赢得了比赛,就意味着既有的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则要推倒重来。你对之爱也好,恨也好,都要设法寻求一套在这种秩序中生存的现实战略。  相似文献   

17.
有的通讯员常说“无题材可写”,我在这里提供上中下三策。 上策:从现实生活中捕捉。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就是有人捕捉住了,有人什么也捕捉不到。说“生活中处处有新闻”也好,“身边到处都有写作题目”也好,那都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的,只有“看准”并“抓紧”的人才会抓住东西——找到值得一写的东西。 这里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捕捉意识,即抓素材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演员"必须在舞台上演出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使观众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公平的评价.不管是那个行当的,演"生旦净末丑"也好,跑"龙套"也好,"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都会招来观众的喝彩或"嘘声".  相似文献   

19.
谢军 《新闻天地》2002,(10):40-40,47
翻翻词典便知:"操守"指的是一个人平时的行为、品德。记者要保持操守清廉,就得挡住各种诱惑。二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出租车司机捡到一名乘客遗落在座位上鼓囊囊的钱包,为了寻找失主,他放弃了一天的营业,不停地寻找,终于找到了失主。失主非常感动,要知道他  相似文献   

20.
相逢岔路     
他们曾是同根同种,他们到今天仍然抱着同样梦想——构建开放架构计算平台,但在64位处理器的岔道口上,他们却选择了不同的方向。英特尔要与往事说再见,坚定地在64位处理嚣道路上放弃了52位平台。AMD却执著地认为,美酒加咖啡的感觉会曼好。因为52位和64位两个市场对于AMD的未来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