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基础是高深知识,只有在一个社会组织体系中,分层才有可能.分层意味着不同层级的职位的社会角色、功能和地位的定位.在一个社会组织体系中,不同层级职位形成了学术职业阶梯.美国学术职业分层是一个不断制度化的过程,分层作为分工的一种类型在促进职业分裂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的团结,形成了学术职业的自我保护机制.美国学术职业的分层既有其共同的学术标准,也因学校层次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大学组织目标、政策制度和个人专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工促进了学术职业的兴起与分层制度的形成.欧洲中世纪后期,教授职业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化职业,而助教职业的出现,是首次大学学术职业内部分层,体现出教授自主分层的特征.后来,依次产生了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等职业,并形成了制度化的分层结构,体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在中国,高校学术职业形成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分层制度,在分层制度变迁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四级分层、单一分层、恢复四层分层、四层十三级分层等阶段,体现出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点.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制度具有政府主导和高校自主相结合、以效率为中心、以岗位为核心的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人事分类管理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探讨我国学术职业分层变革的内外部原因.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目的在于促进学术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四层十三级的分层分级岗位设置制度是参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制订的,这种制度的设计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可从科层制管理的鼻祖--马克斯·韦伯社会学分析中找到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国内外研究述评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是教师岗住设置制度的本质属性,教师岗位分级设置是学术职业分层的外在制度表达.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外学者着重对具体问题提出可操性方案;国内也取得一些研究进展,但学理性和整体性欠缺,主要表现在对高校教师岗位分级设置、对其分层的内在原因及国内外相关政策形成的历史探究与对比等问题,尚缺乏研究.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将进一步打开这一主题的研究视阈.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是在现代科学研究组织化的过程中崛起的,组织制度是其组织化的主要体现.不同国家的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制度存在差异,以德国和美国为典型代表,从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到20世纪美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大学的组织制度差异对科学中心的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岗位制度是其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重点分析了德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学术岗位制度,从制度移植和理念变革等方面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岗位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进而为国内高校的学术岗位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通过分析学术职业的特性,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视角构建涵盖教师岗位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教师岗位聘用合同和教师岗位激励奖惩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的高校岗位设置后续管理体系,对于适应教师学术职业特点、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术自治是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一,是大学理念的灵魂。学术性组织是学术自治的重要保障。美国高校发展到如今,在其内部形成校、院、系三级管理结构,在各个层级中都设置了相应的学术性组织。各个层级的学术性组织主要涉及相应层级的课程、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对学术权的行使、学术自治的实现,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置于学术职业的背景之下,对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关于终身教授制度的质疑和批评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美国高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并重点介绍了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说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州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是与美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困境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发展与大学教师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存在必然导致其主体大学教师的分层与分类,即学术职业的分类分层。从学术职业的分层分类的视角出发,大学教师的发展具备多样性,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教师发展有其各自的特点。大学教师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学术水平——基础理论、学科理论、跨学科的知识面;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师德——学术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为更好实现大学教师发展的多样性,应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制定不同的大学教师发展制度,按照大学教师的不同层次进行多层次、多种类、灵活高效的培训形式和项目,健全大学教师的专业组织。  相似文献   

10.
康瑜 《高教探索》2008,(2):9-12
对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研究已成为热点议题,但对于某一具体国别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进行历史性考察仍显不足。本文从组织层级的视角考察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对学校层级和院系层级的主要构成要素加以考察,作者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学校层级和院系层级历经了萌芽、形成、复杂化三个阶段,形成了加强科层行政管理和保障学术发展的组织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学校教授治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受到关注。教授治校在我国有着特定的涵义,治校的内容和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定性。教授治校的重要性体现在与学术自治、学术自由以及民主管理的关系;必要性在于其对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教授应享有对学术事务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教授治校受领导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实现程度存在学校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论“教授委员会”在现代大学治理中的性质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一含在学术事务上有决策权的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教授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成为高教界关注的焦点。按基本定位及基本功能,我国大学的教授委员会分为决策机构、咨询机构、由学术内行管理学术事务的机构三种类型。探讨教授委员会发展的趋势,完善教授委员会制度,旨在从大学治理的角度保障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自主权,从而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教授治学"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授治学"旨在促进学术自由,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推动大学去行政化。在高校治理结构中,以"教授治学"为代表的学术权力应居于主导地位,是"教授治学"而非"教授治校",并要以学生为本位。应通过重塑大学精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拓展"教授治学"外延,来实现"教授治学"。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授在现代大学办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在分析大学教授学术水平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教授群体对大学学术管理的影响以及教授权力在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事务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 theory views universities as model driven organizations. The world’s stratification system promotes conformity, imitation and isomorphism towards the “best” university models. Accordingly, academic roles may be locally shaped in minor ways, but are defined and measured explicitly in global terms. We test this proposition using data on the allocation of working time between academic tasks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thirteen countries: Argentina, Australia, Brazil, Canada, China, Finland, Germany, Hong Kong, Italy, Malaysia, Norway, UK, and the USA. We find that working time patterns differ significantly across countries, suggesting that conditions of academic work remain heavily dependent on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raditions. Faculty members holding the highest professorial rank share more in common, with generally stronger interests in research and a greater time dedication to research over teaching. However, in countries with comparably steep academic hierarchies, professor positions typically entail significantly fewer teaching hours and more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是按照某种学术标准或者资格将教师区分为高低不同的职位等级序列,并形成一个职位与地位对应的社会结构的过程,具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从组织角度来看,学术职业分层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的组织目标,获得社会分工的生产效率;从教师个体来看,满足了教师获得职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影响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学科因素。我国学术职业分层是政府主导的产物。因此,形成学校自主分层机制、差异性的分层结构、祛除行政权力的干预,缩小阶层差距是学术职业分层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缘于学术自由。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是维护终身制的一个有效“补丁”,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着重考察了美国几所大学的“终身教授的聘后评审制”中的评审目的、评审机构和评审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外大学教授委员会的类型与功能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内部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二元结构,基于在学术事务管理上二元权力运行机制的不同,中外大学教授委员会可以划分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离与渗透两大类,这两大类中又主要有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主导和两者适度渗透三个小类。各种类型的大学教授委员会分别发挥着决策、咨询、学术事务的决策功能和非学术事务的审议功能。文章在比较中国和外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在类型与功能上的异同性的基础上,总结中外大学教授委员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推动和促进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按照自己的办学定位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重业务轻师德”、“重结果轻素质”的现象,这种绩效考核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能真正地达到考核的目的。因此,高校要树立“以教师职业发展为主、绩效为辅”的考核理念,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达到教师绩效与组织绩效“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