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领巾》2016,(4):52-53
"智能产品"有多普及?手机、手表之类的早就不新鲜了,从花盆到内衣裤,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被智能科技占领了。心灵感应耳机这款耳机会对大脑释放出的脑电波进行分析,与你建立心灵感应,为你选择合适的音乐。  相似文献   

2.
佚名 《高中生》2011,(7):64
在瑞典政府、欧盟、IBM公司的鼎力支持下,瑞士洛桑综合理工学院电脑工程师亨利·马克拉姆教授计划在2018年前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意识和智能的人造大脑,他将其称为"蓝脑"计划。  相似文献   

3.
郑雯 《中华家教》2014,(Z1):80-81
工作中,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其中普遍问题是孩子偏科,某一门课的成绩明显低于其它学科,反映较多的是数学和语文这一对"矛盾体"。其实,数学和语文并不是对立的,对这两种学科的学习,分别由人的大脑的不同区域来处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曾经提出过"八大智能"理论,他将人类智力分为逻辑、语言、音乐、空间、运动、人际关系、自省、自然这八大类。大脑各区域各司其职,对信息进行加工、记忆、提取、应用。而数学和语文的学习,则分别依赣于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以下是我专门针对提高这两项智能所列举的具体训练方法,希望对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传统房屋租赁平台存在着用户隐私安全与租赁双方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等问题。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可编程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基于区块链的房屋租赁分配系统是解决当前房屋租赁行业相关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重点研究在非信任情况下通过密码学技术保证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安全,结合时间戳技术将交易信息上链,以解决交易双边信用等问题。使用智能合约实现分布式的自适应寻租与匹配策略,通过对上海市地区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以智能合约为基础的房屋自适应寻租匹配策略能够有效保证房屋租赁双方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天地一体信息网络、电磁频谱作战等领域的迅猛发展,电磁空间正面临频谱资源日益紧缺、频谱安全日益严峻、频谱对抗日益激烈三大挑战,迫切需要引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认知动态系统(CognitiveDynamic System)是一种智能系统,主要体现了大脑三方面的特征:注意力感知、深度强化学习、智能推理决策,是实现由人  相似文献   

6.
珠算教学与儿童智能开发实验研究李淑贤满晶王学薇一、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过程儿童时期是人类大脑发育最迅速时期,是智能开发最佳年龄段。据生理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着巨大的超剩余性,潜力很大。大脑是产生智慧和能力的源泉,大脑是智能开发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7.
脑是人类认识、思维与意识活动的器官,又是人类智能的物质基础。因此,脑科学对人类了解自身、开发智力、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与脑息息相关的教育之中,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十几年来,人们对脑的研究已有突破性的进展,展示了人类大脑无穷的奥秘。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力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以往人们将智力开发的关注点放在正规教育,而对学前教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网络时代。我们在享受网络给我们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信息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时下,电影、电视、影像制品、动漫作品以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娱乐功能正和我们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争夺青少年的"生死搏斗"(李白坚《文学与图画的"生死搏斗"》)。越来越多的学生丢弃经典读物,一头扎进那些不必经大脑思索加工的动漫音像制品食化的垃圾读物,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与传统阅读方式格格不入的"读图时代"。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里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全新课题,也是对我们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的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金煜 《教育》2014,(1):77-77
正睡眠,或许是最好的清洗大脑的工具。去年,科学家发现了大脑里的分子"垃圾处理系统"。日前,一份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称,大脑在处于睡眠状态时,这一"回收系统"最为活跃。换句话说,睡眠状态下,大脑处于最佳的"自我清洗""自我排毒"的状态。大脑有条"下水道"人体大部分"垃圾处理"是由淋巴系统来运作的。淋巴会清理身体组织里破损、误置的分子、病原体等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将之输送到血液。在这里,肝脏会对其分解,最终排泄出身体。大脑却不太一样。对精细的大脑组  相似文献   

10.
一种利用纳米技术建造的、可以在地震后自行修复的新型住宅,最近被列入英国利滋大学的"智能和安全房屋"计划,这个计划由该校纳米制造研究所负责实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