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物质一般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一九一一年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周围运转的电子组成,而且原子核的直径只有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即10~(-15)至10~(-14)米。一九三二年,科学家又发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此后又发现了若干粒子,并把它们统称为“基本粒子”。目前已发现的基本粒子有300多种。它们有的带电,有的中性;有的质量大于质子(超子),有的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介子)。近年来的科学实验又证实,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核物理学正是研究原子核领域内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下面介绍的是它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2.
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1974)因发现中子,获得了193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0年,卢瑟福曾经指出,除了质子和电子以外,还存在着和质子一样但不带电荷的粒子,他称这种粒子为中子。在发现中子以前,人们认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最初,这种概念和实验符合得尚好。但对原子核碰撞的能量条件作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质子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的理论很难同实验事实符合,特别是1930年玻特和贝克发现的铍辐射(当用氦核轰击铍核时出现的一种辐射,它的穿透本领极大)。约里奥·居里夫妇对铍辐射的研究,为发现中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她们计辐射从一…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末,由于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恩格斯的预言“原子决不能被看作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实物粒子”得到了证实。1910年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从而发现了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二个层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以后又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以及介子、超子等等粒子。这样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进入了基本粒子这一层次。“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由于物理学上的新  相似文献   

4.
1935年—查德威克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1974)因发现中子,获得了193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0年,卢瑟福曾经指出,除了质子和电子以外,还存在着和质子一样但不带电荷的粒子,他称这种粒子为中子。在发现中子以前,人们认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最初,这种概念和实验符合得尚好。但对原子核碰撞的能量条件作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质子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的理论很难同实验事实符合,特别是1930年玻特和贝克发现的铍辐射(当用氦核轰击铍核时出现的一种辐射,它的穿透本领极大)。约里奥·居里夫妇对铍辐射的研究,为发现中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子核还可再分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从原子核中会放出α粒子、β粒子和γ光子 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即核是靠核力作用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由于各个核子的原子核中所处的位置和状态不同,它们结合的紧密程度也有所差异.在一些重原子核中常常会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形成一个结合得特别紧密的“小集团”,当这个“小集团”的能量特别大时。  相似文献   

7.
神秘的夸克     
众所周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总之,字宙万物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等三百多种“基本粒子”组成。那么,“基本粒子”是否继续可分呢?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等人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基本粒子”是由更微小的粒子“夸克”组成的。夸克分为三种: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质子由两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则是由两个下夸克、一个上夸克组成的。盖尔曼的夸克模型为科学实验所证实,他因此荣获诺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1997年第10期“课堂小练习”(45面)“语言训练题型测试”中第8小题:把下面这一长句变成短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旋转。”答案是“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及围绕原子核作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也是相同的,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属于同一种元素。但同一种元素的中子数是可以不同的,人们把这种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核素叫做同位素。按照是否具有放射性分,  相似文献   

10.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的概念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认识.在古代,人们因不了解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了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实际上,现在人们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广得多.2.中性与中和物质的原子结构告诉我们: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核外…  相似文献   

11.
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核电荷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中子不带电 ,1个质子带 1个单位的正电荷 ,因此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由质子决定 .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因此 ,根据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可确定元素的种类 .如质子数为 1的元素是氢 ,质子数为 8的元素是氧 ,质子数为 11的是钠等 . 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 ,因此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由此可得出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或者说相对原子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名师出高徒”这句适用在物理学家汤姆生师徒4人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这些都是他们师徒3代4人的杰出成果。  相似文献   

13.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这已经是一个常识,但在20世纪20、30年代.就不是常识了,而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重大谜团。从1920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质子,到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历时12年。在这十几年的光阴里,中子就像一个神秘的小精灵,虽然已经与一些科学家“亲密接触”,但却因为他们“有眼不识中子”而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4.
姜玮 《物理教师》2002,23(6):50-51
自然界许多物质的发现 ,都基于科学预见、客观验证 .中子和中子星就是典型的例证 .1 中子的发现1.1 卢瑟福的假设18世纪初 ,α粒子散射实验打开了原子结构的大门 ,对原子核的组成 ,当时科学界存在着两种看法 :(1)由于原子核中能打出高速电子流 ,因此认为电子是核的组成部分 .但这一观点遇到的困难很多 :如电子的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 11837,体积也极小 ,像这样一颗又轻又小的粒子要想束缚在原子核中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力 ,但人们无法解释这个力 .(2 )认为原子仅由质子构成 .但这又不能解释α粒子的结构 :一个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 1,而α…  相似文献   

15.
近来由于日本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人们似乎一夜间忽然注意到,自己的身边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辐射源。核辐射的危险,在某些网络帖子和口耳相传中似乎也变成了凶残的食人饿虎。其实,核辐射并没有一般人以为的那么可怕。核辐射来自于原子核反应。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之间由于电磁力互相  相似文献   

16.
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它将是21世纪主要的能源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组成的.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内的质子数,就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在科学上,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把质子数相同的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称为同位素.例如,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是氕(音pie)、氘(音dao)、氚(音chuan),它们的原子核中都同样具有1个质子.但它们核中具有的中子数依次是0、…  相似文献   

17.
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它是获得原子能(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利用的理论依据,是原子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精确的测量结果——质量亏损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组成原子核,当人们精确测量了独立存在的核子质量及它们所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后,发现任何一个原子核的质量总和总小于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例如_4~7B.核,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进了量子理论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2.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宇宙的特殊结构,电无处不在。我们每天看到和所接触到的事物都是由一种极小的单位——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本身是由更小的部分——居于其中心的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以及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相似文献   

20.
元素的同位素的原子量为什么都小于它们各自的质量数,笔者浅谈如下,请指正。大家知道:如忽略电子质量,则原子质量就是原子核的质量,而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它们的质量和应是原子质量,如中子质量为1.008个碳单位和质子质量为1.007个碳单位都近似为1,则核子总数就是同位素的质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