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担负着养活世界近1/4人口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有了巨大的发展,除了满足十多亿人的基本需要外,还有大量农副产品出口。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恶化,农副产品污染、农药和化肥残留超……  相似文献   

2.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推进,随着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关注着中国,中国也不断调整着自己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发生着嬗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大国之一。在距今7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摆脱了采集、狩猎经济,开始农业生产。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朝代更迭,沧桑变化,但长期以来无不是“以农立国”。与之相随,中国的农业文化也可谓渊源流长。最初的农业思想是伴随着祖先们从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生产的转变应运而生的,尤其是春秋战国这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地市党报要把农业报道放在经济报道的首位卢钟日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尽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农业始终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我们能...  相似文献   

5.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8年,媒体面临的发展形势是严峻的,首先是来自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这次世界金融风暴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媒体经济是一种依附型的状态,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站在媒介经济的角度上,中国的媒体经济必然要受到这次金融风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有农业人口9亿,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点关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趋势,农业成为我国未来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中国农业品牌研究者娄向鹏说过,未来二十年,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农业,农业看品牌。农业不仅仅是农民的事业,也成为越来越多有志之士投资创业的新领域。作为针对"三农"的电视栏目,面对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涉农传媒日益受到全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开始的头一年,将诞生两张新面孔,不管他们是谁,都会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新总统。新面孔的出现,不但会影响到这两个大国的内政,还会影响新世纪的世界格局。与此同时,还没有最后统一的另外一个大国中国,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也在进行着“大选”。这张新面孔不但要影响到台海关系,也会间接影响到中国在新世纪中的态度。因为,关心台湾问题的,实在不仅只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80%。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农业的发展关乎中国能否在21世纪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民生发展关注的重点,电视是中国农村最为普及的大众媒体,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极大的社会责任和传播责任。而对农电视节目的制作就需要对农村、农业、农民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节目的选题、选材、针对方向能够满足农民的心地需求,才能制作出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文化生活建设有帮助的节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经济决速发展的文明古国正向一个高度负责任的国际社会中的大国迈进。道路曲折而漫长。在这艰巨的旅途中,中国新闻界的作为,事关重要。 近年来,西方世界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孤立中国的企图,虽然已被我们打破,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是客观真实的形象,一些负面的因素仍然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影响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正常活动,甚至包括诸如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在对外宣传中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让世界知道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西方国家(包括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中国的形象有不同的认识。首先,政界领导人中大部分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愿与中国发展关系,并特别希望通过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来刺激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主要风险有:产业结构层次低,市场化程度低,在国际生产、贸易、投资领域处于劣势地位;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和农业安全面临世界农产晶生产销售大国的冲击;金融体系不完备,在面对国际金融巨头竞争、规避国际金融风险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为此,我国必须切实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无疑称得上是个"大国经济"。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一个"大国经济"所发生的变化会对世界上的其他经济体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在过去十多年中已经反映的很清楚。当时有句话说:"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这正是"大国经济"的真实写照。如今,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期。转型之后,中国买卖的东西、输入输出的产业势必有所变化。而这些变化势必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逐渐形成了以经济为主导的世界新格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对整个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做出决定性的影响,各国为增强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地位,开始走联合道路,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经贸发展的主要潮流。在世纪之交,区域化经济集团与以往相比出现一些新趋势。正确认识这种新趋势,新特点,具有至关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我所用,采取适宜对策,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它国家用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世界银行一位专家的评价无疑是对共和国半个世纪强国路的一个最好注解。 “一穷二白”“国力空虚”“百废待兴”,曾经是半个世纪前中国经济的典型写照。而今,举世的目光都注视着这个东方大国的经济奇迹。新中国成立50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7.7%,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半。尤其是最近20年,大多数年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一家跨国公司的驻华代表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
纪琼芬 《中国新闻周刊》2011,(9):I0008-I0009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却一直不足一个农业强国。从大豆到玉米,无不受制于人。背后的原因在于农业领域缺乏一个有实力的产业领导者、整合者。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恪局中,中幽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国家粮食安全也不无隐患。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而中国也正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后危机时期的经济报道路径必须根据形势变化作出相应的路径调整. 运用全球视角观察中国经济 拓宽报道视野,密切跟踪世界经济形势,运用全球视角观察问题,是在后危机时期做好经济报道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徐颖 《兰台世界》2013,(22):142-143
<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中国历代社会发展、稳定、自立的根基,农业生产曾辉煌发达而领先于世界,然而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导致传统农业急剧衰落,引起清朝统治者的忧虑和关注。甲午海战的失败,客观上进一步促使清廷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农业的规章制度,大力兴办农务学堂,开展农业教育,促使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中,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奇迹,GDP从1978年的0.36万亿增长到2010年的38.4万亿,"在过去的30年间,世纪的经济地图因中国的崛起而为之改变。和一个小国的发展不同,中国是一个在人口、疆域、经济规模等几个维度都堪称大国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还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大国能如此迅速地卷入全球化的进程"。(陆铭:《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P1)  相似文献   

18.
马宁  谭娟 《出版视野》2009,(1):24-24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走出国门、对外开放的30年。30年记录着中国走向世界不断成长的步伐.也见证了一个贸易大国的强劲崛起。今年4月重庆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渝版十佳图书“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丛书”,其中有一本是《中国经济改革30年&#183;对外开放卷》,读罢该书,  相似文献   

19.
全民阅读推广计划中,6亿多农民显然占据全民的绝对主体。从某种意义讲,全民阅读计划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6亿多农民的阅读。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至今犹是。农民作为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主体,从夏商至晚清乃至近代,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各界逐渐将视角转向了农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因而,新闻媒体将视线转向农村,关注热点话题,有利于人们加强对农业的重视,促进农村事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将围绕农村新闻采访相关的认识和思考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