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娟 《科学中国人》2004,(11):66-66
生物质能源是指源于有机质的可再生的各种农林产品,是人类最先利用的能源。由于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渐渐被人类所忽视甚至废弃。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及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
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那么50年之后呢?人们已经陆续开发了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所谓的新型能源,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相当不错的替代能源,这就是氦-3。它或许能作为未来地球上新的能量源泉。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  相似文献   

3.
辛秀田 《百科知识》2004,(10):22-23
我们今天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这包括石油、煤炭等等,而这些能源的使用一方面产生温室气体,造成对大气的污染;另一方面其资源有限.再有100多年人类面临用尽化石燃料的危机。能源危机开始困扰着人类,人们不得不寻找各种可能的未来能源,以维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能源成为人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工业文明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创造的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能源和环境两大危机却已不期而至。按照目前人类活动所需的能源消费水平,再过一百多年,地球在50万年漫长的地质年代所形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将要消耗怠尽;而与此同时燃烧化石燃料要向大气中排放大量废气,使大气变浊,造成酸雨剧增,气候变暖,洪涝干旱灾害频繁,臭氧层被破坏。在当前全球能源和环境向人类亮出“黄牌警告”之时,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谁能最先占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先机,谁就将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既解决了能源替代问题,又为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使其产业化、现代化,变无用为有用,清洁、环保,增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既可推动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又可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代的基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资源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不应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更不应是碳资源利用的终结者,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文章在国内CO_2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未来可能适合于中国的以CO_2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包括化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零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以及温和条件下CO_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等。基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短中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以及可再生能源日新月异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易获取性和低成本使得其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方案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可能将在近期带来巨大碳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零碳能源发电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利于核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CO_2生产燃料化学品技术的发展,成为中期最具竞争力的CO_2大规模利用技术;远期来说太阳能驱动的CO_2温和转化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碳循环,是远期最有前景的CO_2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6.
能源和石油     
一、世界和中国能源现状及中国面对的挑战 人类使用的能源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19世纪上半叶以柴薪作为燃料,于20世纪中叶石油超过煤炭。目前,世界上的一次能源主要由石油、天然气、煤炭三种化石燃料所组成。据BP统计,2007年一次能源总量为11099.3百万吨油当量,化石燃料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8%,  相似文献   

7.
化石燃料和工业革命结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文明时代,但同时也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破坏.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据世界能源委员会和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全球化石燃料最终可开采储量折合起来只可供人类使用100年,但开采成本较低的储量将在21世纪的后期耗尽。2030年以后,化石燃料资源将成为能源供应的大问题。日本对全球各种能源发展趋势曾经做过预测,到2020~2030年,主要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就达到顶峰,到2050年,煤就达到顶峰。而人类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呈指数式增长。与此同时,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CO2等有害气体亦呈指数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自然灾害增多。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资源有限,石油、天然气仅能维持几十年。煤的储量可维持200年左右。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不但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3/4。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有更大的需求。由此可能在下世纪造成数倍于目前的污染。风、太阳、水、地热能资源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只有核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储量有限,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化石燃料的消耗会产生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求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保护环境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全球研究开发的各种新型能源中,氢能最受关注,因为它具有来源广泛、洁净和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替代石油的生物运输燃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50%以上的石油被用于运输燃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2500多种人类必须的化工产品也来自石油。但化石能源终将枯竭,再加上温室气体效应、石油价格的飑升,使人类再次把焦点转向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并且和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我国2006年进口石油依存度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全球总能耗的74%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资源却在日益耗尽.同时,化石能源的无节制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供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导致全球变暖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对以油、气、煤为主的传统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的消耗不仅对人类的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还面临着枯竭的威胁。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并减少碳的排放量,世界各国对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燃料等)的开发和利用都非常重视。风能资源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3.
根据Tapio脱钩理论,使用基于基期的化石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复合增长率,重新定义了脱钩弹性,并从经济学角度给出脱钩解释,得出6种脱钩状态。将脱钩弹性分解为增长替代因子、清洁因子和节能因子,并以中国和韩国为对象,实证研究三种因子对脱钩效应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增长替代因子、清洁因子和节能因子为韩国化石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弱脱钩发挥显著促进作用;三种因子在中国化石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起反向作用力,只是三种因子反向作用力在减弱。这也间接说明增加非化石能源、减缓化石能源消费增速,提高一次能源消费强度,为未来碳减排和保障经济增长提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是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大问题。地球以亿年为单位积累下的化石燃料,现代人类几百年之内就把它耗尽,这本身就是值得忧虑的事情,更何况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物对地球大气的污染,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面对这些情况,不少学者对世界未来能源选择问题发表了许多议论,其中有一位叫A.罗宾斯的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硬能源路线和软能源路线的理论。所谓硬能源路线即以原子能、煤为主的路线,所谓软能源路线即以太阳能、  相似文献   

15.
子晓 《青海科技》2012,(5):52-53
水燃料(Water Fuel)最早来源于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1874年出版的《神秘岛》。该小说描述了一个奇怪的小岛,岛上的没有树枝,生火做饭完全靠水,并指出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化石燃料将完全从地球上消失,我们的燃料,只有一望无际的水。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建立在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社会持续发展带来能源开采和利用,造成现在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根据世界能源机构2012年的分析数据显示,世界石油、天然气、煤、铀的剩余开采年限仅为45年、60年、230年和70年,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同时,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从而引发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现象,以及雾霾灾害天气的频频发生;化石燃料中的杂质燃烧后向大气中释放氮、硫等物质,影响环境健康,打破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05,(11):20-20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新的煤燃料电池,不用燃烧煤就可以发电。研究者希望借此找到更有效的利用化石能源的方式,而不仅仅是燃烧它们。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世界能源形势能量与物质、信息同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能源和能源利用起了重大作用。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近代大电力系统的出现、核反应的发现和先进动力装置的应用,无不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奠定今日世界的物质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大量开采和过度使用,使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先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化石燃料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挥霍;后是燃用化石燃料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向人们敲起警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的减排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源转型方案中,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重要的选项,中国资源丰富的林木生物质在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木质颗粒燃料及传统的化石燃料(煤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思想梳理不同能源系统的温室效应排放指标与经济评价指标边界,从传统的生命周期分析与经济指标分析两方面,探讨中国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的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①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供热或供电时,单位能量的供应能耗降低0.01~0.176 MJ,在碳中性假设下,木质颗粒燃料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②平均市场价格下,木质颗粒的单位热能成本高于煤炭,即用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供能时,单位热能或电能的使用需要付出较高的燃料成本,约为16.06~34.16元;③敏感性分析表明,能量转换率、燃料热值和燃料的价格对替代效益的影响最为显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燃料价格等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燃料替代使用成本,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在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碳中性下的净减排、生物质原料问题、提高减排效率和财政补贴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晓威 《百科知识》2010,(1):31-33
近些年,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成为全世界的头等难题,一方面人类工业文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导致这些资源日渐枯竭;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还会导致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这两方面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只要解决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