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20年代的田汉是一个充满感伤情怀和浪漫情调的戏剧诗人。这一时期,他的戏剧辉映着"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光芒,显示着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人生的反思,在灵与肉的冲突中,折射着剧作家对真艺术真感情的追求,充满着浓郁诗情具有独特艺术审美个性,本文从唯美主义特征、诗化的风格、"灵"与"肉"的冲突等方面论述田汉1920年代戏剧艺术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田汉与新浪漫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汉的剧作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情趣,其中具有较多的现代主义艺术特质;诸如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原始神秘的生命力,常有的感伤与悲凉的孤独,表现人物潜意识的梦幼手法和象征手法,强烈的主观抒情与对诗一般意境的追求。但田汉的创作又不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因为他执着于现实,同时又在戏剧艺术道路上兼收并蓄,勇敢探索,这就形成了他戏剧创作新浪温主义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四十周年,也是我国现代革命戏剧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早期革命音乐、电影、戏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田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含冤瘦死狱中三十周年。仅以此文,纪念这两位古今戏剧大师。1958年,当时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举行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纪念活动,田汉的历史话剧《关汉卿》就是为此而创作的。《关汉卿》是田汉戏剧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优秀剧目之一。这部剧作揭示的深刻主题具有强烈的历史认识价值。田汉用话剧艺术形式为我…  相似文献   

4.
论日本戏剧对田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汉的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所从事的戏剧运动,都有日本戏剧及艺思潮的重要影响。田汉的戏剧形式得益于秋田雨雀、菊池宽等剧作家。田汉所推崇的“新浪漫主义”戏剧理论则源于厨川自村,表现了“灵的极致,,与“人类之爱”。田汉所从事的戏剧运动.则受到了坪内逍遥领导的艺协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梅帅元的戏剧创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征。这种浪漫主义特征显著地体现在其诗化的戏剧风格。梅帅元戏剧诗化风格的表现技巧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戏剧冲突的诗化处理;其二是戏剧情节的诗意营造;其三是戏剧语言的诗性抒写。这种诗化的戏剧风格不仅继承了传统戏剧的抒情传统,而且表现了广西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学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6.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代宗师,是蜚声世界的杰出的剧作家。文章从两个方面即:田汉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在中国话剧史上,田汉是一位具有开拓性的剧作家和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缔造者,全面、详尽、深入地论述了田汉对中国话剧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李慧燕 《文教资料》2008,(26):15-17
感伤在田汉的早期剧作里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不认清这一点就无法正确读解他的戏剧.因此本文着重从田汉所处的时代环境,他的个性、经历,以及他驳杂的文学接受等角度来分析促成其早期刷作感伤风格的原因.只有认清感伤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感伤的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晓玲 《天中学刊》2010,25(2):118-120
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中,通过对关汉卿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师之戏剧创作背景、戏剧表现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语言技巧以及戏剧风格等比较教学,总结出二者创作的共性,挖掘出其差异,这对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二者戏剧作品,全面掌握各自创作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中西戏剧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静 《文教资料》2007,23(23):98-100
在郭沫若、田汉的戏剧创作中同时存在着一种"流浪"情结,但两者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动因是不同的,因而造成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0.
田汉的早期创作是对于“新浪漫主义”的自觉实践,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死亡”情节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与艺术的思考.本文将以“死亡”为线索,探讨田汉早期剧作的艺术特征与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第二次合作,郭沫若同志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田汉同志当时任文艺处处长。一九三八年八月,我在汉口三厅主办的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学习,当时三厅不少文艺界名流都来讲过课。郭老带头讲了第一课,田汉同志也来讲了关于戏剧艺术的一课。未见田汉同志前,想象中这位戏剧大师、诗人该是长发、西装、不修边幅;不料一见面,却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20年代,从日本留学归国的田汉开始了他的上海时光,田汉和上海这座城市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现代都市文化对田汉实验话剧的接受、租界体制下南国社话剧运动的开展、移民城市中流浪漂泊的波西米亚风格、左翼浪潮下话剧探索的现实转向这四个方面,都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对田汉早期话剧探索活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田汉在上海时期的话剧创作与活动,也为中国早期话剧中浪漫感伤与客观写实风格的形成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田汉在戏剧创作中积极继承中国戏曲的艺术传统,他的话剧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田汉以幻想,梦幻的形式去表现现实,强调“情到真时事亦真”的传奇性等方法,那种“失望的悲哀、苦闷的惆 怅”的情感色调,跟中国戏曲艺术的浪漫主义传统有关,无论是抒情性意境,还是叙事性意境的创造,田汉话剧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王实甫、关汉卿剧作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王尔德的《莎乐美》在“五四”时期被竞相译介,其主人公任情而执著的精神,独特的生死观和作品装饰性风格曾为田汉,向培良,郭沫若等许多作家所认同,并对他们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莎乐美》的反判精神契合了“五四”时代和文学发展的需要。当然在这种影响中,也产生了诸多变异。这些经验值得今天的戏剧艺术建设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莉 《文学教育(上)》2009,(13):114-114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音乐戏剧艺术,它融音乐、戏剧、文学、舞蹈和舞台美术于一体。歌剧的主题思想、风格及其艺术魅力,都是通过演员(包括乐队)的舞、演、唱f奏)艺术所塑造的音乐戏剧形象而展示出来的。歌剧艺术具有高度综合美的戏剧性、音乐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田汉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艺界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是深受辛亥革命感召而走上戏剧创作道路的。辛亥革命不久,他曾把京戏《三娘教子》改编为《新教子》,写汉阳之役一个阵亡军人的遗孀教训儿子继承父志为国尽力的故事。一九二○年发表了“处女作”《梵峨璘与蔷薇》,开始尝试话剧创作。田汉一生写了近百部戏剧,总的特点就是数量多、速度快,  相似文献   

17.
郑廷玉杂剧的代表作<看钱奴>,开我国戏剧史上讽刺喜剧的先河,在世界戏剧史上也具有一席之位.<看钱奴>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讽刺传统,并在新时期利用讽刺喜剧的形式发扬了讽刺文学,呈现出继往开来的审美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主题思想、情节架构、戏剧语言、讽刺手法、民族美学风格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35年春,田汉与阳翰笙被捕入狱,后来,是谁保释的呢?其说有三:一、1976年香港的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卷第二十四章说:“田汉1935年2月被捕,7月被张道藩保释之后,即参加国民党的戏剧工作。”(香港昭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田汉的戏剧创作和翻译多有研究,而对其根据外国文学名著改编剧本的创作行为研究则涉猎较少。笔者认为,田汉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卡门》、《母亲》和《复活》等五部戏剧作品,在文学形式、主题思想和形象塑造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作家的创造性叛逆。并从译介学、传播学和翻译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这种创造性叛逆的深层文化根源和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这种行为是特殊时代语境下作家自觉的创作选择。  相似文献   

20.
田汉     
田汉(1898~1968)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剧作家、诗人。原名寿昌。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 生平和创作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