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校进行了以“激发积极健康情感,促进全面持续发展”为理念的“激情教育”改革。在改革中。我们推出了“生生科代表.师师科主任”的育人管理机制。做到了关注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依托这种新型的育人机制,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科主任、科代表共同驾驭课堂”的新型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校秉承着“追逐阳光、拥抱绿色”的办学理念,力图通过“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形式,使学生“享阳光、乐成长”。在这一理念催动下,我们认真研读了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道德课堂”,经过研讨尝试,我校推出了“小葵花课堂”基本课堂形态。而基于项目的 PBL 课堂形态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以生为本,这在理论上与我校原有的“小葵花”课堂不谋而合,我们设置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以情境创设为核心来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于是我们借助小葵花课堂,将 PBL混合式课堂进行实施。实施后,PBL 混合式课堂在我校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能力、学习成绩、综合素养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遵循《中共天津市委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六优”工程的精神,我校确立了以“优化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于2000年初着手实施。优化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首先建立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与成功”的面向全体、承认差异、激励上进的育人思想基础上,通过“目标导向、激励评价、多元支持”等途径构建起全面育人、调动主体、合力育人的育人机制,采取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七比七赛一进步”的评价活动方式,在全体学生中创造…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通过课堂、课外两大阵地的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内心体验,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三个一切”的办学指导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知道,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它又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小学生每天上五六节课,学生在学校六分之五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而且,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双边活动相互作用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深化“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突出数学课堂中育人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呢?下面谈谈一些做法与体会。一、突出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6.
“站出来,让祖国挑选!”是我校师生在抗美援朝时期提出的,是我校历年来秉承的育人理念和师生共同追求的成长目标.为了落实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目标,我校在生涯教育工作实践中,注重把心放在最高处,把根扎在最深处,从三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搭建成功的阶梯. 创设情境——让生涯目标更高远 情境育人是育人的重要方式,我们采取动静相结合的方式让生涯教育既看得见、听得到,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学生中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语文活动与语文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课堂,课堂学习不能全面担当起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任务。根据我校实际,在本年度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响亮地提出了“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口号,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搭建课外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8.
我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确立“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改变那种“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做法,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课堂、班级管理及活动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雪梅提出,“微项目式学习是指某个主题下由若干种预设活动组成的一个教学任务链,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15~20分钟长时间段探索性项目任务,或者在课外用类似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对某个内容或主题进行小探索”。微项目式学习可以成为实现劳动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在项目式任务中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技能意识、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四三三三”工程是在我校“四三”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四三”工程的深化与拓展,它是我校育人工作的系统工程。包括“四育人”、“三联系”、“三自”活动,“三长制”。四育人指教育育人,管理有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三联系指校领导联系一个系,中层领导联系一个班,一般干部联系一个寝室。深入学生,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使学生教育与管理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三自活动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三长制指文建部长、班长、寝室长负责制。文建部长对校(系)文明建设负责,班长对本班的文明,卫生,纪律负责,寝室长对寝室的文明,卫生,纪律负责。  相似文献   

11.
落实“阳光育人”思想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快乐有尊严地成长,诉求这一目标我校展开了“阳光少年”“阳光班级”多元评价及其系列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多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简单教学提倡教师简单地教,从而实现学生丰厚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应该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做到“聚焦准”,并以此为中心,围绕它展开教学活动。以“圆的认识”为例,教学目标聚焦准,教学过程路径直,教师始终站在课程的高度俯视数学课堂,把课程目标中的四个目标自然巧妙地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课堂上实现多维的、立体的、全面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是我校追求的办学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针对课堂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案.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更新、完善,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自1997年以来,我校连续几年被区教委授予"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中考成绩逐步提高,迈入我区学校先进行列,我校已成为全区农村中学名校.  相似文献   

14.
在人的活动中,知与行是两个基本的环节。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通常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使教育对象做到“知行合一”。然而,当前德育工作者普遍感到焦虑、无奈和痛心的恰恰是许多受教育者“知行不一”,甚至“知行脱节”。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是教育者时常遇到的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新政背景下,高效的课堂成为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本学期我校又提出了"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口号。怎样才能做到课堂的高效率?课堂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其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  相似文献   

16.
反思学校德育工作停在口头、浮于表面的原因,除了观念陈旧、意识不强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忽视德育的载体作用,尤其是课程载体。教师往往在实施中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使得德育“说起来重要,行动起来不要”。要使德育工作变“实”变“硬”,必须以课程实施为载体。其中,活动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和性情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统一。近年来我校举办的“国防教育、学农、110、环保”等冬夏令营,以及春游、秋游活动,  相似文献   

17.
阙宏伟 《江苏教育》2023,(40):7-9+15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其基于国内外教育研究成果,对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时,要注重知识结构与育人价值整合,教材内容与学习活动整合,此外,既要做到“放大”,又要做到“缩小”,从而将其落实到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发展,主要是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校坚持"让每个孩子成才,让每个学生成功"的育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以德育工作为首,立足"育人精心",狠抓常规教育工作,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如何对中专学生实施课外教育,是各个学校十分重视的问题。从1997年初开始,我校实施全员育人“九个一”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连续两年被全校教职工一致评定为学校最佳工作之一。一、全员参与,把“三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育人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已成共识。但我校以往在实际操作中,课余时间对学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学生管  相似文献   

20.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我国义务阶段教育在原来“二基”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四基”目标的一个基本目标.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离不开数学活动参与,高中数学课堂应该是活动的课堂,加强学生的活动意识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然而,一些高中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缺少对数学活动有效性的把握,导致其重要目标——数学活动经验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