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在体育领域,对课程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侧重研究的是体育教学,以教学研究代替了对体育课程的研究,这与我国从50年代起沿用苏联体育教学计划有关。习惯用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习惯用内涵扩大了的体育概念,便难以自觉从课程论角度研究体育课程体系。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论应摆正体育课程所处的位置,应该让体育课程论从体育教学论中脱离出来,建立专门的学科,以便进行独立的深入研究。一、我国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体育课程建设及体育教学改革仍存在突出问题:在理论上确立了“增强学生体…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学校体育过于强调社会本位、学科本位,一味地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工具型人才”,却对活生生的“人”视而不见。“人”的本质缺位,也意味着学校体育失去了现实根基。文章从社会学本位论的视角对学校体育本质进行再认识,以重新找回学校体育的现实根基和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关于体育的起源有“劳动产生体育论”、“体育产生多源论”等,也有人提出“需要产生体育论”。在国外有“席勒的精神游戏论”、“列依拉克的巫术论”、“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论”等假说。这些假说各有其理。然而既然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是人这个主体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满足其自身这一客体各种需要的过程,故探讨它的起源必须究其原动力——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深入探讨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与规律,是构建物理教学论的基础性工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成熟的物理教学过程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物理教学论。本文拟就当前我国物理教学理论界关于物理教学过程本质与特点的研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诈些思考。一、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落后于教学论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对于一般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理论界长期以来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提出的观点有“特殊认识说”、“认识一发展说”、“认识一实践说”、“多重本质说”、“发展说”、“情知说”、“审美过程说”、“教师实…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学论研究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运用系统性文献回顾与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教学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梳理与展望.研究表明:我国体育教学论研究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路线方面取得历史成就;主要问题有理论性多、实践性少,嫁接的色彩痕迹较重,对时代的起伏与新变不敏感,视野不宽广,宏观论述多,推导性的解释多,针对具体的微观研究少;从体育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学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新视野3个方面做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论”与“领域论”之争,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合法性危机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历史中言之未明的关键问题。破解该问题的认知迷雾,需要我们从“范式”和“规训”概念的视角反思“学科论”与“领域论”的本质,领悟高等教育研究的演变逻辑,从中找到真正使我国高等教育学走向学科化的传统基因与历史依据,并从强化基本理论研究、平衡学术与行政权力两个方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化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从教学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认为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通过对体育教学问题的分析,揭示出体育教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和谐统一,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完成体育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其学科性质是横断性、综合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为发挥与提升体育教学模式的功能,达及体育教学的目标,依据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研究结果和我国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对教学模式的涵义、特点进行了阐释。遵循和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与特点,对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和适应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进行了讨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并论证了体育教学模式固有的局限性和可变性,修正了“最佳教学模式”具有优效性的偏激思想,提出了体育教学回归于自然、本质、规律的思想。提倡达到“建模”是为了“无模”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教学论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论是制约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加强体育教学论基础理论研究,才能打破制约本学科发展的瓶颈。要以哲学和现代教学论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体育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对象和任务等基础理论进行全面研究,从而为这一范畴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体育拓展了人文教育的理念,从体育的生命品性认识体育活动,分析我国目前有关生命教育和人生关怀教育的缺失,从体育实践活动中分析生命教育存在的本质和体育活动中生命教育的本质存在,提出体育中要渗透生命教育,真正实现“全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在制定体育仲裁条例,确定其受案范围则是仲裁条例中的首要问题。对体育纠纷的归结,对有关体育仲裁范围几个问题的探讨,以及在体育仲裁范围方面形成的共识的归纳,确定了我国体育仲裁的受案范围,为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的潮流下,金融服务科技产业急速发展,而相对应于职场职能需求的质、量要求更形迫切。如何能有效避免大学教育人才供给与企业实务需求间的落差,是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以金融服务科技产业为例,深入探讨学校的职前教育如何结合理论知识与实务应用,透由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业界需求的要素,并进一步寻求在学期间的课程供给要素,缩短学用不符的落差,进而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研究发现专业证照、业界实习的历练与人格特质的养成等皆为金融服务科技产业重视的培育目标,可提供金融服务科技之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政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体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现代体育课程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方法,对体育隐性课程的内涵、特点认真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影响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及途径.  相似文献   

14.
简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更广泛的一个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并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见解。多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宋理学开山周敦颐,提出了一个以“无极“为本体,以“诚“与“中“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内容,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欲观于一体,把自然观与历史观结合起来的“无欲“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广为社会各界关注,学校体育备受质疑.体质健康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也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论域,文章从体质、健康等基本概念入手,讨论其定义,梳理其关系,推论至学校体育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提出学校体育的基本使命,以及应该承担的具体责任.  相似文献   

17.
考察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的观点,提出两个问题加以讨论.其一,所谓"新的审美原则",其实不过是"快感说"的老调重弹,美并不等于感官快感,仅停留在感官快感层面只是处于人生的低级境界.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中,审美主体在审美中的重要性被忽视了.其二,以"蛋糕上的酥皮"来比喻美与艺术的关系,是有问题的,包含了对于"美"以及美与艺术的关系的误解.这个错误的根源之一在于,对于西方学者的观点和命题缺乏反思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它不是以公益为目的的,而是为了谋求获利,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其发展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体育产业体制不健全、外来竞争力过大、政府的投入仍有待增加、体育经纪人才缺失等。本文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对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把握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技能(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内涵。技能与技术是伴生和互动的,因应技术进步而同步提升的技能,使得基于动作难度增大的技能及相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即技术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教育,与基于知识含量增加的技能及相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即技术工人、技术员和技术师的技术教育——另一种形态的技能教育,都将伴随技术的发展而递升,技能不是层次概念而是类型概念。二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异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从培养经验层面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到培养策略层面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会因循技能要求递增的规律而递升,层次是职业教育得以发展的空间。三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地点的职业教育,跨越了传统的普通教育的范畴,肩负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本质,类型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ethics of engagement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dilemmas in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for researchers who are positioned at different points of the insider-outsider spectrum. The discussion uses examples from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Sikh families in Britain and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methodology and co-interpretation of data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both during the interactive data gathering phase and the post-interview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phase. The researchers represent differing degrees of insider-outsiderness in relation to the British Sikh community; one is a cultural insider (a Sikh) whilst the other is an outsider (non-Sikh). In other respects they share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gender, a history of migration, bilingualism and living and teaching in superdiverse communities which all impact on the nature of their engagement with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and with each other as co-researchers. Our reflexive analysis shows that established binary distinctions and polarities in research practice, such as insider/outsider, are inadequate for conceptualizing the fluid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ethics of engagement in co-researching. We argue that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a more nuanced conceptualization reflects the realities of multiple researcher positionalities, interpretations and power re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