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寿交际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艳 《学语文》2012,(1):75-75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El语在社会交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常常是书面语所无法代替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3.
成龙 《学语文》2008,(6):42-4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多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这一要求定位在“基本”“初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对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教学给出了更为明确的说明.“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本文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申进平 《中学文科》2007,(10):124-12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能力”,可见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国传世经典《论语》基本是语录体,内容大都是记载孔子与其门徒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孔子丰富多彩的谈话艺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小军 《广西教育》2012,(29):75-7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谈我校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在社会生活中历来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语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小学生听说读写诸多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有些学生不能抓住要害传情达意,有些学生语言罗嗦,缺乏层次性,有些学生说话时缺乏相应的态势语言……那怎样使学生从想说、爱说到会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我认为应充分利用多种渠道,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社会,人的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口语交际是日常交际中最主要的交际方式,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自拔,他们从学生的短期效益出发,只重视对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不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走过场。作为教育工作,应有新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很好地与社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施展他们的才华,实现他们的抱负。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看,改革开放促进了全球一体化,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口语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主要交际形式。高效率的社会要求有高水平的对话,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课程标准看,九年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际,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语文教学现状看,重读写,轻听说;重课内,轻课外;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明确规定了初中生起码达到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求学生会说话。说话能力是学生应该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总目标,首先对培养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提出了总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后,在四个阶段目标中就口语交际又分别提出了一项项具体的要求,并将其作为每个阶段目标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最后,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不仅  相似文献   

15.
近期,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口语交际”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总目标,并对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口语交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和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全方位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曾经有人趣言:“当今世界三个宝,口才、金钱加电脑。”其中口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变以前的听说训练为口语交际。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学生语能力的一个新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本着这一要求,经过对一年级一学期的口语交际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从2000年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开始,以往大纲中的“听话、说话”的内容统一称之为“口语交际”。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绝不是名称上的简单更换,而是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语”的内涵更为丰富。因为“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它不仅涵盖了听和说的功能,而且凸显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课程性质,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口语交际’揭示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听话、说语’往往侧重于学生个体的单向“独白”,而“口语交际”则强调“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小学生如何进行口语交际?如何在口语交际中提升能力?在教学实际中,笔者常常把“课本、课堂、社会”当作口语交际的好场所,想方设法创造一切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几年来,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