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因为他们"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变为多能性"。能够被重新编程而成为多能性的细胞就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只是干细胞的一种,但是,可以绕开使用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限制,而且具有丰富的来源,因此被视为再生医学和器官移植的重要突破。此后,研究人员就希望能  相似文献   

2.
李婧琳 《科教文汇》2008,(10):205-205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基因打靶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在动物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手段。本文将通过综述基因打靶技术和胚胎干细胞技术来解读2007年诺贝尔医学奖  相似文献   

3.
张路 《百科知识》2007,(11S):4-5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于2007年10月8目做出决定,把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联合授予美国的马里奥·R·卡佩奇(MarioR.Capecchi)、英国的马丁·J·伊万斯(MartinJ.Evans)和美国的奥利佛·史密斯(01iverSmithies),因为他们发明了“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引进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我毕生的目标便是将这种干细胞技术带到病床边,带到病患前,带到诊所中……"50岁的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得知自己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这样说。因为"发现成熟细胞能够通过再编程而具有多能性",山中伸弥与79岁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爵士分享了这一生物及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2月8日,瑞典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乌尔班·伦达尔宣布辞职。随后,2月12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副院长安德斯·哈姆斯滕也宣布辞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是负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的机构,由这一机构挑选的该学院和世界其他学术机构的成员组成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共有50位评委。伦达尔和哈姆斯滕都是评委,他们为何在一个月内相继辞职?缘起学术不端  相似文献   

6.
王平 《百科知识》2013,(1):18-20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因为他们发现了生命可以通过克隆而逆转。但是,这一发现的另两位重要人物——克隆羊多利之父,伊恩·威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同样,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缺少了吴健雄。两相比较,会获得一些启迪和答案。从"宇称不守衡"谈起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惊人的相似。吴健雄被誉为东方的居里夫人,她与李政道、杨振宁一道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后两者是从理论上提  相似文献   

7.
<正>1972年,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为表彰她在治疗疟疾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她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简岩 《百科知识》2007,(11S):1-1
今年的诺贝尔奖越来越让人感受到:人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科学。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马里奥·R·卡佩奇、奥利佛·史密斯和英国的马丁·J·伊万斯,因为他们发明了“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引进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这是涉及人们生老病死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和个人情况屠呦呦获奖的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屠呦呦研发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成为抗御疟疾的特效药,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人的  相似文献   

10.
<正>1906年第六届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颁给了意大利生理学家卡米洛·高尔基和西班牙组织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这也是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第一次同时颁给两位获奖人。他们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成果,成为日后神经科学这门新兴科学的重要基础。1906年第六届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颁给了意大利生理学家卡米洛·高尔基和西班牙组织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这也是诺贝尔生理学医  相似文献   

11.
《科教文汇》2014,(21):F0004-F0004
卡尔·兰德斯坦纳(美国,1868—1943年),因发现血型,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2.
1 三位科学家摘取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 2001年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雷兰德·哈特韦尔(LelandHartwell)、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Timothy Hunt)和保罗·诺斯(Paul Nurse)。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3位科学家在有关调控细胞循环周期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发现,他们确认了具有调节所有真核生物(包括酵母、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细胞周期(cellcy…  相似文献   

13.
《科教文汇》2014,(27):F0004-F0004
埃德加·道格拉斯·艾德里安(英国,1889—1977年),因发现神经细胞的功能,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14,(28):F0004-F0004
查理斯·斯科特·谢林顿(英国,1857—1952年),因发现神经细胞的功能,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5.
《科教文汇》2012,(7):F0004-F0004
罗纳德·罗斯(1857—1932),英国医师,因发现蚊子传播疟疾,于190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3-23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2003年10月6日宣布,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认为,  相似文献   

17.
郭兴 《百科知识》2011,(21):4-6
2011年10月3日上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Beutler)、法国的朱尔斯·霍夫曼(Jules Hoffmann)和加拿大的拉尔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斯坦曼获得总共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奖金的一半,而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分享奖金的另一半。  相似文献   

18.
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生理学家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0年10月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以表彰他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科教文汇》2014,(33):F0004-F0004
乔治·霍依特·惠普尔(美国,1878—1976年),因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于193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20.
张路 《百科知识》2009,(22):4-6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因为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换句话说,他们发现了衰老和癌症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