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芳 《山东教育》2014,(1):95-95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像叠盛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新课的导人就犹如这“先听见的瀑布的声音”.使人有一种想探幽蹩胜的冲动.起到了酝酿情绪、渗透主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导课为整节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导课环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一、恰当使用录音 ,解决用言语难以表述的问题《瀑布》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风景诗 ,诗的第一节写未见其形 ,先闻其声。在讲这一节时 ,学生一读完 ,我们就提问 :“为什么还没看见瀑布就先听见了瀑布的声音?”学生答 :“因为瀑布的声音非常大。”但瀑布声到底是怎样的 ,到底有多大 ,还是不清楚。我们接着说 :“让我们来听瀑布的声音 ,再想一想它像什么?”然后放录音 ,学生真真切切地听到了瀑布的声音。啊 ,原来是这样的!这么大 ,这么有气势 ,这声音到底像什么?学生会利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相似文献   

3.
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除了注意与低年级紧密衔接,继续完成识字任务,巩固识字成果以外,仍然必须紧紧抓住词和句的训练,重点抓好段的训练,并为段向篇的过渡训练打基础.怎样通过讲读教学完成这些主要训练内容?下面以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谈几点建议.1、加强词句训练.中年级的前期,字词教学仍然带有低年级字词教学的特点,即在注意字音字形学习的同时,逐步加重词义教学.例如《瀑布》这一课,要让学生学会的生字新词是“瀑布”、“比喻”、“屏”等.首先应读准课题中的生字瀑(pù),比较字形暴—瀑—爆,提示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在检查学生预习后的自学情况时,看其是否读准了喻yù(圆唇音,第四声)、屏píng(后鼻音第二声)的字音;是否记住了字形,喻—愉作比较;是否懂得了词义,“比喻”:打比方的意思.“屏”即屏风,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看见过的屏风样子来理解词义.在朗读课文时读准诗中“一转、一道、一座、一阵”这些数量词.在分节讲读、理解诗意时,抓住重点词句.如:“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教师可设问,是怎样的声音?课文中作者用两句话告诉我们瀑布的声音像什么,又像什么?(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的声音,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的声音)通过抓重点句让学生说说句中重点词“叠叠”,原  相似文献   

4.
背诵分类指导初探○陈中强(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教研室)背诵是记忆性的朗读,是诵读到烂熟程度的结果。如何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针对性地分类指导背诵呢?一、掌握顺序特点指导背诵背诵《瀑布》全诗,“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山路...  相似文献   

5.
《梅雨潭》一文选自朱自清的《绿》。课文以游踪为线索,先后以“山边”、“亭边”为观察点,勾画出梅雨潭的外貌,瀑布的气势,水花的活泼可爱,给读者留下准确、鲜明而又完整的形象。课文一开头写梅雨潭瀑布,就是由远及近地变化观察点,写出了对瀑布的不同印象。作者先描写山边所见瀑布远景:“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几里,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在眼前了。”这里对瀑布的声音和概貌的描写,使读者对梅雨潭有一个总体印象。接着,作者交换观察点,描写在亭边看到的近景:“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儿,不再是幅整  相似文献   

6.
梅雨潭     
正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潭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  相似文献   

7.
讲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瀑布的特点,去发现美。1.领略音响美。抓住“还没看见”和“先听见”来理解作者的观察点在远处,这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写法既符合客观,又宜于表现瀑布的音响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组织学生去庐山秀峰瀑布游览的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游览方案:听瀑——观瀑——画瀑——摄瀑——制作盆景。到了秀峰,教师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远远地就听见了瀑布的轰鸣声。教师停下脚步,对学生做侧耳倾听状,说:“同学们,你们听,这是瀑布的声音,它象什么声音?”学生有的说:“象叠叠的浪诵上岸滩。”有的说:“象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相似文献   

9.
1哗哗哗哗,一股水流从山顶跃出,像山中猛虎,来势凶猛,吼声震天,迅速地冲下。2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像龙吟虎啸,像万马奔腾。3中午十分,远处猛然间传来隆隆的响声,恰似闷雷在滚动一般,大潮来了。4如果刮大风,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天,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千军万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点拨视窗:这几句写的都是发出声响很大的事物,都用了一些写气势威猛的东西来形容,猛虎、万马、神龙、闷雷,读后真有一种气势的感觉。5狂风的呼啸声及暴雨的呐喊声,汇合成一首惊心动魄的交响曲。6特别是在静静的早晨,微风一吹,这些露珠便先后…  相似文献   

10.
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晔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雀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的加快,多媒体进入课堂趋于常态化.它以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抽象变成具体,让平面生成立体,把静态变成动态,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兴趣盎然.多媒体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会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运用多媒体导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之一是科学合理的设计导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就按所讲的先  相似文献   

12.
语文六册第5课《瀑布》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一首写景抒情诗。这首诗由远而近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瀑布,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分三节,描绘了瀑布的“声”、“色”、“形”。第一节写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第二节写山路一转,望见瀑布雪亮的全身,第三节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神奇多姿的美景。这首诗语言优美,句式多变,层次分明.比喻确切。教学这一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读懂全诗,理解比喻句,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全诗。全课教学要以自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环节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喜欢提问,敢想敢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导课方式.  相似文献   

14.
每节课,只要我一出现在教室前门,就能听见班长响亮有力的声音:“起一——立!”一声令下,全班刷地起立,站得笔直。齐呼:“老——师——好!”随后深深鞠躬致敬。这些可爱的孩子,总让我感觉自己像检阅士兵的首长,心中激动又神气.感觉精神抖擞,心情特别愉快。上起课来我就更激情满怀。它可是增进我们师生的感情的法宝呢。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语文六册24课《瀑布》中第三、四句,《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好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比较响,大约是瀑布冲到山底的声音。‘又象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声音比较柔,大约是瀑布从山上下来,在空中发出的声音。”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瀑布从山上下来,在空中发出  相似文献   

16.
梅雨潭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部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有效的导课,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有效的导课,像一把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整堂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也是如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使新课的导入像无形的“磁铁”一下子吸引住学生,这就是一堂开端成功的课。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一节成功的课从精彩的导入开始,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老子日:“治大国若烹小鲜。”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堂导人也像烧菜一样,要在色、香、味上狠下工夫。如果每堂课都向学生端出色、香、...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也称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旨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导课设计得好,就会迅速“激活”学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