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清代黑龙江流域地域广袤,是东北亚地域最为辽阔的大陆之一。清朝政府曾经对这一流域进行了长达三百年的有效控制,并设立了黑龙江将军衙门和吉林将军衙门两大行省机构管辖这一地区。黑龙江将军衙门的称谓就是依据黑龙江干流的名称而命名。由于黑龙江流域在清代东北边疆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的要地,因此,清朝统治者先后设置了两大将军衙门和十四个副都统衙门。这些副都统衙门是戍守黑龙江流域的重要军事组织,并在战时直接听命于皇帝指挥的八旗驻防。副都统衙门作为黑龙江流域军政合一的八旗管理机构,构成了清朝黑龙江流域特殊的军政管理体系。文章主要梳理了清代黑龙江流域副都统衙门的建置沿革与分布,对人们了解清代黑龙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军事的格局与嬗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是清朝的"发祥之地",历来受清朝重视.自17世纪中期俄国哥萨克侵入黑龙江流域后,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开始受到严重威胁.在"永戌黑龙江"方针的指导下,清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东北地区的防卫建制,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正 《历史教学问题》2008,(5):89-91,66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为浙江古籍出版社选编《吕留良诗选》,了解清初思想家吕留良文字狱冤案后,我就有一个心愿:要寻访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宁古塔。2006年7月,我终于有机会去了一趟黑龙江,在桐乡市吕留良研究会顾问、黑龙江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吕观洲的陪同下,寻访了吕留良后裔流放地宁古塔。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F0002-F0002,F0003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3月16日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办公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牡丹江市,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06年清政府在宁古塔两等小学附设的师范学堂,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时的清朝将全国划分为18个省、4个将军辖区和青海、西藏、外蒙古三个地方。1884年改伊犁将军辖区为新疆省;第二年将福建省的台湾府升格为台湾省;1907年又将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奉天三将军辖区改为省,俗称东三省。这样,清末共有23省和三个地方。1912年至1928年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除仍沿用清末的省制外,在1914年增设了相当于省的4个特别区,即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1928年蒋介石建都南京后,不断变更省级政区,以达到弱化省制、集权中央的目的。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奉天省为辽宁省,增设了宁…  相似文献   

6.
清朝初年宁古塔流人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文化素养高、特色鲜明的诗人群体,对东北地区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饱经风霜的方拱乾流放所作的诗文,不仅记录了在宁古塔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知识分子之精神状况,在清初诗史和东北文学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新疆历来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备受重视的领土,自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汉政府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统辖南道和北道各国,到后来唐朝政府在新疆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为唐朝在西域的的最高统治机构,一直到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定新疆、二十七年在伊犁设伊犁将军,并在新疆各地筑城设营驻扎军队以戍边,其中以伊犁惠远城是为大城,为新疆各地总会之所。  相似文献   

8.
新疆近现代政府对哈萨克族的统治张岩一、清朝末年在新疆哈萨克族地区设立的统治机构清朝于1757年统一新疆后,即于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府以治理,由于其官府设于伊犁,故称伊犁将军,惟其所统疆域尚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在内,而镇道则划为郡县...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外记》是清朝人西清撰写的一部地方志,全面记载了清朝中叶黑龙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以及地理、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在记述当时社会状况时,西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忍,鞭挞了社会丑恶现象,表达出了对百姓生活的同情。《黑龙江外记》对于我们研究清朝中期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流放,是古代一种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清朝时,有一个地方流放犯人(特别是名人)最多,那就是宁古塔。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流放地,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和宁安市境内。300多年前的宁古塔,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生存,超乎寻常的艰难。不过,除了那些不堪忍受苦难而逃跑、自杀的,流放者中也不乏与天地命运抗争的铁汉,他们不甘在渗嗟悲叹里沉沦,而是在苦难里坚忍不拔,  相似文献   

11.
清朝统一新疆后,先后实行了军府制度和行省制度,伊犁将军和新疆巡抚成为这两种制度之下清政府治理新疆的最高官员,二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新疆巡抚取代伊犁将军,郡县制代替军府制,实现了新疆与内地政治制度的统一,也实现了新疆内部政治体制的统一,是晚清边疆民族政策的历史性转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清朝加大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沅水流域作为连接湖广和云贵地区的最重要通道,其经济开发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突出表现就是人口的显著增长。在清代二百多年间,大量外来人口迁居沅水流域,使流域内的人口规模从乾隆中叶的四百多万增至清末的六百多万,为该流域的经济开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劳动力。但流域内各地的人口增长并不平衡,永顺府的增速最快,常德府、辰州府、沅州府的增速大致平稳,而三厅的增速较慢,靖州和黔东各府州的增速最慢,反映出各地经济开发进程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3.
曹魏加官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官,即在本官之外另加其他官职。历代都有加官存在,曹魏时期,将军号用作奖励军功和提高品级、待遇的加官,其他加官如特进、侍中等继续作为加官使用,并显示出新的政治意义,这与官制的演变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罗马将军塞多留是第一个对西班牙地区的民族进行罗马化教育的人。他对当地民族的教育主要包括军事、文化两方面,他所推行的教育是以对罗马进行斗争为大背景的,他的教育活动是为军事和政治目的服务的。在客观上,他的教育使落后的西班牙民族首次接触到了罗马的先进文化.开启了当地罗马化的端倪,塞多留以古代罗马民族教育先行者的面貌永垂罗马史册。  相似文献   

15.
漕运是清代封建国家之血脉,对于维持中央政府政治、军事、经济的正常运转有着巨大的意义。作为主管漕粮运输事务的漕运总督,与仓场总督、河道总督等专业技术性大员一样,共同构成了机构健全、管理完善、分工明确的国家漕运系统。除掌控漕粮收兑、运船修造、漕丁检选、查验回空、催攒漕欠外,漕运总督还担负着部分河道、仓储、盐政、屯田、赈济、军事事务,在封建国家行政体制上的位置异常重要,甚至与清朝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津渡在古代政治与军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分裂时期。文章以黄河金三角区域内的典型津渡为例,对清代津渡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在统一时期,尽管津渡在客观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其核心功能仍是军事防御、巩固政权。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石柱同知王萦绪在任期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基本反映了经营石柱的思想和行为。重庆民族地区清代中期地方官员有关文学作品和执政行为显示的政治心态主要体现为感恩戴德谋尽忠、随遇而安结名流和恪尽职守理子民等等,折射了忠君尽职、安民为重的品性。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政府凭借强大军事实力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夺取在华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这一要职期间,掌握了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税收大权,在发展对华贸易中维护英国的利益,但是其实行的海关体制方面的改革,也为中国海关走向近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晚清出使大臣刘瑞芬因军功入仕,多次担任地方要员,在管理地方政务、参与洋务方面,政绩突出。在任职的各个阶段,刘瑞芬都能审时度势,实干兴邦,忠于职守,勤勉有加,成功地给自己担当的角色添上浓墨重彩的妙笔。作为地方官员,他在筹饷征税、清理词讼、整治吏治、厘正民风、关心百姓疾苦、崇文兴教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政绩。在晚清风云际会之际,刘瑞芬尽瘁国事,是近代史上一位值得关注的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