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瀑布的葬礼》(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第28课,苏教版第八册第13课)一文,描写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景象的前后变化,说明了这一变化的原因,记叙了葬礼的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唤起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爱护地球的责任心。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1.谈话导入。①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关于瀑布,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知识?(学生交流资料)②你们见过为瀑布举行的葬礼吗?然而世界上真有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的。你们对此感到奇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大瀑布的葬礼》。2.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分析 《火山》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变化》单元的第三课。五年级上册主要围绕“作用与平衡”这组统一概念展开,《地表剧烈变化》是本册书的第五个单元,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地球表面剧烈变化的现象人手,探究地球内部相互作用方式、关系及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火山》是人教版《自然》第九册地球单元的一课,按照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火山》这课呢?我觉得,我们应本着“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四季中的变化》是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教学内容属于“地球与宇宙”生活经验圈,由《四季星空》、《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水结冰了》、《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自由研究》等课组成。  相似文献   

5.
一、注重学科联系,变“单学科”为“多学科”。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可以让学生联系《自然》、《社会》科所学,搜集有关图片,文字,数字来理解“地球慷慨地为人类提供资源,而人们随意毁坏,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这一内容。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灰雀》一,别具匠心地安排了两条表示人物心态变化的线索:一条是列宁的心态变化,另一条是孩子的心态变化。因此,在教学《灰雀》一时,应紧紧抓住这两条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课内容,理解章内容。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火山》与《地表探秘》《地震》《岩石》共同组成了《地表剧烈变化》单元,《火山》是本单元的第3课。  相似文献   

8.
蔡长伦 《科学课》2009,(7):24-25
教材分析 《火山》与《地表探秘》《地震》《岩石》共同组成了《地表剧烈变化》单元,《火山》是本单元的第3课。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安排了一组科学小品文,包括《我是什么》《回声》《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几篇文章。笔者听过许多老师讲类似的课文时,大多将语文课上成了科学知识讲解课,或者是科学知识探究课,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而有一位教师执教《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设计的几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教学分析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一个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一课《白天与黑夜》相当于这一课的引入,也为本课的探究打下了基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事实。本课由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11.
内容说明《月相》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地球与宇宙》中的第五节内容。案例描述一、课前准备把课桌椅移到教室边上,拉上窗帘使教室变黑。用支架将一只100瓦的白炽灯固定在教室中央距地面一人高左右处,并接通电灯电源。在教室中间地面以支架为圆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必修5)的《教师教学用书》第27页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边城》的“整体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课尾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的第六节,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在授课前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教师将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策略的设计、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等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它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笔者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小学自然第一册第二节《看一看》为例设计一节说课。一、教学设计前期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小学自然分十二册,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即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三部分。本节课是小学自然(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  相似文献   

16.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它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牛了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探索《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节课的WebQuest活动,旨在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下雪了》为《信息技术》(冀教版)第三册第十课的内容,本课是综合使用Flash引导线和影片翦辑元件制作出有关下雪情境的简单动画片,在学习了制作单一的曲线运动的基础上学习的。全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制作多片雪花飘落的动画,第二课时调试动画并制作雪人眨眼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8.
鲁伟政 《学语文》2004,(3):0-11
2003年12月25日,本校某青年教师(教龄未满3年)上了一堂汇报课,授课内容是高二语文读本第三册第27课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授课班级是高二文科重点班。学生在早自习阅读了一些资料,如介绍季羡林的《顽强的生命,超然的人生》一文,还有介绍生命力顽强的三篇短文——《临风之草》《迎霜之菊》《竭泽之鱼》。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教者的教学简案。  相似文献   

19.
案例 这是年级组内的一堂研讨课,内容是小学二年级第10课《沉香救母》(一),教师上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20.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以其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体验,熏陶和感染每一位学生,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