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代集市贸易繁荣,政府对集市贸易的管理也很重视。汉代地方有一套完整的职官体系,即市令(长)、市丞、市掾、市啬夫、市吏、市佐、市平、门吏(卒)、列长、伍长。集市的治安、税收、看护等职责都要由市场官吏执行,他们也促进了汉代集市贸易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集市贸易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市贸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可谓是在动荡中发展。总的特点 ,一是南方集市贸易发展步伐加快 ;二是新型集市———草市的出现 ,使集市贸易发展进入新阶段 ;三是边地互市多样化 ;四是都城集市呈畸形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3.
集市贸易在魏南北朝时期,可谓是在动荡中发展。总的特点,一是南方集市贸易发展步伐加快二是新闻集市--草市的出现,使集体市贸易发展进入新阶段;三是边地互市多样化;四是都城集市呈畸形发展之热。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省农村集市贸易由于受战争的影响而萧条.面对困境,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算重市场规律和调动多元的市场参与主体等,使农村集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形式和交换方式多样,繁荣了河北省农村集市贸易.  相似文献   

5.
东汉(公元25-189年)时期,于集市贸易方面,虽多因袭古制旧俗,但也出现了新的动向。一是趋市之风兴盛,致使参与集市活动的主体结构发生变化;二是边境以“互市”为形式的集市贸易勃兴,反映了东汉政治经济的对外吸附力;三是奢靡之风注入城中集市,体现出集市贸易为豪门大族服务的特性。一、东双超市之风。东汉,属家族当政。豪族,很大程度上又属富商大贾。如开国皇帝刘秀,系南阳人.“南阳西通武关、即关,东南受权、江、谁。宛亦一部会也.俗杂好事,业多灵”①。刘秀原本就是南阳兼营商业的大地主,在新莽末年,越南阳饥荒,以高…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学者们对乡村集市及集市贸易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集市的起源与发生、集市贸易的发展、集市的功能、集市贸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等.总的来说,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出现了一些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乡村集市的专著,研究中更加关注现实问题,视角更为新颖,不再局限于经济史和社会史的视角.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视野不够开阔,缺乏从管理学、消费学、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集市研究得较少;关注集市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尚欠深入.这也是今后拓展乡村集市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巿是集市、城市的"市"吗不是。"巿"与"市"是形、音、义都不同的字。市,音shì,是个会意兼形声字。篆文由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8.
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市贸易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切入点,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以芜湖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系统和以蚌埠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系统,并形成系统、区域、县域三级网络;出现了专业市场,形式多样,集市内部“行”、“市”多样,货物和人员结构有了变化;强化了对外传输和文化娱乐的功能。它的发展反映了这一地区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9.
集市,又称定期市场,北方多称为"集",南方称为"场"或"街"。集市不仅是经济学视域下的关注重点,作为社会性、物质性与象征性的综合体,集市还是人类学重要的研究对象。集市铸造了乡土社会的时间与空间秩序,建构了一种稳定的乡村公共生活模式。兹以黔中杨武乡乡市为例,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展现集市如何利用"集期"与"街"建构地方性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贵州城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应地,城乡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根据诸多贵州地方史料中关于集场的记载,对清代贵州各地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概况、市场类型以及集市特点进行了阐述。这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和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决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北宋东京市场上的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城市市场的变革与繁荣。东京市场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形成了专业市场、文化娱乐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商品交易异常繁荣。市场上的巨额利润使得商家们展开了各式各样的激烈竞争及反不正当竞争,进而促进了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两汉是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生产规模大、分工细,且表现出明显的奢侈品生产特点。汉代市场丝织品数量多,贸易兴盛,上至君主下至城市平民对丝织品的消费都比较大,在消费群体上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尤其表现在对特种丝织品的消费上。汉代奢侈丝织品的生产使得当时手工业向背本趋末的方向发展,同时,丝织品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城市市场功能的完善,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进步,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梁武帝为核心的萧梁宫廷音乐建设雅、俗乐并重,富于新变特征,直接促成了萧梁时代乐府诗的总体繁荣,推动了汉魏旧曲的创作热潮以及吴声西曲的宫廷化历程,产生了新的俗乐歌词体式、风格和新的俗乐创作方式,由此反映出宫廷雅俗乐建设、宫廷音乐审美旨趣与乐府诗发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汉代是艺术繁荣兴盛的时代,四川昭化出土的汉砖是汉代极为发达、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在中国汉砖艺术的发展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昭化汉砖艺术高度发展的原因是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瑰宝,产生于西汉中期、兴盛于东汉、衰落于东汉末年,是汉代尊崇孝廉,讲究厚葬习俗的产物。其风格浑厚灵动,充分展现了汉代精神。文章从文化的多角度浅析汉代画像石纹样的人文概念,只是希望能够找出一条融合艺术、社会、宗教、科学认识、人类心理变迁的路.可以用来更好地解析文化活动本质:  相似文献   

16.
汉赋根植于汉代颂赞文化。汉帝国强大恢弘的气度培育了汉人囊括宇宙的胸怀气魄,造就了汉赋壮丽充沛的气势。汉大赋富丽博杂的内容其实是汉代颂赞文化的折射。汉赋彰显盛德鸿业的夸饰、反映天人相应的美饰以及标榜怀远柔近的名饰等多种表现特色,与统治者提倡制礼作乐、附会吉祥瑞兆、追慕越裳朝贡等的盛世文化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7.
长安西市是唐代最为繁华的国际性大市场。从《唐律》看,唐代对货物质量、市场物价、度量衡器、口马交易、货币管理以及市场治安、市场环境与行业规范等都有严格规定。由朝廷太府寺直接管理的长安西市,其所以在唐代能一直保持大体繁荣昌盛的局面,并成为丝绸之路的最大集散地和实际出发点,当与依法治市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西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儒学的推崇为陶塑明器的兴盛创造了前提条件,厚葬之风的兴起是西汉陶塑明器兴盛的主要推动力量。西汉陶塑明器艺术作品是古代艺术苑囿中的璀璨瑰宝,是西汉思想文化的鲜明的反映。在这些艺术品中,充分体现出西汉古拙而不呆板,质朴而不简陋的装饰表现风格。在图案的表达手法上,有着鲜明的剪影法的特征。西汉陶塑的艺术成就,在于表现各种物象的主要特征,形象生动简练,装饰性很强,凸显出西汉乐观积极的人生理念和希冀人神同在的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19.
西汉散文兴盛,政论、哲理文章、史传著作和记事散文各有所长,能曲尽其妙地叙事,疏直激切地说理,逼真传神地写人,意味深长地抒情,显得沉博绝丽。辞赋发达,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言志赋各有千秋,表现出感情深厚、铺叙突出、想象丰富、描绘细致、散韵融合、语言丰富多彩的特点。散文和辞赋相互影响,自然融合,有力地推进了西汉文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汉立国初年,积贫积弱,统治者以道家思想为指导,清净无为,与民休息。历经近70年的发展,到武帝初年,社会经济逐步走向繁荣。《淮南子》作为一部旨在提供治国思路的书籍,试图总结西汉初年社会发展的轨迹,运用道家思想理念解决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使它遭受了成书后的冷遇。但武帝末年重归黄老之治的历史证明,《淮南子》的地位及其历史作用依然是值得肯定的。它是西汉大一统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西汉大一统社会巩固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