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隐喻是指语气系统的非一致式体现。语气隐喻在广告语篇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广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法隐喻可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又可分为语气语法隐喻和情态语法隐喻。虚拟语气作为传统语法中的一种特殊英语语法范畴,在国内外学者中引起的争议颇多。文章拟从人际语法隐喻的角度,来分析语气隐喻的形式,探讨虚拟语气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法隐喻可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又可分为语气语法隐喻和情态语法隐喻。虚拟语气作为传统语法中的一种特殊英语语法范畴,在国内外学者中引起的争议颇多。文章拟从人际语法隐喻的角度,来分析语气隐喻的形式,探讨虚拟语气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可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详细分析了人际语法隐喻中的两个类型: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探讨了人际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际隐喻的语用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隐喻是功能语法用来解释人际纯理功能的重要概念。人际隐喻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部分。介绍了人际隐喻的表现形式,着重探讨人际隐喻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间接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上)。从而揭示了语法隐喻与语用学相互沟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人际隐喻可进一步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态隐喻。该论文主要从语气隐喻视角探讨广告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分析广告语篇中语气隐喻的体现形式及其作用,进而得出恰当使用语气隐喻对广告语篇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人际语法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它由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构成。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探析广告语篇的语气隐喻及其功能,旨在说明广告语篇中语气隐喻的适当使用,能够加强广告主和公众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广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人际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用来解释人际纯理功能的重要概念。人际语法隐喻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人际隐喻的表现形式,着重探讨了其在广告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及积极的劝说作用。阐释出其不仅是广告语篇的一种语言特色,而且对广告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际语法隐喻是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在语篇的建构中,人际语法隐喻可以合理配置语法资源,有助于语篇准确地反映语言交流的意图。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隐喻式从类别上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情态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人际语法隐喻中的情态隐喻,进而探讨情态隐喻研究在社论英语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一种结合了人的思维、行为、经验和表达等的思维方式,它深刻丰富地表达着人类对爱情的诉求.运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的理论,分析莎剧《暴风雨》爱情情景中的爱情隐喻及其特点,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方平译本和梁实秋译本进行比较,归纳出两译本在爱情隐喻上不同翻译策略并试图找出其不同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孙静 《海外英语》2014,(20):162-163,16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its translation by interpreting Benjamin’s three metaphors from his The Translator’s Task. The exploration starts with the metaphor of“the tangent of a circle”,where it is interpreted that although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hould be faithful to its original in terms of meaning,yet it is a deviation due to differ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n,in the metaphor of“afterlife”,the discuss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translated version proceeds from the original,but the original depends on it for its survival and afterlife in different eras. Later,based on the metaphor of“fragments of a vessel”,the author states that the original and its translation are equal and complementary,just like the fragments of a vessel,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each other through translation. Finally,it is concluded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onship can offer us a new perspectiv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同译者因受自身学识、文化修养等的制约,对文学作品理解会有不同。因此,文学翻译不存在定本,任何译本都只能接近原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尽善尽美地再现原作全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语法隐喻理论出发,对《远大前程》原著及其由West改写的简写本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二者在语气隐喻使用上各自的差异,并试图找出人际语法隐喻的应用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希望能为同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Gutt关联翻译理论对隐喻翻译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对于译者来说,在E惫喻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清楚自己想在多大程度上与原文中的隐喻保持一致。译者还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言环境,根据原文中隐喻的含义在译文中重塑隐喻意象,确保此译文与原文隐喻形成最佳关联效果。《酒国》包罗万象,含有大量隐喻,对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为隐喻翻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比勘《金瓶梅》与《水浒》相关的文字,推测《水浒》原本的面貌。笔者以何九验尸及王婆实施挨光计的时间两件事切入探讨,认为容与堂本(或其祖本)篡改了《水浒》原本的一些内容,所以容与堂本已非《水浒》之原貌。而《金瓶梅》所袭用的《水浒》是一种经过简单拼凑的文本,刊刻者所据的早期版本不全,配以当时流行的晚近版本补足。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2013年推出的《史记》修订本学术质量显著提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同时,作为新学术平台的修订本也有一些存疑之处,如对有争议之处的改动、对点校本的修改、校勘记存疑之处、修订后正文与注不统一、异文宜出校而未出、标点可商之处、存在的排印问题等方面,讨论这些存疑并进行科学评判和合理解释,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修订本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其植根于语言和认知方式中,隐喻包含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时,需要将其他方面的诸如文化和历史因素考虑在内,并采用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说《围城》中色彩瑰丽、新奇独特的隐喻,构成了钱钟书独特的写作风格,但同时也向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茅国权在翻译此部小说时,对其中的诸多隐喻进行了传神达意的翻译,赋予了读者极大的阅读享受。但是,由于译者忽视了英汉文化间的细微差异,某些意象翻译出现了误差。从概念隐喻理论来看,《围城》英译中的意象误差主要有两种情况:隐喻认知的偏离和隐喻认知的缺省。有可能导致译语读者对原文理解的偏差,难以领略小说原文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锦瑟》英译和法译的隐喻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李商隐作品中的一首《锦瑟》进行层层剖析,比较了英译本和法译本中的翻译手段的异同。研究古诗中的英法译本,可以了解思维领域中这些诗歌隐喻如何产生,同时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互译、文化交流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