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多种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根据生物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从诗词歌赋、古代科技成就和经典书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莉 《中国教师》2023,(8):111-113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价值,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极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相似文献   

3.
魏晶 《甘肃教育》2023,(7):97-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途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进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从挖掘教材内涵、丰富教学方法、营造氛围等方面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必须拥有人文情怀,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88):99-100
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各个板块都设计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须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解读、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深化学生文化认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郭兴福 《学周刊C版》2023,(3):130-1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具教育和传承价值,初中语文教学是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教师着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丰沛的文化积淀,同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自信及文化传承意识。文章主要解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从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教材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课文传统美德的挖掘以及传统文化课堂实践四个方面,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渠道,旨在为广大教育人士提供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语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统编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教材之中,从诸子百家中遴选了最有文化价值的经典篇目,来强化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史记》是中华文化之根,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能让人真切地触摸到中国气质,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新课程改革“强化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史记》与统编教材的整合教学有其学术价值。《史记》是经史子集的顶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想,其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传统文化,可以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伴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出台,上述文件的精神很好地落实到初中语文教材,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因素,给提升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实效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探索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思想财富和精神食粮。它包罗万象,在建筑、音乐、书法、绘画、饮食、节庆、伦理、风俗、技艺等方面都有体现。与时俱进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和滋养,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节庆文化出发,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国学》是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发出版的收录《论语》《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材,它是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学校层面到班级活动,我们积极开展阅读《国学》的活动。这既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又能让他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这一行为悄然改变着学生的气质,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一、巧用国学,激活其德育价值国学启蒙教育旨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道德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精神。我巧  相似文献   

13.
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利用语文教学,展示传统文化资源;利用节日熏陶,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利用文言教材,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继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充盈,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渗透,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文化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笔者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的教学为例,谈谈依托教材资源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新编统编教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课文中,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对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展开讨论,剖析其原因、特点、做法,并提出几点建议。目的希望优秀传统文化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能够发挥其魅力,让低年级学生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必须遵循主体性、科学性和适度性原则。提出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运用信息化技术收集传统文化课程资源、渗透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果、利用传统文化素材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将传统文化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的5条融入途径,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学习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语文教学中,用国学经典来感染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养成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以编撰校本教材《论语选读》为抓手,以校情为基础,深入挖掘《论语》中的经典内容,促使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圣哲前贤思想的精神滋养,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现将该校在校本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与使用成果呈现如下,与读者分享。当今,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是语文学科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基于此,我校通过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张香 《天津教育》2023,(7):183-185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培育具有强烈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教育部在2021年颁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其中小学数学教材就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值得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但目前一线数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教材挖掘的理解意识不够,缺少探究文化系统性的教学策略。因此,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相坛 《中国教师》2020,(3):106-1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积淀传承下来的,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结晶。现在,年青一代的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和情感认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以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在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带领学生深层次的体会,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并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