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学段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必须把现代汉语语法当成打开文言文教学的一把钥匙看待。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讲清现代汉语的相关内容,再引出文言文对应部分加以对比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觉的状态下学习文言文并提高领悟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对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有着重要作用。六、七年级学段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这一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刘素琴  魏军辉 《教师》2019,(18):39-39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意识,统编小学教材中文言文比例大幅上升。基于此,文章梳理了开发文言文启蒙课程需要研究的诸如起步学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编排体例等问题,期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投入研究,以提高文言文启蒙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作为祖国优秀文化传承的“活化石”,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在第一学段就接触到浅显的古诗,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寓言类文言文小故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三个学段都提到了“诵读”,可见小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于“记诵积累”。  相似文献   

5.
林颖 《学苑教育》2023,(20):37-38+41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幅数量占比日益增加,考试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呢?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梯度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只有先厘清初中学段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梯度变化,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设计出有梯度变化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学情分析策略本课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学段,尽管他们基本具备了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对于文言文阅读,他们大多有畏难情绪,不感兴趣。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比较强,对高中学段的语文学  相似文献   

7.
2011版新课标对第四学段文言文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从这个要求可以明确文言文教学不仅要重言还要有文,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能感悟并欣赏作品。但纵观当前文言文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无疑担当着向小学生"引荐"文言文学习的任务,成为中学阶段,乃至更高学段学习文言文的"引桥"。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言意兼得,要在趣味中起步,让学生入境诵读,产生混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言文学习的"引桥"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可谓是教学一大难题,文言生涩难懂,教师往往无从下手,学生成绩提高微乎其微,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新壶装旧酒,难以取得成效。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完善,对于朗读的重视日益凸显,并对各学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在当今文言文教学中,朗读法被广泛应用,但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朗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旨在讨论文言文教学中朗读存在的问题及溯因。  相似文献   

10.
凌丽屏 《考试周刊》2010,(44):45-45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由此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无奈、畏惧。究其原因.在于初高中课标要求衔接不上,导致初高中文言学习断层。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16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阐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一要求体现了对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体现了对背诵文言文的重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笔者作了如下构想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部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阶段(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很多地区初中语文学业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理解的同时,都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拓展和探究,目的是从古今联系的角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明确规定了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及学习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这恰恰说明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是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光辉文明的古老民族,许多历经时间沉淀的优秀文化传统都是靠文字记录下来的。当今的我们,要想了解、继承并发扬祖先的优秀文化传统首先就必须能会读、读懂文言文。只有这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在第四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一些教师据此在设计初中文言文教学时,立意低浅,只要求记住词句的意思和文学常识等应试性的目标,由此也带来了教师习惯性地主宰课堂以传授相关文言文知识为教学重点的简单教学模式.初中文言文学习要想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语文界加强文言文教学、加大教科书文言文所占比重的呼声日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付诸行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有了文言文的一席之地,而且注意了第三、四学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言文总是那么古香古色、纯朴典雅;而且文章大都是成语典故、传说故事,短小精悍,且含有深刻的寓意和道理。学习古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潜在的气质,培养高雅而脱俗的审美观。当今,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钱梦龙在《文  相似文献   

17.
庞震 《现代语文》2013,(4):87-89
文言文教学的繁难和无序成为初中生文言学习的较大阻力。为了帮助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文言,走进古代丰富精彩的文化世界,笔者对初中三个学段的文言教学进行了有序教学的探究。从字词到句篇,从朗读到理解,从理解到探究,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有趣、自主地开展学习。一、营造文言文教学有序性的积极氛围:在循序渐进中学得有趣爱因斯坦曾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文言文  相似文献   

18.
陈怡 《湖北教育》2005,(6):35-36
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的书面语体。文言文进入小语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既注意了第三、四学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又适应了儿童认知螺旋上升的需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为第四学段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加大传统文化内容,经典文言文篇幅由原人教版的4篇增加到14篇,学习文言文的学段也从高段提前到中段.学习文言文学段的提前、篇幅的增加、内容的增强,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好文化的传承,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打好底色,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体量增加、编排系统,而课标中缺少与之相对应的学段课程标准与具体要求。以《伯牙鼓琴》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界定对应、分解细化、补充延展、提炼整合四方面着手,反思和重构课标中关于文言文的课程要求,以实现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