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话题”,是指围绕阅读文本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华弘波 《华章》2007,(5):54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研究性阅读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阅读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阅读,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研究性阅读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外研究性阅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文试从课外研究性阅读的背景、要求、过程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提供基本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伟 《学周刊C版》2010,(1):80-80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是教师扮演主角.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的配角,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还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采用单向传播的传统做法,而且具有更多的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本文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三个主要活动中.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在英语阅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的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如何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个性,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文贤 《现代教育》2012,(6):126-126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指导学生阅读与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课题,进行较深入的阅读与研究。它既有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又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独白     
所谓专题研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专门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阅读活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专题研究性阅读具备以下三种特性:  相似文献   

7.
范虹 《现代教学》2008,(11):60-60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把阅读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其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文评注是阅读教学的深化和拓展。师生共同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之后,在学生意犹未尽或是感动之处,创设特有情境,引入随文评注,引导学生开展多层面的“研究性”学习,深化对文本内容及其主旨的领悟;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为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提供一个自由、灵活而广阔的介质,人人可以有感而发;随文评注把阅读教学带入了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绝妙”境地,从根本上丰富了学生表达的需要,回归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研究性学习为研究性阅读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在研究性阅读中.科学的阅读方法更使阅读卓有成效.事半功倍。当前,阅读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出现了诸如溯源阅读法、问题阅读法、比较阅读法、专题阅读法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拟推介的是原生态阅读法。旨在抛砖引玉.为研究性阅读的百花园地添加一点色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研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语教学中开展辐射阅读,可以为研究性阅读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比阅读,加深研究性阅读的技巧;注重激情阅读,为研究性阅读创设好的氛围;通过联想,巩固研究性阅读的质量;交流体会,提高研究性阅读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那么教师该如何组织、促进学生的阅读?我认为关键在于着力创设对话情境,精心构建课堂对话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现文本的意义,感悟文本的情感,并在对话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12.
仲宁  陈永果  黄国新 《天中学刊》2002,17(4):103-105
研究性学习是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角度,吸取认知学习理论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现代学习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程序是:1.提出问题,确定阅读目标;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3.小组合作,共现研究成果;4.交流、评价、分析阅读目标。研究性阅读教学还需要探讨教材、教学评价、教学效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在高中语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必须紧扣教材,恰当拟订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必须立足课堂,具体指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研究性学习理论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已逐步渗入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社会性等特征.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及原则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5.
对话是阅读课堂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与教师、教材、文本编写者进行"对话"的重要体现,这是践行新课标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重要方式。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搭建对话平台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本文从抓住文本解读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设立阅读问题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教材中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新课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阅读成了教学的延伸.本文通过对数学主题阅读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探索实验,试图找到符合数学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来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邹群 《现代教学》2006,(9):15-15
毋庸讳言,目前有兴趣阅读世界名著的学生少得可怜,更何况“惜时如金”的高三学子。但是在本案例中,教师抓住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争议点,以“夏洛克是不是民族英雄”为突破口,让大家围绕着有质量、感兴趣的问题,课后阅读《威尼斯商人》的全剧。这样的设计引导着学生去自主搜集、筛选、运用资料,继续开动脑筋,展开研究性学习。这一延伸既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指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有关信息和资料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去质疑,去发现,使阅读的过程真正成为阅读主体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成为阅读主体深入文本进行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这样,学生既能培养个性,又可以提高文本阅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让学生尽情地朗读,默默地思考,大胆地探索,自主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不断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因此,在小学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和学会用心去感悟文本,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学生真正成为学语文,爱语文,用语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