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训练内容、要求及难点分析“写一篇作文,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其它部分写简单些。”这就是第十一册基础训练3的习作内容。细细分析,以上内容包括这样三点具体要求:第一,要求说明一个道理;第二,这个道理要求通过一个事物去说明;第三,写作时要有主有次,详略得当。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和探索时期。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第四学段的写作部分提出的“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让人不禁幡然醒悟:除了引导学生“写什么”和“如何写”之外,引导学生“如何改”、“如何评”也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其中固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被动性。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什么是被动的,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通过教师讲评而被动接受的,这样训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简单化。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三是局限性,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交流、学习,不能开拓视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题目要求及难点分析 第十一册《基础训练3》的作文训练是:写一篇作文,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其它部分写简单些。 这次习作是命题作文。从题目上看,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提出习作目的,即通过一个事物的描述来说明一个道理,以提高认识水平。“事物”一词有两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作文批语的要与忌黄安林(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作文批语,是语文教师用书面形式指导学生作文的特殊方式。作文批语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写批语时,应十分注意“三要”与“三忌”。一、要对症下药,忌笼统空...  相似文献   

6.
如何上好作文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拟定了几种作文指导课的课型,供语文教师教学时参考。一、单元写作指导课模式初中语文课本的每个写作单元,都有写作的指导与要求,并附有“作文参考题目”。写作单元的教学程序应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写作指导与要求内容,然后按单元写作的意图,并参照“作文参考题目”练习写作文。当然,也可以按教材要求另拟同类型题目,指导学生写作文。单元写作的一般教学模式应为:提出单元写作训练要求→点拨审题要点→提出选材建议→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文。二、单项作文训练课模式作文…  相似文献   

7.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二)———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龙宅俊(省教委教研室)“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本册第一个侧重指导写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三组教材中。[训练目标]1能从老一辈著名学者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中受到启发,懂得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好处,并...  相似文献   

8.
苗欣 《中学文科》2007,(6):57-57
余秋雨的《道士塔》共分四个部分,我们可以用“文路教学法”分阶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第一部分文章开始并未谈“道士塔”,而是说莫高窟大门外的景象,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及时提问学生:文章开始部分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为了引出“道士塔”)如何引出“道士塔”的?(门→河→地→塔→道士塔)这是什么写作手法?(移步换景)好处是什么?(使文章结构紧凑,线索清晰)这就是简单的文路教学法,下面按照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第一部分的线索图。  相似文献   

9.
“应试作文”有一定的套路,无论内容、形式都有框框。比如,从小学到中学,写的作文不是什么教育了我,便是我怎么教育了别人,其实内容十有八九是假的,无须独特个性、创造性,更无真实性,没有一点鲜活气息。作家贾平凹曾戏谑说,凡经他指导过作文的学生,没一个考上大学的!毋庸讳言,当前的作文教学多是些“应试指导”,是些急功近利的敲门砖,和一个人的写作素养都是南辕北辙的事。 阅读是一种创造,写作更是一种创造,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创造。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它们本来都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尤其是写作,更应是内心世界的表…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常常看到学生为无东西写、不知怎么写而苦恼,时间一长,学生无形中形成厌恶作文、害怕作文的不良心理。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直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究其原因,这由教师一直沿用陈旧的写作流程(命题—写作—完成)有很大关系。由于学生交往活动面较窄,学业又重,使学生过于羞涩,难为无米之炊。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作文水平,我们实施了“课堂学习—课外自学—体验生活—课堂写作—批后复写”新的作文流程,取得了令人满意效果。一、课堂学习—重视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作文点拨作文…  相似文献   

11.
场面描写的切分与组合王庆华场面描写是叙事类作又的基本功,小学生要与好作文,必须学会场面描写。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4”作文要求写一个场面(如运动会)。要写好比赛场面,写作前,教师应组织学生观看或者进行一次比赛活动,学生有了亲身感受,就比较容易写。可...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2008,(11):64-64
《中国教师》2008年第7期发表程永超《写作:行走于言语和思维之间》一文。文章指出,写作教学由过去特别强调“怎么写(表达)”,到现在非常重视“怎么想办法让你写(思维、情感)”。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作文“公开课”,教师一改传统作文在“如何表达”上的谆谆教导,而是运用各种手段(包括使用音、像、图、影等),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煽情启发,以求打通学生思脉,使之能落笔成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指导→写作→评改→分析”模式被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写作——评析”一条龙。这就对如何上好素质作文的评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一堂成功的作文评讲课,既是对本次作文的评析总结,也是对下次作文写作的指导。同时,还是对学生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4.
郑宇 《教学考试》2024,(12):56-58
<正>一、应用文【原题呈现】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满分15分)你校英文报计划举办主题为“携手行动,节约粮食”的作文比赛。请你写一则活动通知,内容包括:(1)介绍活动目的;(2)说明参赛要求。注意:  相似文献   

15.
一、“板桥体”作文的命题与审题 200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试题:写作(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白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相似文献   

16.
诸英 《成才之路》2009,(12):36-37
众所周知,学生写不好议论文原因之一是写作心理欠佳。写作时的消极心态,使得多数学生的写作过程跟主观情感活动相脱离。议论文写作趋向恶性循环:作文时被动、消极心态→作文质量劣化→教师评价降低→学生写作兴趣减弱→作文时被动、消极。如何优化写作心理?同行们见仁见智,各显神通,但我以为能产生“速效”的莫过于情景创设。它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写作成为一种自觉活动。下面结合实例,谈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一、概念的界定 “自主作文”的结构:自主认识事物能力(引导自主阅读、引导自主观察)→自主表达事物能力(引导说写结合、引导读写结合)→自主评改作文能力(教给评改方法、分组互评互改、个人独立评改)。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一提到写作文,学生们就会头痛,不知道写些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那么,怎么才能解决学生的“不知写什么”和“不知怎么写”的问题,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把中学作文教学搞上去呢?先谈解决前一个问题,即不知该写什么的问题。首先就要丰富学生的生活,指导他们积累生活中的材料。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库”,是源头活水。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要扩大学生视野,培…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语文教学一般按“读──写”两步进行,即先讲解课文,学完一单元之后,再安排一次作文训练(教材便是这样编排)。这样,一个学期作文多则六八次,少则四五次。其结果呢,一方面,由于作文次数少,练习不多,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难以提高作文能力;另一方面.这种重课文轻写作的教学,教师讲解课文时虽费时费力,但由于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不高,觉得语文无非就是划分段落层次。理解中心思想,千篇一理,没有什么学头。“写──读──写”三步单元教学法,一改过去这种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0.
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也就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相互渗透、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其中“物”即生活,为写作的基础;“意”即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综合体。要写好文章,核心是“意”,惟有努力把“炼意”和“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写作过程作为锤炼思想、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